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人生的诗句五言绝句(别有用意方得好诗)

春分花朝之时,大地飞雪,头条诗坛以雪景为题材的诗词作品精彩纷呈……

包曙梅先生的一首绝句,以修辞方法丰富,表现手法巧妙,结构章法复杂,立意新奇而令人拍案叫绝。包先生这首绝句用新韵写成,更包含许多新的元素,读来耳目一新。原文如下:

诗意人生的诗句五言绝句(别有用意方得好诗)(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如果您一口气读下来,似乎寻常。但是各位看官细品。这里正体现着作者的写作功夫,所谓“平中出奇”。其实,谁不掌握几个生僻字呢?但是,如何用通俗易懂的字句,表现出别出心裁的诗意,让人阅读顺畅、领会舒畅才真正考验作者的笔下功夫。

这首诗,不能逐句讲解,必须综合分析方得精妙。

(一)第一绝妙之处在于章法严谨。这种章法有个特别形象的名字,叫做“一关双锁”。在研究包先生这首诗之前,我们先学习一位古人的作品的先例:

诗意人生的诗句五言绝句(别有用意方得好诗)(2)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再水,满船星梦压星河

所谓“一关”是指第三句,

所谓“双锁”是指上承第一二句,下接第四句,一肩挑起两头,着力点都在这一句上。也就是说,整首绝句的转折和承继,都由第三句来完成。

包先生这首诗,也是同样章法,第三句承继前两句的“下瑶台,余情”,延伸出最后一句的无穷韵味,引起读者阅读后的思考兴趣。

(二)第二妙处在于修辞丰富。袁枚在《随园诗话》有道:“一切诗文,总需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修辞方法的运用,使诗词语言具有了这种立体感。这首诗,综合了“借代、拟人、反问(设问)、示现”等多种修辞方法,还有一种不容易发现的“双关(隐语)”,那就是“南枝”一词,它谐音“难知”跟后面三个字构成“缱绻难知别有意”,进而引出下一句的问句,可谓机关巧设。

(三)第三妙处在于表现手法巧妙。第一句“瑶台”,引入神话传说;缱绻南枝,引用了古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凄美的爱情故事,承继前两句的“下瑶台,倾尽余情”,构成一副“情锁”。既可以说用典精道,也可以说化用无形。用简单几个字四两拨千斤,为雪花赋予了灵魂,感情,故事和无尽的联想。又好像借得东风不费力,用一句引出一首古乐府经典长篇,让四句诗丰满起来,可谓巧妙,简直是轻巧之极。

(四)第四妙处在于立意不落俗套。这一亮点体现在第四句,“岂非”二字,可以理解为反问,也可理解为设问,还有议论色彩。作者没有说冰清玉洁,没有说雪泥鸿爪,更没有说瑞雪兆丰年…而是把雪花变为“倾尽余情”下凡到人间的痴情者,春天的热情融化了它的冰心,也融化了它的灵魂。这是缘分,还是造物主的安排?这是巧合还是疏忽,亦或是爱情本来就有的遗憾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