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用活了才叫资源 先有图景还是先有资源

第一间教室,有名师,有最先进的教学工具,老师带着你干活,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资源用活了才叫资源 先有图景还是先有资源?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资源用活了才叫资源 先有图景还是先有资源

资源用活了才叫资源 先有图景还是先有资源

第一间教室,有名师,有最先进的教学工具,老师带着你干活。

第二间教室,没有老师,只有你一个人在里面,你脑子里只有一个要干成什么事儿的念头。

你觉得哪间教室里,更能学到东西?

第一间教室

第一,人家真让你学吗?

人家核心的东西碰都不会让你碰的。据说当年红旗和奥迪混线生产,要生产奥迪的时候,中国人都要回避。真正的核心秘密,人家老师傅怎么可能让你看?

有一部电视剧,叫《大宅门》,讲的是做药材的白家老号的故事。最后配那一味药的时候,东家自己关在房间里,把门锁上干活儿。老婆还不放心,还要看在门口。在白家老号,无论干上多少年伙计,也不可能真的看到核心技术。

所以,这间教室真正的秘密不可能让你学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外国人当然也懂这个道理。

第二,看不到。

刚刚说的是,重要的东西看不到。退一步说,即使看到了,你也不知道什么是重要的。

比如,我们中国人发现有问题,我想改一个螺丝,能不能改?路风老师在书里就写了,说:“外方不允许我们修改任何一个螺丝钉,甚至某些时候你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原有图纸的这个螺丝钉设计错了……所有的改动,必须是在外方本部进行。”

这里面有个重要的东西叫确认权,也就是在产品设计图纸上签字的权力。你提的改进,报给德国总部了,没准也批了,还给你发小红花,这个月涨了1000块钱奖金,但是为什么人家批了你不知道,这就叫确认权。

第三,你只要是跟着别人学,你肯定捡简单的学。

比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她学的一定是茄子是那么做的。至于怎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皇上做妃子。这个贾府最核心的秘密她根本看不到。

所以,让你进来又如何?你第一眼看到的东西,都是你认为可以学的东西。最后,学了一堆外围的东西。

我有一个朋友,进了外企很多年,后来我跟他开玩笑说,这么多年,你身上发生的最大的变化就是两点,不喝茶改喝咖啡了,不用PPT不会开会了,其他也没看到什么变化。哈哈。

第四,拼不起来。

这个道理很简单。你比如说有一个富豪人家,请罗胖去当管家,这算是门洞大开了吧?我就去当管家,给他服务10年,我学会的也就是:太太早上要穿什么衣服了,怎么请客人吃饭了,公子放学回来要看什么书了……我甚至知道他账户上每笔钱是怎么花的。但是他怎么挣钱的本事,我当一辈子管家也不可能知道。到最后只能是什么细细碎碎的事情你都知道,但就是拼不起来关于这个家的一张完整的图,这是一个特别要命的问题。

对应到汽车生产上,那就更要命了。汽车,你生产了一堆零部件,到最后拼不起来,相当于啥也没有,一个汽车底盘就能把你难倒。底盘的传动、悬挂和制动系统之间怎么配合,底盘和车长、轮距、动力特性什么关系,怎么减震,参数是什么、怎么优化,这些没有全局视角,你都干不了。

第二间教室

第一,我知道自己缺什么。

我啥都没有,我缺,那是有清单的。去买啊。这个时候我的学习对象是什么?就不是屋子里的老师傅了,全世界都是我的学习资源。

我不会设计,那就满世界找设计汽车的工作室,从贵的到便宜的,从亚洲的到欧洲的再到美国的,都有啊。付得起钱,搞贵一点。付不起钱,搞便宜点。你的师傅可比隔壁那间教室师傅多,你学习的资源反而多了,这是一大优势吧?

第二,我知道怎么不浪费学习资源。

你在那个老师班上,你天天学的、看到的,都是这个瓷砖铺得好,那个桌子是红木的,看见什么都要学,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这是对学习资源,尤其是自己心智资源的巨大浪费。

怎么才能不浪费?你脑子里得有那幅图。想想看20年前的奇瑞,要造出自己的车,这个图很清晰。所以,他要学什么当然知道,他自己手里有多少钱他知道,自己有多大本事他知道,面对什么样的市场他也知道。那个时候,他绝对不会想着,我弄个什么自动驾驶汽车吧?绝对不会。他想的就是怎么把汽车价格控制到3万块钱,在芜湖市场把它卖掉,他根本不会想着去跟奔驰竞争。所以,他绝不会浪费自己的学习资源。

贝聿铭先生有一句话:“我一直沉浸在如何解决我的问题中。”专注于解决自己的问题,好处在哪儿?就是你可以一边全世界搜罗所有有价值的资源,为我所用,一边把自己的认知资源全部聚焦在一个问题上,全力解决当下的问题。你再想想隔壁教室那个人,那个被老外弄得目迷五色,一会儿这个管理理念,一会儿那个最新技术的人,他心中有自己的问题吗?

第三,我知道什么知识我真的有了。

自己知道自己要干个什么,刚开始各种捉襟见肘,各种模仿。李书福就跟我讲过,我们没有能力自己搞调研,研发产品类型,那怎么办?丰田出什么,我就出什么。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出这一款,但是我心里清楚啊,丰田出这一款,一定有它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是丰田花了好多钱的调研经费才决定的。我就跟。当然,投放市场之后,我就知道这款车到底合适不合适,卖不好,我就改啊,卖得好,我就琢磨为什么,然后加大投入啊。时间一长,我不就有本事了吗?

你看,学习这个东西,其实不怕抄,天下文章本来一大抄,怕的是你不写自己的文章,这样,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学来的东西好不好,有没有用。

你再想想隔壁教室里,做得不对了,他知道吗?他不可能知道,因为他永远在搜集,像秋天的小松鼠一样收集松果。哪天吃,不知道。够不够,不知道。这就像我们大学时候过四级背单词,背得最熟的是单词表上的第一个单词abandon,我不知道怎么用,所以,我也不确切地知道是不是真的掌握了这个单词。

第四,我知道迭代的目标。

这一版要是搞砸了,没关系,我可以改。奇瑞的尹同跃跟我讲过,他们自己开发的第一款车,高高兴兴从芜湖开到合肥,到省政府报喜,结果在路上就抛了锚。听起来很悲催啊。但是没关系,我知道不对了可以自己改。改到不抛锚就是对了。不抛锚,这个目标可是确定的啊。工厂里的上上下下就围绕这个所有人都看得见的目标努力呗。

我们公司内部教大家做知识产品有个要求,就是演讲一定要写稿子,而且是逐字稿。为啥要写稿?因为稿子是一个可迭代的东西。在这个小剧场的舞台上,你说我现场脱稿讲能不能讲?能讲,但是我的水平会波动,而且没法迭代。

我一旦写出了稿子,同事能帮忙,能够发给所有人帮我看,过两年之后我能翻出来,看看前两年写的稿子怎么样,这就变成了一个可迭代的东西。为什么一定要写稿,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关键在于可迭代。

第五,我有独特的优势。

你别看我什么都差,我第一代QQ、第一代奇瑞、第一代吉利当然是差了,拿榔头敲出来的。可是你觉得我真的没有优势吗?连老师傅都不敢这么看。我学不会奔驰,我卖得便宜啊,我可以在农村市场立足啊,我的优势你还没有呢。

据说,奔驰公司一度拆开了7辆哈飞(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的“中意”面包车,最终结论是啥?我给你念念:“奔驰公司没办法在相应的价位上提供具有相应竞争力的产品。”

你看,有优势啊,这就是中国市场的优势。我们一直讲,中国有规模优势,我们说中国的优势是规模大,但本质上的优势还不是规模,而是分层。奔驰固然好,但是在安徽芜湖那样的地方,做出3万块钱的QQ能够卖掉,你奔驰还没那个本事。

这就叫可立足,你至少让我站上第一级台阶。只要让我站上第一级台阶,咱们就能从一辆自行车改成三蹦子,从三蹦子改成汽车,然后一点一点往上改,就这么做出来了。就在奇瑞正式上市的第一年,他们就向叙利亚出口了第一批轿车。2003年总共出口1200多辆。到现在,奇瑞汽车遍布中东、南美、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再举个例子,卡车,我们中国从来都是自主创新。今天中国城乡道路上跑的卡车基本上都是国产品牌,不是什么合资。奔驰不仅研究过哈飞,还研究过解放牌重型卡车。分析完以后,他们承认,无论如何也没法按这种价位制造出同样性能的卡车。

美国人最气愤的一个表现,就是老指责我们中国“强制技术转让”。美国经常用这个词说中国,但问题是我上你家撬门去了吗,我把你吊起来打让你技术转让了吗?是你眼馋我们的市场,所以你自己转让了技术,这是谈判条件,是光明正大的事情。

我觉得从美国人老是抱怨中国“强制技术转让”,这其实暴露了中国的一个巨大的优势。首先我知道让你转让啥,你转让完了之后我还能够吃得掉,然后我还能在你的基础上再继续升级,变成我的。

现在我们可以重新算那笔账了:那早期的18年,阻碍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是缺钱吗?在建国初,极度经济困难的条件下,中国能够开发出“红旗”和“上海”轿车。怎么又过了几十年,那些企业的年销售额已接近1000亿元,反倒说是财力不够?

是缺乏技术学习的机会吗?全世界的主要汽车企业都已进入中国,几乎什么东西都买得到,出国跟国内旅游一样方便,而且世界上还有许多热切盼望中国企业订单的专业设计公司,怎么会没有学习的机会?

是中国技术人员的水平还不够吗?后来,研发奇瑞、吉利、比亚迪的工程师不都是中国人吗,好多还是从原来合资的车企里出来的。你能说,中国人水平不够吗?

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太小吗?2003年,中国市场的汽车消费量已居全球第三位,中国汽车工业的总产量已居全球第四位,但中国汽车工业的“三大”“三小”们不还是开发不出来一个车型吗?不还是要从汽车生产规模名列世界第六位的韩国引进产品技术吗?

是设备差吗?目前中国重点企业的设备几乎都是世界一流的。

所有都不缺,缺什么?缺脑子里的那张图嘛,一定要做成一辆自己的车的那张图嘛。

路风老师说,技术学习是组织性质的,不会自发地发生,必须通过战略决策者的远见和决心才能启动。在战略学上,这叫做主动制造抱负与现有资源之间的不匹配。超出组织现有资源,描绘一个长期稳定的目标,为各个层次和各个职能领域的行动提供始终如一的方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