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科技报科技)

科技“引擎”助推蔬菜产业“换新颜”

——《农业科技报》携手中信格义循环经济有限公司走进陕西泾阳县开展“走乡村、解难题、促振兴”“科技下乡”活动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耿苏强

“你这个西红柿到生长后期最容易发生这两种病害,所以前期要做好防治准备;这个品种的线辣椒种植时不能太密;‘格义素’富含的有机碳和植物源腐殖酸可改良修复土壤环境,能产出高品质的有机蔬菜……”。

这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和中信格义循环经济有限公司在陕西泾阳县云阳镇中街村为当地农民朋友现场“问诊”并开出的技术“药方”。

7月27日,农业科技报社携手中信格义循环环经济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走进陕西泾阳县,开展“走乡村、解难题、促振兴”科技下乡活动,破解蔬菜产业发展问题。

科技下乡活动现场

近年来,科技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地方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心病。在短期内不能大量增加科技人员,尤其是有经验的专家人员的前提下。如何通过科技手段、以最合理的方式、科学高效的调度专家资源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送科技下乡活动作为农业科技报社多年来的一项品牌活动,在服务三农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通过实践经验,找准发力点,有效地将专家资源、农业生产新技术无缝对接到基层一线”。农业科技报社社长梁孝宏表示,本次科技下乡活动,是按照陕西省委宣传部在助力“3 X”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一部署和要求,报社依托杨凌科教资源和涉农全媒体平台优势,在以科技文化下乡形式助力陕西泾阳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加速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步伐为目的的一次送科技文化盛宴。通过本次活动,将为泾阳县的蔬菜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贡献媒体力量。

活动现场,为了给当地农户答疑解惑,专家们从土壤、种子、农药、育苗、成本等多方面,阐述了农作物生长规律、病灾防治、用药施肥等基础农业知识。

本次活动通过图文视频方式进行现场直播。现场气氛热烈,群众互动高潮迭起, 活动中,现场群众、菜农、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积极互动,面对群众对蔬菜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专家们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耐心解答并传授致富经验,如何培植蔬菜苗,苗期注意事项,如何管理大棚等等,种植大户们讲的头头是道,用经验与群众交流,更让菜农朋友们乐于接受。活动内容通过报、网、微全媒体平台传遍全国,使更多的菜农朋友对蔬菜种植的技术问题有了进一步了解。

同时,广大基层群众喜爱的(秦腔、民歌、小品、相声等)省文艺单位曲艺名演,丰富多彩的原创节目汇演,给基层群众送上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蔬菜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科技报科技)(1)

活动现场

“三素分离”技术 改良土壤提高蔬菜品质

设施农业的威力还在于对农产品质量的提升,使得农业转向了风险可控,效益非常明显。

作为本次活动的合作企业,中信格义循环经济有限公司近年来在不增加农民用肥成本的前提下,以优质的有机肥替代化肥,为实现国家化肥减量、粮食安全、土壤修复、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应有的贡献。

蔬菜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科技报科技)(2)

中信格义循环经济有限公司董事长邹海平介绍,公司通过11年时间自主研发了“三素分离”工艺技术和成套装备,实现了以清洁生产方式,将秸秆等生物质资源中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逐级进行分离,分质加以利用,生产出大宗通用的生物基新材料和有机肥料等系列产品,开创了生物质炼制产业,实现了“碳”的循环利用。生产出格义系列植物源、全水溶腐植酸有机碳能肥,如:格义壮适用苗期促根壮苗、格义花适用花期坐果初期追肥、格义果适用营养坐果期追肥,蚯蚓地主适用改良修复土壤。

据了解,公司首创的生物质炼制成套技术及系列创新成果,突破了以往对秸秆等生物质资源利用的传统做法,实现了原料来源于秸秆,产品服务于农业的“碳”循环,走出了一条“系列开发、深度利用、持续创新、联合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为秸秆高质化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领域展现了广阔前景和提供了可借鉴的示范。

“望闻问切”找“病”因 “对症下药”祛病根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煜强

“希望能够通过专家的针对性服务,推动科技科普在设施蔬菜大棚的应用和推广,为偏远群众送去科技供给,起到富民兴业的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泾阳蔬菜试验站首席专家赵尊练说,这次由农业科技报社牵头举办的科技下乡活动恰逢其时,对推动泾阳县设施蔬菜的发展,提高群众生产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推动和引领作用。

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依托,科技创新至关重要。如何达到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透明和安全,提升传统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围绕科技进步,使得农业技术集成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实现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和转化应用。在活动现场的专访中,赵尊练肯定本次科技下乡探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所作的努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教授时春喜介绍,随着蔬菜产业的发展,蔬菜病虫害也非常突出,通过这次农业科技报社组织的科技下乡活动,主要目的是推广蔬菜病虫害防治的新技术和新措施,来提高菜农科学务农和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水平。

在互动环节,虽说现场烈日炎炎、酷暑难当,但现场的参会群众积极提问,争先恐后“抢”话筒,着实让现场的农业专家们应接不暇。

蔬菜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科技报科技)(3)

群众现场提问

泾阳县云阳镇蒙家沟村菜农麻爱玲第一个“抢”到了话筒:“老师们好,我们过去用十几方鸡粪,现在只用几十升的格义液体肥,这么少的肥能顶用吗?”,看着群众急切的眼神,中信格义循环经济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海平说“这位菜农你好,首先感谢你在这炎热的天气里能来参加这次科技下乡,过去我们用的鸡粪、牛粪等农家肥,看起来分量很多,实际上有效成分并不多,现在我们提倡科学种植,就是肥料不在多,而在精,用最好的肥料、最少的分量,达到最好的效果,产品的好与坏,关键在于它是否起到一个好的生长作用。

对土壤有调节、修复的功能,格义有机碳能肥有高活性的羧基、羟基,富含植物源全水溶腐殖酸、有机碳、生物刺激素,能保障植物所需的各种营养,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麻爱玲告诉记者,她不但学到了知识,还领到了奖券,这次没白来。

蔬菜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科技报科技)(4)

群众互动环节

现场的参会农民对新技术、好产品是非常渴求的,都在争先恐后的举着手向现场专家求教。

蔬菜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科技报科技)(5)

互动环节

时春喜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方面的专家,在解答农户问题环节,来自安吴镇孟家沟村的提问道:“时老师,你好,我家里现在种植的圣女果,想问一下专家,根结线虫咋么防治,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随着我们设施蔬菜栽培发展的深入,根结线虫已经成为设施农业最突出的问题,因为根结线虫个体微小,侵染根系,造成根瘤,影响了蔬菜的健壮生长,严重影响产量,菜农一定要特别重视”。时春喜说,首先从土壤修复治理做起,增施有机肥,增加碳能肥料施用,改良土壤、促进根系的健壮生长,提高蔬菜的抗逆性,抗线虫侵害的能力。从生态管理办法进行防治,要增施氨素肥料,含有生物碱类的肥料,用高温闷棚的方法降低根结线虫发育和繁殖能力。在药剂防治方面,可以用噻唑膦、阿维菌素颗粒剂来防治。

农民除了现场提问方式,还通过递纸条的方式向心仪的老师求教。

秦腔戏曲演绎 让百姓享受“精神盛宴”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实习记者 吴凡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广大基层群众喜欢的秦腔、民歌等省文艺单位曲艺名演,以百姓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为大家奉上精彩的节目表演。

来自西安音乐学院的青年歌唱家段娟以一首曲调欢快的歌曲《欢天喜地》拉开了文艺活动的序幕,随后一首《农民工我的好兄弟》延续了其优美的唱腔,宛转悠扬的歌声一出嗓瞬间点燃现场。随后,一场欢快、热闹“唢呐SHOW”激起了全场的高潮,来自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青年演奏家赵德胜用各种型号的唢呐演奏中国名曲《百鸟朝凤》,唢呐的声音时而高亢嘹亮、时而轻快调皮,现场群众大呼精彩,来自云阳镇小里村的刘学智大声夸赞道:“这种送科技文化下乡的形式,既能让群众和专家面对面解决实际问题,还有看到如此精妙绝伦的演出,这种活动简直太值了!”

活动的重头戏还有紧随其后的秦腔戏曲表演节目。国家一级演员李淑芳的《三回头》《三滴血》戏曲片段,将现场的戏曲爱好者瞬间带入情境当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青年表演艺术家任美玉独唱碗碗腔《桃园借水》选段,嗓音宛转悠扬,大受群众好评。为了给现场群众更好的听觉和视觉体验,她还与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雷开元合作一首眉户对唱《梁秋燕》片段,两人搭配得当,舞台底下笑声、掌声不断,现场气氛相当热烈。随后雷开元也为群众带来经典秦腔选段《劈山救母》,现场的气氛被推向更高潮。

除了经典的秦腔片段和艺术表演,现场主要负责气氛调节的陕西省戏曲研究员眉碗团著名丑角演员、陕西省电视台“秦之声”栏目特邀主持人邓卫锋也带来自己的拿手片段《拾黄金》和反串旦角的戏曲《十五贯》片段,现场气氛被调动到最高点,群众直呼过瘾。最后,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赵杨武以歌曲《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和经典戏曲《二进宫》片段结束了当天的文艺表演。

蔬菜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科技报科技)(6)

段娟:多家公益协会形象大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蔬菜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科技报科技)(7)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演奏家赵德胜

蔬菜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科技报科技)(8)

国家一级演员、国家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淑芳

蔬菜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科技报科技)(9)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赵杨武

蔬菜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科技报科技)(10)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青年表演艺术家任美玉(左)、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雷开元。

蔬菜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科技报科技)(11)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著名丑角演员邓卫锋

——本报社携手中信格义循环经济有限公司走进陕西泾阳县开展“走乡村、解难题、促振兴”“科技下乡”活动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耿苏强

“你这个西红柿到生长后期最容易发生这两种病害,所以前期要做好防治准备;这个品种的线辣椒种植时不能太密;‘格义素’富含的有机碳和植物源腐殖酸可改良修复土壤环境,能产出高品质的有机蔬菜……”。

这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和中信格义循环经济有限公司在陕西泾阳县云阳镇中街村为当地农民朋友现场“问诊”并开出的技术“药方”。

7月27日,农业科技报社携手中信格义循环环经济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走进陕西泾阳县,开展“走乡村、解难题、促振兴”科技下乡活动,破解蔬菜产业发展问题。

蔬菜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科技报科技)(12)

科技下乡活动现场

近年来,科技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地方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心病。在短期内不能大量增加科技人员,尤其是有经验的专家人员的前提下。如何通过科技手段、以最合理的方式、科学高效的调度专家资源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送科技下乡活动作为农业科技报社多年来的一项品牌活动,在服务三农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通过实践经验,找准发力点,有效地将专家资源、农业生产新技术无缝对接到基层一线”。农业科技报社社长梁孝宏表示,本次科技下乡活动,是按照陕西省委宣传部在助力“3 X”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一部署和要求,报社依托杨凌科教资源和涉农全媒体平台优势,在以科技文化下乡形式助力陕西泾阳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加速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步伐为目的的一次送科技文化盛宴。通过本次活动,将为泾阳县的蔬菜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贡献媒体力量。

活动现场,为了给当地农户答疑解惑,专家们从土壤、种子、农药、育苗、成本等多方面,阐述了农作物生长规律、病灾防治、用药施肥等基础农业知识。

本次活动通过图文视频方式进行现场直播。现场气氛热烈,群众互动高潮迭起, 活动中,现场群众、菜农、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积极互动,面对群众对蔬菜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专家们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耐心解答并传授致富经验,如何培植蔬菜苗,苗期注意事项,如何管理大棚等等,种植大户们讲的头头是道,用经验与群众交流,更让菜农朋友们乐于接受。活动内容通过报、网、微全媒体平台传遍全国,使更多的菜农朋友对蔬菜种植的技术问题有了进一步了解。

同时,广大基层群众喜爱的(秦腔、民歌、小品、相声等)省文艺单位曲艺名演,丰富多彩的原创节目汇演,给基层群众送上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蔬菜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科技报科技)(13)

活动现场

“三素分离”技术 改良土壤提高蔬菜品质

设施农业的威力还在于对农产品质量的提升,使得农业转向了风险可控,效益非常明显。

作为本次活动的合作企业,中信格义循环经济有限公司近年来在不增加农民用肥成本的前提下,以优质的有机肥替代化肥,为实现国家化肥减量、粮食安全、土壤修复、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应有的贡献。

蔬菜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科技报科技)(14)

中信格义循环经济有限公司董事长邹海平介绍,公司通过11年时间自主研发了“三素分离”工艺技术和成套装备,实现了以清洁生产方式,将秸秆等生物质资源中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逐级进行分离,分质加以利用,生产出大宗通用的生物基新材料和有机肥料等系列产品,开创了生物质炼制产业,实现了“碳”的循环利用。生产出格义系列植物源、全水溶腐植酸有机碳能肥,如:格义壮适用苗期促根壮苗、格义花适用花期坐果初期追肥、格义果适用营养坐果期追肥,蚯蚓地主适用改良修复土壤。

据了解,公司首创的生物质炼制成套技术及系列创新成果,突破了以往对秸秆等生物质资源利用的传统做法,实现了原料来源于秸秆,产品服务于农业的“碳”循环,走出了一条“系列开发、深度利用、持续创新、联合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为秸秆高质化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领域展现了广阔前景和提供了可借鉴的示范。

“望闻问切”找“病”因 “对症下药”祛病根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煜强

“希望能够通过专家的针对性服务,推动科技科普在设施蔬菜大棚的应用和推广,为偏远群众送去科技供给,起到富民兴业的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泾阳蔬菜试验站首席专家赵尊练说,这次由农业科技报社牵头举办的科技下乡活动恰逢其时,对推动泾阳县设施蔬菜的发展,提高群众生产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推动和引领作用。

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依托,科技创新至关重要。如何达到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透明和安全,提升传统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围绕科技进步,使得农业技术集成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实现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和转化应用。在活动现场的专访中,赵尊练肯定本次科技下乡探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所作的努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教授时春喜介绍,随着蔬菜产业的发展,蔬菜病虫害也非常突出,通过这次农业科技报社组织的科技下乡活动,主要目的是推广蔬菜病虫害防治的新技术和新措施,来提高菜农科学务农和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水平。

在互动环节,虽说现场烈日炎炎、酷暑难当,但现场的参会群众积极提问,争先恐后“抢”话筒,着实让现场的农业专家们应接不暇。

蔬菜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科技报科技)(15)

群众现场提问

泾阳县云阳镇蒙家沟村菜农麻爱玲第一个“抢”到了话筒:“老师们好,我们过去用十几方鸡粪,现在只用几十升的格义液体肥,这么少的肥能顶用吗?”,看着群众急切的眼神,中信格义循环经济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海平说“这位菜农你好,首先感谢你在这炎热的天气里能来参加这次科技下乡,过去我们用的鸡粪、牛粪等农家肥,看起来分量很多,实际上有效成分并不多,现在我们提倡科学种植,就是肥料不在多,而在精,用最好的肥料、最少的分量,达到最好的效果,产品的好与坏,关键在于它是否起到一个好的生长作用。

对土壤有调节、修复的功能,格义有机碳能肥有高活性的羧基、羟基,富含植物源全水溶腐殖酸、有机碳、生物刺激素,能保障植物所需的各种营养,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麻爱玲告诉记者,她不但学到了知识,还领到了奖券,这次没白来。

蔬菜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科技报科技)(16)

群众互动环节

现场的参会农民对新技术、好产品是非常渴求的,都在争先恐后的举着手向现场专家求教。

蔬菜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科技报科技)(17)

互动环节

时春喜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方面的专家,在解答农户问题环节,来自安吴镇孟家沟村的提问道:“时老师,你好,我家里现在种植的圣女果,想问一下专家,根结线虫咋么防治,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随着我们设施蔬菜栽培发展的深入,根结线虫已经成为设施农业最突出的问题,因为根结线虫个体微小,侵染根系,造成根瘤,影响了蔬菜的健壮生长,严重影响产量,菜农一定要特别重视”。时春喜说,首先从土壤修复治理做起,增施有机肥,增加碳能肥料施用,改良土壤、促进根系的健壮生长,提高蔬菜的抗逆性,抗线虫侵害的能力。从生态管理办法进行防治,要增施氨素肥料,含有生物碱类的肥料,用高温闷棚的方法降低根结线虫发育和繁殖能力。在药剂防治方面,可以用噻唑膦、阿维菌素颗粒剂来防治。

农民除了现场提问方式,还通过递纸条的方式向心仪的老师求教。

秦腔戏曲演绎 让百姓享受“精神盛宴”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实习记者 吴凡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广大基层群众喜欢的秦腔、民歌等省文艺单位曲艺名演,以百姓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为大家奉上精彩的节目表演。

来自西安音乐学院的青年歌唱家段娟以一首曲调欢快的歌曲《欢天喜地》拉开了文艺活动的序幕,随后一首《农民工我的好兄弟》延续了其优美的唱腔,宛转悠扬的歌声一出嗓瞬间点燃现场。随后,一场欢快、热闹“唢呐SHOW”激起了全场的高潮,来自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青年演奏家赵德胜用各种型号的唢呐演奏中国名曲《百鸟朝凤》,唢呐的声音时而高亢嘹亮、时而轻快调皮,现场群众大呼精彩,来自云阳镇小里村的刘学智大声夸赞道:“这种送科技文化下乡的形式,既能让群众和专家面对面解决实际问题,还有看到如此精妙绝伦的演出,这种活动简直太值了!”

活动的重头戏还有紧随其后的秦腔戏曲表演节目。国家一级演员李淑芳的《三回头》《三滴血》戏曲片段,将现场的戏曲爱好者瞬间带入情境当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青年表演艺术家任美玉独唱碗碗腔《桃园借水》选段,嗓音宛转悠扬,大受群众好评。为了给现场群众更好的听觉和视觉体验,她还与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雷开元合作一首眉户对唱《梁秋燕》片段,两人搭配得当,舞台底下笑声、掌声不断,现场气氛相当热烈。随后雷开元也为群众带来经典秦腔选段《劈山救母》,现场的气氛被推向更高潮。

除了经典的秦腔片段和艺术表演,现场主要负责气氛调节的陕西省戏曲研究员眉碗团著名丑角演员、陕西省电视台“秦之声”栏目特邀主持人邓卫锋也带来自己的拿手片段《拾黄金》和反串旦角的戏曲《十五贯》片段,现场气氛被调动到最高点,群众直呼过瘾。最后,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赵杨武以歌曲《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和经典戏曲《二进宫》片段结束了当天的文艺表演。

蔬菜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科技报科技)(18)

段娟:多家公益协会形象大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蔬菜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科技报科技)(19)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演奏家赵德胜

蔬菜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科技报科技)(20)

国家一级演员、国家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淑芳

蔬菜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科技报科技)(21)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赵杨武

蔬菜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科技报科技)(22)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青年表演艺术家任美玉(左)、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雷开元。

蔬菜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科技报科技)(23)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著名丑角演员邓卫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