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邪典片来袭 儿童邪典片来袭

防范“儿童邪典片”不仅仅是家长和老师的责任,整个社会都应该参与其中。

儿童邪典片来袭 儿童邪典片来袭(1)

(图片来自福布斯)

艾莎公主、米老鼠、小猪佩奇、蜘蛛侠等经典动画角色是儿童的好伙伴。但你能想象艾莎公主被开喉的视频出现在儿童眼前吗?这类视频被称为“儿童邪典片”,指把儿童熟悉的卡通人物包装成为血腥暴力或软色情内容,甚至是虐童的动画或真人小短片。

儿童邪典片来袭 儿童邪典片来袭(2)

“儿童邪典片”中的艾莎公主。(图片来自网络)

“儿童邪典片”视频。(图片来自网络)

王欣认为,如果儿童已经观看了这类视频,家长首先要接纳这一事实,并坦诚地与儿童沟通,了解儿童受到的影响到何种程度,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不能再看这些网站或者频道的原因。“这个沟通的过程需要注意方式,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例如上幼儿园后的孩子,一起去讨论,了解他们为什么喜欢,知道他们的想法。然后用温和的语调告诉孩子,这些行为不好在哪里,家长期望好的行为是什么,避免用责骂、惩罚、恐吓等方式来制止孩子。”她说。

王欣不建议家长发现孩子受影响后就禁止孩子看所有视频,“一来这不现实,目前各种电子设备的普及很难让孩子做到不看视频;二来,这种反应也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适得其反。”

同时,儿童观看甚至沉迷于这类视频也和家长以电子产品代替陪伴有关。王欣认为,儿童成长除了物质上的需要,还需要家长的陪伴去满足他们依恋、信任、安全、抚慰等情感上的需要。“我们建议家长每天花时间陪伴孩子,例如陪孩子一起运动、给孩子讲晚上睡前故事等,这一方面可以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以防微杜渐。”

儿童邪典片来袭 儿童邪典片来袭(3)

儿童与电子产品。(图片来自Imagination Ward)

当然,在这个时代,电子产品的使用已不可避免。王欣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使用电子产品,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建立在父母陪伴一起做事情的愉悦感之上,而不是仅从电子产品中产生,“这有助于帮助孩子有效地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以及过滤不良内容。”

幼儿教育专家陈琦也认为,在选择电视节目的时候,家长有义务给孩子挑选电视节目。此外,对各年龄段的孩子,应该规定看电子屏幕的时间,“例如美国就有很严格的要求,3-6岁孩子每天不应超过1小时。”她说。

此外,家长和学校也需要了解儿童观看邪典类视频的渠道、平台或网站,“了解后立刻手动举报,或拨打扫黄打非举报热线12390,以避免这类视频被更多的儿童看到。老师和家长需要共同防范和干预,避免这些邪典片在学校或孩子群体中更广泛地传播。”王欣表示。

儿童保护是全社会的责任

防范“儿童邪典片”也不仅仅是家长和老师的责任,整个社会都应该参与其中。而在国内外“儿童邪典片”流传的现象也暴露出视频网站和社交媒体在管理上的漏洞和缺陷。

王欣认为,平台应对视频实行分级,例如一级儿童可以观看,二级需要家长指引,三级儿童不宜。在此基础上,对标签为儿童、教育的视频执行更严格的上传审查力度。同时,平台也应当在网络上设立公开举报制度,以最便捷的方式帮助和鼓励公众,对这些有违规内容的视频进行举报,平台的管理者应当设置专门的人员和工作机制去及时处理播放、转发的网址和社交媒体,并在限定时间内容公开处理的结果,以便社会进行监督。

“规避‘儿童邪典片’需要网站和社交媒体的行业自律和规范管理,而这应该是它们可以做到、应该做到的对社会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王欣说。

除此以外,儿童保护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目前中国的法律法规中已有有针对儿童权益保护的媒体政策,王欣认为,政府应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和约束媒体包括自媒体人的行为,明确在儿童的互联网安全上边界和底线,并公布触碰底线的法律后果是什么,“一个关键点是让处罚更具震慑力,避免让一些违规者轻易换了马甲又出现,这不仅需要对应明确处罚执行机关,还可考虑将严重违规者、违规网站平台作为政府部门监管重点,纳入监测,并通过互联网平台、行业协会和公共举报渠道设为预警名单。”她说。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华舆 撰稿/周睿璇

儿童邪典片来袭 儿童邪典片来袭(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