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三线城市(2022官方版一线至四线城市)

2022新三线城市(2022官方版一线至四线城市)(1)

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根据以上可见,官方版城市等级是以城区人口来划分的,而不是所谓的GDP,城区人口是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由此可见指的城镇常住人口,辖区的农村常住人口是不算的。而一些县级市、县城人口也是不算的。这个标准重新评估了人口数据,对于厦门这种下辖县级市少的区域和保定这种,下辖县城巨多的城市进行了重新评估。

下面看看2022年大城市的排名情况:

超大城市(一线城市):上海(东部)、北京(华北)、深圳(华南)、重庆(西南)、广州(华南)、成都(西南)、天津(华北)。

一线城市四级初步实现,中部地区武汉还需努力

2022新三线城市(2022官方版一线至四线城市)(2)

特大城市(二线城市):武汉(中部)、东莞(华南)、西安(华北)、杭州(东部)、佛山(华南)、南京(东部)、沈阳(东北)、青岛(华北)、济南(华北)、长沙(中部)哈尔滨(东北)、郑州(华北)、昆明(西南)、大连(东北)

除了东莞、佛山两座经济强市,其余均为副省级城市。

大城市一类(三线城市):

2022新三线城市(2022官方版一线至四线城市)(3)

苏州、无锡、常州为普通地级市,其余均为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其中合肥、宁波、苏州、无锡为GDP万亿城市。

大城市二类(四线城市)

2022新三线城市(2022官方版一线至四线城市)(4)

2022新三线城市(2022官方版一线至四线城市)(5)

2022新三线城市(2022官方版一线至四线城市)(6)

兰州、银川、海口、拉萨四小省会终于榜上有名了,这也是这些经济实力不强的省会真实实力,城区人口是国家以后布局资源的重要指标。

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二类没列举,本文不再讨论。

普通地级市排名

二线:东莞、佛山 三线:苏州、无锡、常州

四线城市:

广东 :中山、惠州、汕头、珠海、江门、湛江

山东:临沂、烟台、济宁、泰安、聊城、枣庄

浙江:温州、台州、义乌、慈溪

河北:唐山、邯郸、保定、秦皇岛、邢台、张家口

广西:柳州、桂林

江苏:徐州、南通、扬州、昆山、盐城、淮安、连云港

福建:莆田、泉州、晋江

河南:洛阳、开封、新乡

内蒙古:包头、赤峰

山西:大同、长治

江西:赣州、上饶

安徽:芜湖、淮南

湖北:襄阳、宜昌、十堰

湖南:株洲、岳阳、衡阳

贵州:遵义

四川:绵阳、南充、泸州

陕西:咸阳

辽宁:鞍山、抚顺

吉林:吉林

黑龙江:大庆、齐齐哈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