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四大隐藏高手(此人水浒排行二十三)

文:都头郓哥(作者原创授权)

《水浒传》浓墨重彩所描绘的宋江起义,并不完全是小说家虚构的故事,而是北宋末年发生的真实事件。由于规模有限,并不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宏大,但宋江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三年甚至更长时间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据保守估算,以《皇宋十朝纲要》:“宣和元年(1119)十二月,诏招抚山东盗宋江”为始。以《东都事略》:“宣和三年(1121)五月丙申,宋江就擒”结束。】宋江三十六人中,史籍里除宋江外,明确记载曾是宋江部属的,还有一人,这个人就是史进。

天微星九纹龙史进,梁山泊第二十三条好汉,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第七位,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之徒,是《水浒传》第一位正式登场的梁山好汉。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朱贵曾对戴宗说过一句话:“俺这里兀自要和大宋皇帝做个对头!”如果说梁山泊里的好汉还只是停留在“替天行道”的层面,那么历史上的史进则直接是自立称帝,真正实现了朱贵的那句话。史籍里关于史进的记载零星杂乱,笔者经过分析梳理,试分四个阶段来为大家厘清那场八百多年前轰动一时的大事件。

二、飞龙在天。史进(斌)受招安后,安安稳稳地做了朝廷将领,但6年后一个事件的发生,导致了他那昔日梁山泊好汉潜藏在心底的豪气和怒火再次爆发。

宣和末靖康初,金兵两路南侵,一路直抵北宋首都开封,一路接连攻克陕西各处城池,陕西士民流离失所,被迫涌向蜀地避难,但据守兴州的向子宠为了自身安危,无视百姓死活,拒绝百姓经兴州入蜀,导致在兴州城外死去的百姓不计其数。史进(斌)此时应是关陕某州府的将军,在目睹向子宠的所为后,义愤填膺,起兵发难,直攻兴州欲捉向子宠。而向子宠与史进(斌)同朝为官,深知其骁勇,不战而逃,史进(斌)兵不血刃便夺取兴州,遂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以兴州为根据地,建号改元。至于史进所建国的国号和年号,因无记载,已不可考。【《宋史·高宗纪》:“建炎元年七月,关中贼史斌犯兴州,僭号称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元年七月,是月,贼史斌据兴州,僭号称帝。斌本宋江之党,至是作乱,守臣向子宠望风逃去。先是子宠在州,设关隘甚备,陕西士民避难入蜀者,皆为子宠所扼,流离困饿,死于关隘之下者,不可胜计。斌未入境,子宠弃城先遁。”】同时史进(斌)造反的声势也是不小,得到了很多州郡的声援和响应。【《宋史·卢法原传》:“金人攻关辅,叛将史斌陷兴州,诸郡多应者。”】

说到这里,还有两个小插曲。一个是南宋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中九纹龙史进的赞语:“龙数肖九,汝有九纹。盍如东皇,驾五色云。”意思就是龙一共有九个儿子,史进身上也有九条龙。何不像东皇太一一样,驾着五色的云彩,给人间带来幸福呢?而龚开的这句赞语正应了史进(斌)所为。其实在宋朝之前,东皇太一才是最高的天神,后来宋真宗为了掩饰檀渊之盟的耻辱,谎称有玉皇入梦,开始吹捧玉皇大帝,才导致东皇逐渐没落,玉皇大帝成为最高天神。而史进(斌)造反如果是效仿东皇,那岂不是对代表玉皇大帝在人间的统治者宋朝的最大反击么?

另一个是在《水浒传》中,史进和朱武等征讨樊瑞等,见到芒砀山时,曾感慨道:“这里正不知何处是昔日汉高祖斩蛇起义之处!”此句颇有王者气象,不知是否是作者有意为之,暗合后来史进(斌)造反称帝之事。

水浒四大隐藏高手(此人水浒排行二十三)(1)

三、龙战于野。史进(斌)在兴州称帝后,他的下一步打算便是入蜀,仿效刘备之业,但是计划进行的并不顺利。【《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斌遂自武兴谋入蜀,成都府利州路兵马钤辖卢法原先与本路提点刑狱邵伯温共议遣兵扼剑门拒之,斌乃去,蜀赖以安。”《宋史·卢法原传》:“叛将史斌陷兴州,诸郡多应者。法原命诸将坚壁,言战者斩 ,众以为怯。”《宋史·邵伯温传》:“擢提点成都路刑狱,贼史斌破武休,入汉、利,窥剑门,伯温与成都帅臣卢法原合谋守剑门,贼竟不能入。”】由上述记载可知,建炎元年七月至十二月,史进在努力谋取蜀地,先从兴州出发,向东攻破武休关,南下经兴元府(未攻克)、克利州,直抵剑门关,但由于卢法原、邵伯温等人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死守剑阁天险,史进(斌)不能入川,只得退回兴州。

南下不成,史进(斌)转而计划攻取兴元府、凤州,但此时由金国大将完颜娄室率领的大军一路势如破竹,连下同州、华州、长安、凤翔等地。河东经制使王燮兵败逃到兴元府,卢法原、张上行接纳了他。当时史进(斌)向东攻打兴元府,卢法原直扑兴州,张上行、王燮等于兴元府防守反击,最终史进(斌)不但没有攻克兴元府,大本营兴州反被官兵夺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元年十二月甲戌 ,"同州既陷,河东经制使王燮……率众由金、商西入蜀。时叛贼史斌僭号兴州,将攻兴元府, 遣统制官韦知己、统领官申世景领兵扼之,复兴州。”《宋史·卢法原传》:“未几,河东经制使王燮以乏食班师,法原开门纳之,与燮同破斌,复兴州。”《三朝北盟会编》:“王燮为河东制置使,军于陕州。同州既陷,燮之兵溃乱不能整,乃留张昱治陕,燮率众由金、商欲入川。州县震骇,欲闭门拒守。独提点刑狱张上行破众议,迎燮处于兴元府,给其衣粮。”】

由于此时对抗金兵入侵上升为主要矛盾,官军和各路义军暂时进入“蜜月期”,联手御敌,最终迫使金兵撤退,官军和各路义军趁机收复失地。【《宋史·曲端传》:“建炎元年十二月,娄室攻陕西。二年正月,入长安、凤翔,关、陇大震。二月,义兵起,金人自巩东还。”《宋史·吴玠传》:“建炎二年春,金人渡河,出大庆关,略秦雍,谋趋泾原。都统制曲端守麻务镇,命玠为前锋,进据清溪岭,逆击大破之……端遂攻蒲城,命玠攻华州,拔之。”】金军退走后,官军又开始着手对付各路义军。【《宋史·曲端传》:“二月,义兵起,金人自巩东还,端时治兵泾原,端遣副将吴玠据清溪岭,与战大破之,端乘其退,遂下兵秦州,而义兵已复长安、凤翔。统领管刘希亮自凤翔归,端斩之。”《三朝北盟会编》:“金人既退兵,泾原将曲端遂下兵秦州,而凤翔、长安各为义兵收复。端大怒,执凤翔刘彦希杀之。会叛贼史斌侵兴元,不克,引兵还。”】

水浒四大隐藏高手(此人水浒排行二十三)(2)

四、亢龙有悔。史进(斌)攻打兴元府不克,大本营兴州反而丢失,只得再攻兴州、凤州等地,都不能克,进退失据,只好退往关中。此时收复长安的义军首领张宗谔假意招史进(斌)到长安共图大业,史进(斌)也正想取长安为落脚点,于是应邀前往。但张宗谔心怀鬼胎,暗地里将史进(斌)的部众散去,史进(斌)发觉时,为时已晚,自己已是柙内之虎,池中之龙。【《宋史·曲端传》:“初,叛贼史斌围兴元不克,引兵还关中。义兵统领张宗谔诱斌如长安而散其众,欲徐图之。”《吴武安功绩记》:“剧贼史斌寇兴、凤,据长安,谋不轨……”】

张宗谔困住史进(斌),自以为得计,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时官军已收复华州,并消灭了凤翔的义军首领刘彦希。曲端与吴玠突袭长安,最终张宗谔被曲端杀死,史进(斌)虽杀出重围,逃至鸣犊镇,却被吴玠活捉,最终被凌迟处死。【《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二年十一月,泾原兵马都监兼知怀德军吴玠袭叛贼史斌,斩之。”《三朝北盟会编》:“会叛贼史斌侵兴元,不克,引兵还。忠义兵统领张宗谔诱斌至长安而散其众,欲徐图之。端遣玠袭击斌,斌走鸣犊镇,为玠所擒,端自袭张宗谔杀之,收复长安,以斌凌迟处斩。”】

至此,九纹龙史进(斌)结束了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据何心《水浒研究》“水浒传编年”考证,史进于政和二年(1112)初登场时十八九岁,至建炎二年(1128)身死时,应为三十四五岁。】正应了“其兴也勃,其亡也忽”那句话,不由得让人唏嘘感叹。但这水浒英雄发出的最后一声怒吼,时至今日,仍令我们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