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

电影《雄狮少年》火热上映中

大荧屏上“吸睛”的南海元素

令不少影迷都说

南海是座妥妥的“宝藏”城市

甚至自发到南海打卡同款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1)

电影中出现的西樵山天湖水上飞狮经典场景。

南海的宝藏又何止醒狮

理解南海

要从千年古郡开始

看懂千年古郡

古迹是最直观的历史呈现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2)

西樵山·石祠堂,图/南海区委宣传部

据统计,目前,南海区行政区划范围内现有390处不可移动文物登记在册;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3处。

390处不可移动文物中,绝大多数是明代和明代以后的文物,总计344处,占比88.2%,其中清代文物235处,占比60.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樵山采石场遗址

西樵山采石场遗址,亦称作石燕岩。距今3000-6000年前,曾是珠江三角洲最重要的石器制造场,是我国“史前时期三大石器制造场”之一。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3)

俯瞰石燕岩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4)

石燕岩入口

该遗址明代以前为露天开采的石场,多为洞穴开采。其后被山水淹没,采石场长眠水底。樵山先民的采石古迹,成为如今西樵山中一片奇观。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5)

其水下采石场的面积达到数十万平方米,规模远超意大利加城的水下采石场遗址,堪称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最完整、最雄宏的水下古代生产遗迹。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6)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7)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康有为故居

康有为故居,又称“延香老屋”,是典型的清代三间两廊硬山顶的建筑结构。故居保留、还原当年的生活场景,古韵悠扬。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8)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9)

近代思想先驱康有为在此度过了他最重要的青年时期。故此,“延香老屋”又堪称为孕育近代维新思想的摇篮。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10)

为了纪念康有为,南海在2013年启动康园建设,并已于2019年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11)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12)

康园总规划面积达400亩,共分三期建设。定位为市政公园融合城市配套设施和文化旅游景区等功能于一体,并被打造成南海西部著名的文旅名片。

南海区部分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13)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就在南海

2020年12月

桑园围成功申报

“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成为首个以基围水利为主体的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该项工程大部分位于南海辖区内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14)

水乡画卷 图/崔永开

佛山桑园围兴起于宋朝。在清中期,已经形成地跨南海、顺德区,由北江、西江大堤合围而成的区域性水利工程。其依山岗而建,西堤起于西樵山飞鹅翼,全长68.85公里,围内面积133.75平方公里,捍卫良田1500公顷,是珠江三角洲著名的大型堤围。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15)

桑园围历史悠久,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仍在发挥灌溉、防洪、水运等综合效益。历史格局和文化肌理保存基本完好,尤其是具有历史价值的骨干水道,围基砌石构筑物、闸窦和水则等工程设施,以及用于祭祀的社稷坛等水利遗产得以留存。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16)

今年,南海提出要加强南海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挖掘西樵山历史底蕴,打造“文翰樵山最岭南”品牌,要充分发挥国保单位康有为故居和西樵山采石场遗址、省保单位西华寺遗址、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桑园围、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西樵基塘农业系统的品牌效应,将文化遗产纳入优质旅游路线,推进历史文化游径建设。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17)

南海听音湖成为文旅名片。

村村有段古

南海的传奇更藏在村村之间

深入南海百村

走进乡间红火生活

无数小康路上的南海故事

值得你深度探究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18)

丹灶仙岗村 图/南海区委宣传部

目前,南海区共有3处历史文化街区、22处历史建筑,22处历史建筑和3处历史文化街区已全部完成挂牌保护工作。第五批9个古村落计划活化项目共118个,累计投资约1.0715亿元,各古村落已全部进入施工建设阶段。

南海区3处历史文化街区

①狮山镇小塘黎边历史文化街区

小塘黎边历史文化街地处佛山市南海区与三水区交界处、呈坐南朝北的格局,起源于七百年前。黎边历史文化街区所处的狮岭村拥有南海区难得的大片农田和山林。狮岭不仅拥有最优质的生态资源,还有自然分布在农田、山体之间的岭南传统村落。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19)

②九江镇烟桥历史文化街区

烟桥村作为南海区十大古村落之一,村内保存了大量清代古建筑群。一入古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村头高大茂盛的榕树亭亭如盖,庄严精美的大宗祠屹立大巷口。走过村内高深青砖墙间,置身于条条青石板巷道中,深感静穆古朴、幽深神秘。村内还有众多荷塘,溢远清香,岭南水乡特色一览无遗。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20)

③西樵镇西樵白云洞历史文化街区

白云洞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西樵山麓西部,面积44.1 公顷,曾有“预览西樵胜,先应访白云”之说。历代的士大夫,文人给白云洞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如枕流亭、小云亭、“第弌洞天”牌坊、三湖书院、奎光楼、云泉仙馆、白云古寺、字祖庙等一批明清建筑和摩崖石刻等,其中“西樵云瀑”在清朝已列为“羊城八景”之一,君行西樵,宛若画中游历,秀甲西樵的白云洞景区,融二十四景于一体,而其间古代建筑掩映,错落有致,白云古洞,峭壁天成,形似空中舞台的逍遥台。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21)

目前,南海区正加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力度,把文化遗产与古村落、历史建筑和民众生活有机结合,持续推动古村落活化升级,全面保护管理运用好革命文物,建设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

南海区历史建筑名录↓↓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22)

在南海

这些中国传统村落

你去过几个?

西樵镇上金瓯村松塘村

●2010年,获评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

●2012年,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20年,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古来数百年世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等事业还是读书。”这是一副立于上金瓯松塘村翰林门上的对联。自南宋开村以来,松塘村文风兴盛,读书明德的祖训代代相传,科甲蝉联、儒绅显赫,因此也被人们称作“翰林村”。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23)

明清时期,松塘村走出了4位翰林、6位进士,连同考中举人以及获颁优贡者近20人。图为翰林门 图/西樵镇宣传文体办

松塘村传统建筑面积达20275平方米,其中13个古建筑为南海区不可移动文物。倚岗列建,村内池塘绵延不绝,村居环塘而立,巷巷朝塘,清幽而古朴。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24)

西樵松塘村保留着古色古香的村貌 图/章佳琳摄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25)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26)

镬耳屋群倚岗列建,百巷朝塘 图/陈憧炜

不同于以往的古村落开发,松塘村重视本土居民和历史文化肌理的保留,呈现古朴风貌与风俗人情成为松塘村开发最大的价值。每逢农历正月初四“出色”巡游、八月十五“烧番塔”等传统节庆,松塘村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27)

举行烧番塔活动,祈福生活富足吉祥 图/王伟楠

村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松塘世大夫家庙、东山祖祠、汇川家塾、见五大夫祠、六世祖祠、区氏宗祠、司马第、甘井、塘西六世祖祠、培元书舍、太史第、翘秀园、区梦觉故居

桂城街道叠南社区茶基村

●2013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茶基村,别名茶基坊,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何姓先祖率族人到此拓荒、垦殖,因种植“本地普洱茶”护卫基坝得名茶基村。

茶基村现存传统建筑较多,古村面貌仍存,保留了何氏宗祠、成刚何公祠等坛庙祠堂,居仁巷、华尔街、水楼巷等古巷道以及三间两廊布局的古民居一批。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28)

茶基村古村节庆 图/欧阳华

茶基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至今保留了龙船漂移、鹰爪拳、敬老宴会等传统习俗。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茶基十番”。近年来,茶基村通过建立民间艺术基地、举办大型民俗活动等举措,令这项民俗再次焕发光彩。

茶基十番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锣鼓乐,最早源于明永乐年间的凯旋乐,由安徽、江浙一带传入,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29)

茶基十番 图/佛山新闻网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行下,茶基村不断开展“古村活化”升级工程,手绘涂鸦、传统建筑、非遗项目......新旧文化元素交融,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30)

“扒龙船”的涂鸦墙绘 图/佛山新闻网

九江镇烟桥村

●2012年,获评为广东省名镇名村

●2012年,获评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

●2016年,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烟桥村自明代正统十四年(1450年)建村,其布局如一只展翅飞燕,故旧称“燕桥村”,后因进村的大木桥终年雾气缭绕而改称。作为典型的岭南水乡古村落,这里保存着大量的清代建筑群,历经数百年仍规划严整、肌理尚存。

“一入烟桥,必行正道”,这是烟桥村民口口相传的一句话。《烟桥史话》上记载,“正道”就是“烟桥正道”,“烟桥正道”是村里的中轴线,是大部分村民及访客进村的必经之路,这是话中的外在含义,而“正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喻示着“正确、正派的道理、准则和途径”。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31)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32)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33)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34)

烟桥是由三条长木板搭成的活动桥,由于长期桥下水雾蒸腾,故名烟桥 图/梁平

“烟桥正道”贯通南北,可北上西樵山,南下九江镇,是全村之轴心。烟桥村还流传着一个非常有趣的婚俗。在结婚当天,新郎要带着新娘走过这条烟桥,然后步入正道。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35)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36)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37)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38)

烟桥村规划严整,古建筑保存完好 图/珠江时报

村内省级文化保护单位

烟桥何氏大宗祠、旌表节孝牌坊

丹灶镇仙岗社区

●2019年,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仙岗社区位于南海区丹灶镇西部,与三水区接壤,下辖仙岗、白水塘、赤坎、苏坑。近年来,仙岗社区通过开展葛仙古道修复、鸡蛋花广场改造、番塔广场建造等系列工程,打好仙岗社区的“古村文旅牌”。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39)

仙岗村呈半环形走向,分东、南、西三片,形如螃蟹 图/简永明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40)

番塔广场 图/珠江时报

仙岗社区最珍贵的“无价之宝”当属仙岗村有着“仙井”之称的“蟹眼双泉”。“蟹眼双泉”分为雄雌两泉,在村头东西两面,相距50米。雄泉井口呈方形,而雌泉井口呈圆形,取义为道教中的“天圆地方”,古井常年潺流不息,井水甘甜,吸引了远近民众前来取水。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41)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42)

蟹眼双泉 图/佛山市档案馆、珠江时报

社区内省级文化保护单位

仙迹丹泉

社区内市级文化保护单位

阴骘井 贞烈牌坊

狮山镇高边社区璜溪村

●2012年,获评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

●2019年,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始建于宋朝的璜溪村,至今仍保留着高达71%的明清民居建筑群。据初步统计,村内共有明代建筑5间、清代建筑119间、民国时期建筑15间。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43)

璜溪村古建筑群 图/廖明璨

走进璜溪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璜溪炮楼。璜溪炮楼是这里的标志性建筑,已有近百年历史。炮楼底下尚有“民国贰拾贰年梁造记建筑”字样。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44)

解放后,炮楼因采用混凝土结构难以拆卸另作他用,得以保留至今。如今,炮楼已被改造成村史馆 图/廖明璨

璜溪村整体布局为广府地区流行的算盘式结构,一横十三纵,保留了七成明清时期的古迹。行走在村落小巷,触摸着斑驳的墙面肌理,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历史进行一场对话。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45)

璜溪古村集聚了多间自明代至民国的岭南广府建筑,是集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于一体的“岭南古建博物馆” 图/廖明璨

狮山镇狮岭村黎边村

●2019年,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黎边村是一个明清古村,位于南海区与三水区交界处,由黎西、黎东两部分组成,村内明清古民居、祠堂、家庙、府第、书舍等模糊了年代的建筑相互错落。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46)

绿树成荫、墙影斑驳,宁静淡泊是黎边村的真实写照 图/珠江时报

黎东、黎西以一行麻石路为界,各有一个“黎氏宗祠”。每逢村里有嫁娶喜事,都会在祠堂里大摆酒席。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47)

黎氏宗祠屋梁下雕刻着精致生动的人物浮雕 图/珠江时报

古韵弥漫的村落曾诞生了诸多名人,岭南文化也在他们身上继承与延续。在黎边村人的眼里,黎东的聚仁里,黎西的兴宁里,是村里的“富贵巷”。因为这两条巷子里,走出了很多显赫一时的人物。比如,民国时期广东省总督府顾问兼陆军少将黎廷桂、爱新觉罗溥仪的老师黎湛枝、清末旧金山从事金融而被称为“黎百万”的富商黎荣等一众达官贵人。

里水镇汤村汤南村

●2019年,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灰青色的岭南大屋朝塘而立,祠堂、家庙、书塾兼备,数百年来,私塾林立、儒绅显赫,成就了汤南村“崇文重教”之美名。汤南村在宋代开村,汤氏一族的祖先家族从中原迁徙到岭南地区,最终决定在汤村定居。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48)

汤南古村 图/黄绍斐

相传,汤村始祖汤贵公出身科考,子孙后代秉承先祖刻苦学习的作风,历来都有男孩免费读书三年的传统,甚至有一所专为族内女子开设的家塾。村里私塾、学堂的兴起,吸引四方学生前来求学生活。

汤南村独具岭南建筑特色的祠堂书塾连绵数万平方米,建设年代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兴盛时期,该村私塾多达30多所,现存较好的私塾建筑还有8处,是南海境内保存私塾最多、最好的村落,堪称“岭南最早的大学城”。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49)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50)

汤南私塾博物馆是国内目前唯一一所具有明清古韵的特色私塾博物馆 图/方智恒

里水镇赤山村

●2019年,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赤山村始建于宋代,李氏先祖迁此定居形成,因村后山岗的泥土为赤红色而取名“赤山村”。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51)

赤山村特色民俗“跳火光”形成于明代,2012年被列入南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里水文化站

赤山村古民居、古建筑群密集整齐,朝塘次第而建,呈棋盘式布局。现存传统广府民居约20座,大多为三间两廊布局,占地面积从100平方米至120平方米不等,砖砌墙体,杉木桁桷,碌筒瓦面。

村中现存御夫李公祠、南鸣李公祠、天复李公祠等祠堂,均于2013年重修。赤山村以御夫李公祠为基础,打造了古色古香、颇有岭南特色的村史馆。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52)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53)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54)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55)

近年来,赤山村结合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焕发出新的魅力 图/廖明璨

每一条村总有一棵榕树

是村内父老乡亲的精神动力之源

榕树头下叹茶、下棋、粤剧发烧友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

榕树留下了乡愁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56)

桂城街道江头村

经最新普查,全区共有古树名木889株,其中古树888株、名木1株、古树群落1个。其中:一级古树(500年以上的)2株,二级古树(300-499年的)37株,三级古树(100-299年的)849株,分属20科25属27种。在889株树木中,主要以榕树、龙眼和黄葛等树种为主。

海南宝藏景点大全(南海的历史古迹都是)(57)

南海处处有宝

观赏时,请加以爱惜

保护历史文化遗存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南海发布微信编辑部

资料来源:佛山新闻网、南海区委宣传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