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2022年工作计划(南京经开区坐稳国家级第一方阵)

今天

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排名揭晓

在“高手过招”、“强强对话”的

第一方阵排名竞争中

南京经开区再获全国第九

园区经济实现高位发展、稳步前行

1月27日上午,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公布了最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在全国218家国家级经开区中,南京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排名再次位列第九,保持历史新高。

经开区2022年工作计划(南京经开区坐稳国家级第一方阵)(1)

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前30名

南京经开区排名全国第九

综合发展水平前30名名单

由高到低依次为:

苏州工业园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从商务部公布考评结果来看,南京经开区在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区域带动、生态环保和行政效能等五大方面发展成效突出、引领作用明显。其中,实际使用外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排名第七;对口援疆、援藏、援助边境合作区工作被商务部点赞

经开区2022年工作计划(南京经开区坐稳国家级第一方阵)(2)

国家级新港高新园

历经29年发展,南京经开区经历两次扩区、二次创业,完成了要素集聚和产业集聚,在经济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积累了雄厚基础,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国家级经开区,是南京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主战场。近年来,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积极抢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紫东地区崛起等发展机遇,坚持瞄准一流、对标追赶,坚持自我革命、转型跨越,坚持攻坚克难、䟡砺奋进,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力以赴稳增长、谋发展、促转型。

特别是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不断遭遇的发展转型阵痛等“大战”“大考”, 一路爬坡过坎、顶风前行,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经济发展逆势增长、韧劲十足,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满意答卷。

经开区2022年工作计划(南京经开区坐稳国家级第一方阵)(3)

综合保税区(龙潭片)

2020年,园区这些成绩很亮眼

经济发展加速奔跑

地区生产总值1200亿元,同比增长5%;规模工业总产值2862亿元,同比增长1.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12.3亿元,同比增长7.3%;完成外贸进出口932亿元,同比增长10.7%。

招商引资高位突破

实际完成内资326亿元,同比增长78%;直接利用外资8.26亿美元,同比增长18.8%,千万美元(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投资总额达1528亿元,领跑全市开发园区

科技创新活力迸发

新研机构签约备案、高企培育申报、国家省市区高层次人才、有效发明专利数等指标高幅增长。中国(南京)智谷加“数”前进,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近300家,核心产业规模8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800亿元,成为南京乃至江苏产业集聚度最高、科研创新力最强、营商环境最优的AI产业集群。

产业新城魅力蝶变

完成经营性用地上市602亩、工业用地出让314.3亩,以加快土地运作保障项目落地;龙潭新城、兴智中心等重大产城融合工程全面提速;华侨城玛雅海滩水公园、欢乐谷盛大开园,引领新消费热潮;一批重要市政交通、学校、商住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向宜业宜居华丽转型。

改革红利深度释放

完成去行政化改革,更加聚焦主责主业和服务经济发展;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互联网 政务服务”、信用承诺制、全链赋权等改革,“不见面审批”率达98%,审批时效提速68%,企业开办最快0.5天办结,立项至施工许可最快4.5天;打好政策“组合拳”,助企业减税降费、纾困解难,营商环境跃居全国第四。

经开区2022年工作计划(南京经开区坐稳国家级第一方阵)(4)

中国(南京)智谷

站在新的发展阶段,南京经开区将以商务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核评价为引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速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力打赢“创新转型、二次创业”攻坚战,在提升发展质量、扩大对外开放、激发创新活力、突出绿色发展、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固强补弱、提质增效,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推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继续奔跑在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对外开放的最前列。

汤瑜 经开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