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简短(读历史学知识刎颈之交这个成语有何典故)

相传西周末年,周宣王时期,有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宫女,怀孕四十多年之后,生下了一名女婴周宣王的王后认为该女婴是“妖女”,便命人将女婴扔到了清水河中(该女婴就是后来“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灭亡的褒姒)周宣王退朝之后听说了此事,便命人去清水河查看女婴的下落查看的人回来报告说女婴已被河水冲走,不知去向了周宣王并不放心,命令上大夫杜伯负责继续查访女婴下落,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简短?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简短(读历史学知识刎颈之交这个成语有何典故)

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简短

相传西周末年,周宣王时期,有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宫女,怀孕四十多年之后,生下了一名女婴。周宣王的王后认为该女婴是“妖女”,便命人将女婴扔到了清水河中(该女婴就是后来“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灭亡的褒姒)。周宣王退朝之后听说了此事,便命人去清水河查看女婴的下落。查看的人回来报告说女婴已被河水冲走,不知去向了。周宣王并不放心,命令上大夫杜伯负责继续查访女婴下落。

一晃三年过去了,在一个祭祀的晚上,周宣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美貌女子,从西方慢慢走来,一直走到宫殿里面,周宣王一边大声呵斥,一边呼唤手下人将她捉住,但是叫了半天,也没有人答应。那个女子也没有任何害怕的意思,走进太庙(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里面,大笑了三声,又大哭了三声,然后不慌不忙,把周宣王七位祖先的牌位,捆成了一捆,拿着往东去了。周宣王连忙起身追赶,忽然吓醒了,原来是做了一个梦。

醒来后,周宣王便想起三年前命令杜伯查访女婴的下落,但是杜伯并没有报告查访的结果。于是第二天早朝就问杜伯为何不报告女婴的下落,杜伯回答说:女婴被河水冲走,应该是被淹死了,如果没完没了的搜查,可能会惊扰到老百姓,所以就中途停止了。周宣王听了之后大怒说:既然如此,你为何不如实向我报告?分明是拿我的命令不当回事。像你这样不忠的臣子,留你何用?说完便命令身边的武士将杜伯推出斩首。此时文武百官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只有下大夫左儒出来阻拦。左儒对周宣王说:听说尧当政的时候闹了九年的水灾,但是也没有影响他称帝。汤当政的时候赶上了七年的旱灾,但是也没有影响他当王。上天的变化尚且没有什么妨害,人妖的事又怎么可以全信呢?希望大王您可以宽恕杜伯。周宣王说:你为了朋友而违抗我的命令,是重视朋友而轻视君王。左儒说:如果君王做的对而朋友做得不对,我就会违背朋友而顺从君王;如果朋友做得对,而君王做得不对,我就会违背君王而向着朋友。我认为杜伯没有犯下可杀的罪过,大王要是把他给杀了,天下的人必然认为大王您不英明,要是我没有能够劝阻大王您杀他,那么天下人也必然认为我是不忠之臣。所以,如果大王您一定要杀杜伯,那么我请求您允许我与他一起死。周宣王怒气未消说:我杀杜伯,就像拔掉一根蒿草,用得着你在这里多费口舌?当即命令武士将杜伯推出斩了。左儒下朝回到家之后,就拔剑自刎而死。


所谓刎颈之交,顾名思义,就是割脖子的交情,指朋友之间已经达到可以用生命来表达友情的程度。这个成语比喻朋友之间可以同生死共患难,如果一方有难,另一方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帮助对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