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济和广亮谁更厉害(吴为民风雨飘摇时的)

首任县长居文焕

2000年,我由两路镇党委办公室主任调任南泉乡宣传委员,我到任不久,就到居文胜垸探寻居正及居文焕旧宅遗址。小时候我就听家父讲过,解放前,居文焕找居正求职的故事,相传私塾先生出生的居文焕到南京总统府,找时任国民党、司法院长居正求职,请居正看在同垸和家门的情分上,为他在南京谋个职位,居正热情地接待了居文焕,但对他说:“蒋介石特别注重官员形象和仪表,谋职不可能,我给点钱你回家做生意吧。”原来居文焕背驼形象不佳而谋职受阻,居文焕赌气地回到广济,他对人讲,国民党不用他,我到共产党里去,几经周折,如愿以偿,居文焕当上了解放后广济县首任县长。

道济和广亮谁更厉害(吴为民风雨飘摇时的)(1)

居文焕

家父吴有灿正在广济县立中学读书,有一次居文焕到学校操场给师生们训话,他自我介绍道说:“我是广济县长居文焕。”他用手指着驼着说:如果同学们记不住我的名字,就是居驼吧。

据史料记载:居文焕(公元1909-1979)武穴市梅川镇居文胜垸人。又名炳才,化名老万。生于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少时随母讨饭,15岁时受人资助到菩提坝读7年私塾,后在蕲春辛田塆及广济居文胜、居林铺、方元庆等处以教蒙馆从事革命活动。1939年任中共蕲广边总支委员、中共浠蕲黄广边县委委员。1940年3月后,任中共蕲广边县委委员、政权部长、组织部长、县委书记。1941年到大悟山中共鄂豫区委党校学习半年。1942年10月至1945年9月,任蕲广边县抗日民主政府副县长、县长兼任蕲广边县农民抗日救国会主席、妇女抗日救国会主席。1945年10月,调任中共礼山区委书记。

1946年“中原突围”时,他奉命回广济坚持斗争。同年7月中共蕲广边县工作委员会成立,任书记。其时正遭国民党军队“清剿”,30多名干部被围困在一尖山,他带领大家同国民党军队周旋。国民党军队放火烧山,就避进山洞;渴了,喝溪水涧水;饿了,挖野菜、采野果充饥,终于突出重围。12月中旬,奉命向华北解放区转移。他利用统战关系,经九江去南京,找到梅园新村中共办事处,取道上海、烟台,转赴山西晋城解放区。

道济和广亮谁更厉害(吴为民风雨飘摇时的)(2)

1947年刘邓大军南下,居随部队回到广济。是年11月成立中共广济县委会,任副书记。他同县委同志一起,动员民兵、群众上万人,配合解放大军攻克武穴,开放盐仓、粮仓,救济贫苦农民。同时,征集了部分黄金和大量银圆、布匹、蚊帐、被服等物资,支援解放战争。刘邓大军离境后,国民党3677师进入广济围剿革命力量,居带领一批干部战士转移到蕲春边境与何启率领的武装小分队一起组建“居何大队”,居任大队长。

1949年4月广济解放,5月中共广济县委会和广济县人民政府建立,居系县委委员,任县长。这一年,下乡水灾,他深入灾区同广大干部一起,发动群众开展救灾工作。洪水退后,组织民工修复堤防。严冬季节,他带头破冰下水,起泥挑土,激励干部群众保质保量完成堵口复堤和建闸任务。次年5月,调任县工会主席兼县农会主席。1951年5月任县公安局局长。1953年10月调沈阳变压器厂任保卫科长,1954年10月,调武汉师范学院,历任保卫科长、院长办公室主任、人民武装部部长等职。1979年4月病逝。

顶天立地话鲁岱

雄伟的泰山,屹立在中华大地上,泰山又名岱山,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泰山在山东,山东简称鲁,革命志士鲁岱,名字好像与山东泰山有关联,鲁岱像泰山一样顶天立地,气吞山河。1998年春,我时任两路镇党委办公室主任,曾到鲁全二村调研,我指着老武梅路旁的纪念碑对鲁全二村团支部书记鲁庆红问,这是谁的墓?鲁庆红告诉我,这是老革命鲁岱的墓,他还对我介绍说,鲁岱是跂着埋的,棺材是竖的,广济民间形象一个硬汉,通常说这个人是站着死跂着埋的。据史料记载:鲁岱(公元1915-1989年)武穴市梅川镇两路鲁全二村鲁永相垸人。1915年4月出生, 1937年12月,以进步学生的身份参加“广济县后方动员促进会”,进行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2月秘密赴延安,考入抗大第一分校。

道济和广亮谁更厉害(吴为民风雨飘摇时的)(3)

鲁岱

1939年7月在延安抗大学习结束,分配到八路军司令部山西武乡县民运工作队任武装委员。同年10月,任学生南下工作队队长。率队到河南竹沟八路军办事处后,任少尉分队长。1940年7月因身份暴露被捕,1941年3月经保释出狱,找到中共地方组织负责人赵辛初,被派任中共蕲广边县民运工作队队长。1941年8月任蕲广边县军政联合办事处第一分处主任,1942年2月任黄广边县军政联合办事处主任兼第三区区长。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因系保释出狱人员,所以当时党内将他定为“特别党员”,意即还将继续接受党的考察。1942年5月至1943年7月,黄广边县独立团成立,鲁岱兼任该团参谋长。黄广独立团改组后,调往蕲广边先后任边县政府司法科长、副县长。1944年10月在大悟参加中共鄂豫边区党校整风学习。1945年10月上旬,和蕲广边党政军人员一道北上宣化店改编。

1946年“中原突围”,他奉命回广济坚持斗争。同年7月,中共蕲广边县工作委员会成立,任委员。其时,国民党军队大肆“清剿”中原突围人员,把他和30多名干部围困在太平一尖山,他与工委领导一起,钻山洞、爬刺丛,蹲沟坎,巧妙地同国民党军队周旋,靠野菜、野果充饥,渡过难关。同年12月,原驻扎在广济的中共鄂皖地委领导奉命转移,中共广济中心县委、广济工委和广济县游击总队相继成立,鲁任工委书记、兼任总队政委。

道济和广亮谁更厉害(吴为民风雨飘摇时的)(4)

1947年10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蕲广交界的困龙井地区进行了高山铺战役,歼敌12600余人。他率领广大党员群众积极支前,救治伤员,保证了战役的顺利进行。11月,中共广济县委和广济县爱国民主政府、广济县军事指挥部在百园岳山下成立,他先后任县委书记兼指挥部政委、县委委员、县长。1948年初,刘邓大军转移外线作战,国民党3677师乘虚进入广济围剿,于3月下旬以重兵将广济大批革命干部和积极分子围逼到崇山。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同志牺牲,广济县委无法开展工作,旋成立中共广济县工作委员会,他再次任工委副书记、书记。1949年5月至1951年5月,任中共广济县委副书记兼广济县公安局局长。

1951年7月,他被调任中共黄冈县委副书记兼黄冈县公安局长。1953年7月调至华中钢铁公司,派往北满钢厂实习两年。1955年8月至1958年3月,先后任武钢二公司工地主任、武钢三公司施工经理、武钢机械总修厂厂长。1958年4月任湖北省冶金机械厂厂长,1959年6月调任鄂钢厂厂长,1960年9月任湖北省机械工业厅农机局副局长。1962年2月任省机械工业厅农机处处长;同年8月,任湖北省机械工业厅副厅长。因健康原因,省委组织部于1981年批准他离职休养。湖北省经委于1983年批准鲁岱行政级别为十二级。1989年12月在武穴病逝。

刀山火海铸干鹄

革命志士干鹄,我耳熟能详,1949年春夏,时任广济县大队长的干鹄,联系龙坪革命志士胡藩,解放了龙坪镇,并在龙坪镇张富记旧宅设立中共四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马口湖渔场工作时,曾听渔场书记吴龙生(吴建新局长父亲)说,他与干鹄在鄂东打游击时,为躲避敌人追捕,跳进粪坑的故事。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曾听余川镇团委书记干平讲干鹄的故事,有一次村书记陈某,到黄冈地区军分区找干鹄办事,干鹄听秘书讲家乡来人了很高兴,并嘱咐秘书安排他们食宿,晚餐时,干鹄敬村书记酒,讲:干书记辛苦了。村书记讲:我不姓干,我姓陈。干鹄一脸不悦,并大声说:干仕这大垸,人都死光了,叫一个姓陈的人当书记,我有事你们吃吧。干鹄的火暴脾气和耿直的性格,就是如此。据史料记载:干鹄(公元1924-2002年)武穴市余川镇干仕上屋塆人。号长生,1924出生,1940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小组长、支部书记、中心支部书记。同年冬,干仕区便衣队成立,干鹄兼任队长。1941年6月,接陆政区委书记陆汉臣的指示,干鹄与干淑斌一道共同组建干仕区委,先后任区委委员、区委副书记。1941年至1945年间,他先后任蕲广边县委委员,黄广边县工委委员、副书记,蕲广边独立团连长、连党支部书记,营长、营党委书记;黄广边抗日游击大队副大队长、党委副书记。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蕲广边、黄广边,打击日顽神出鬼没,声名远播,威震敌胆。

道济和广亮谁更厉害(吴为民风雨飘摇时的)(5)

干鹄

1945年10月,鄂皖边党政军组织整编北上宣化店后,他和其他十几位在蕲北养伤的战士一起,组织起来开展革命活动,对外自称“鄂皖游击总队”,自任副总队长。1946年5月,钟子恕率一个连从宣化店先行返回鄂皖边,在蕲北与“鄂皖游击总队”合编为“鄂皖人民民主自卫队”,干任副队长。8月,中原突围后,他和干淑斌一起返回广济,再次组建了中共干仕区委,先后任副书记、书记。1948年1月,干仕区干队成立,兼任区干队政委。1949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广济县指挥部副指挥长,10月,改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广济县大队部副大队长,后升任大队长。同年5月,中共广济县委成立,任县委委员。

道济和广亮谁更厉害(吴为民风雨飘摇时的)(6)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济县公安局副局长、黄梅县“八一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兼党支部书记、黄梅县防汛指挥部指挥长、白莲河水利工程总指挥部副指挥长兼罗田指挥长、鄂城通用机械厂革委会主任、黄冈军分区师级顾问。

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曾多次负伤,享受二等一级残废军人待遇。先后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荣誉勋章”。1955年授予大尉军衔,1960年晋升为少校,1964年晋升为中校军衔,2002年病逝。干鹄解放了我的家乡龙坪镇,我内心崇敬他、感激他,对他充满着无限感情。我曾与民协罗与之老师到余川干仕村探寻干鹄旧宅遗址和他的墓地,对他的革命事迹念念不忘。

(作者:武穴市政协文史委 吴为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