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虎说记录(虎年说伯虎一)

本文字数:约1600字

阅读时间:约10分钟

今年农历的正月十八,被称为四寅日,因为这天的年、月、日、时刻的天干地支是壬寅年壬寅月壬寅日壬寅时。网上有些文章说在命理学上这是运气特别好的日子,在此日生的人特别聪明,尤其在文学艺术上能取得大成就,所以建议人们在这天生娃……并举屈原唐伯虎为例。

但稍微了解历史的读者应该知道,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的大文豪,却命途多舛。为人父母者,大多数虽然望子成龙,但更希望孩子能过得平安顺遂吧……如屈原这样的命运,岂不太惨?

有人或许会问,像唐伯虎不就不错吗?看过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的人,都觉得唐伯虎不仅是风流才子、文武双全,而且家庭富裕、生活优越,简直是许多人的理想人生。事实上真是如此吗?老汪好奇,去查阅了资料。

虎年虎说记录(虎年说伯虎一)(1)

周星驰饰演的唐伯虎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唐伯虎出生于明代宪宗成化六年(1470)二月初四,是庚寅年己卯月癸丑日生日,并非四寅日。不过唐伯虎确实因为生在虎年,是家里的大儿子,所以“字”伯虎,而他的“名”即“寅”,出生于寅年之意。(唐伯虎的弟弟生于丙申年,所以叫唐申。)

唐寅属于天才类型,他的好友祝允明(即电影里与唐伯虎并称“江南四大才子”的祝枝山)说唐寅是“天授奇颖,才锋无前”,即旷世奇才的意思,而且还颇具武侠气质。由于出身商人家庭,他少年时还干过屠宰工作。

唐寅家境普通,父亲在苏州开了个小酒馆。史料说他的父亲虽然是商人,但颇有儒士风范。明代商业发达,但士农工商的阶层地位还是一样,商人处于底层,唐寅的父亲便很希望唐寅读书考科举,走读书人做官的道路。(类似于今天网友们调侃的“宇宙的尽头是考编制”)

唐寅的父亲为聪明的儿子聘请了好老师,给唐寅的学习打下好基础。唐寅几岁时就能写科举的文章,才气远近闻名。十六岁时,他在当地的童生考试考中第一。

虎年虎说记录(虎年说伯虎一)(2)

唐寅书《落花诗册》(局部)

如果日子就这样过下去,唐寅可能像当时许多出身平凡的读书人一样,苦读、科考,做个中下层官吏,平淡地过一辈子。然而或许越是奇才,越会有不平凡的人生考验。在唐寅二十五、六岁时,他的父亲、母亲、第一个妻子、刚出嫁不久的妹妹陆续去世了,只剩他和弟弟唐申。

遭此剧变,二十出头的唐寅头发白了许多(唐寅作有《白发》诗),并且不想再考科举。这时还是好友祝枝山来劝说他:只有好好考科举做官,才能完成去世的父亲的愿望。唐寅听闻此言,猛然醒悟,闭门苦读。

到弘治十一年(1498),唐寅参加应天府乡试(即在今天南京举行的省级考试),高中第一名“解(jiè)元”,当时的他志得意满,认为第二年的“会试”(全国考试)必定高中。后来唐寅在给朋友文征明的信里回忆到,当时好多朋友、同乡、官员都吹捧着他,看好他的政治前途。

乡试选拔唐寅的主考官梁储,非常欣赏唐寅。回到京城后,梁储跟主持会试的官员程敏政说,唐寅是“江南奇士”。程敏政因此了解了唐寅的才华。

虎年虎说记录(虎年说伯虎一)(3)

唐寅像-清·方筠 临 明·钱谷画

会试之前,唐寅去拜见程敏政,并给了程敏政礼物。当时梁储要出使外国,唐寅给程敏政礼物,是请程敏政写一篇送别梁储的文章。这事本来和科举考试无关。

但还在考试期间,有个官员华昶(chǎng)弹劾程敏政泄露考题给考生唐寅、徐经(徐经是唐寅的同乡好友,地理学家徐霞客是徐经的曾孙)。唐寅、徐经便被逮捕审讯。等到考试结束,另一个主考官李东阳检查发现,程敏政并没有录取唐寅和徐经,唐、徐二人的试卷也看不出是否作弊。

也就是说,华昶的弹劾是没有证据的。事件最后的处理结果是:程敏政提前退休,华昶被降职。而唐寅、徐经则革去功名,终身不能参加科举,发配为“吏役”,即不能做官,只能做文秘一类工作。

这次事件,是唐寅人生的大挫折、大转折。他的进入社会上层的做官之路被彻底堵死。他在狱中经历了残酷的折磨,后来他写信给文征明回忆说:当时关在锦衣卫的诏狱中,上着大枷锁,“吏卒如虎。举头抱地,涕泪横集”,狱卒非常凶狠,唐寅吓得抱头蹲着痛哭。

弘治十三年(1500),三十一岁的唐寅科考失败,身败名裂,回到家乡。当时的他本已身心俱疲,憔悴不堪。而他的第二任妻子也因科考案,与他反目、离婚,家中的仆人都敢欺负他。

在那个读书人除了科举,没有其他出路的时代,才华横溢且狂放自负的唐寅,余生该怎么办呢?我们下篇再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