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都重庆(陪都重庆建构背后的阴谋与博弈)

导读

抗战时期,四川作为西南大后方,是抗战御敌的大本营,更是坚持抗战的精神堡垒。可是,在全面抗战爆发前三年,四川却还是军阀割据、中央政府无法深入的王国。国民政府是如何在短期内将势力渗入四川,实现军政财权统一的?

01

蒋介石的一石三鸟之计

众所周知,重庆是中国抗战时的陪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最初确定的抗战大后方,不在西南,而是西北。那么,西南是如何取代西北呢?

1932年10月,四川最大的两股军阀势力——刘文辉与刘湘叔侄开战,结果,踞守重庆的刘湘独霸四川。但刘湘“四川王”的位置还没坐稳,1932年冬,红四方面军进入川北,对刘湘造成威胁。1933年10月,刘湘受国民政府任命,就任“四川剿匪总司令”,与蒋介石合作围剿共军。“围剿”失败后,刘湘黯然去职。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准备长征。一个借力打力的计划在蒋介石的脑海里产生:将红军赶向中央势力无从插足的西南,令西南各路军阀“围剿”,并派中央军跟进,达成消灭红军、削弱西南军阀、将中央势力深入西南腹地的三重目的。

陪都重庆(陪都重庆建构背后的阴谋与博弈)(1)

蒋介石

于是,蒋介石向刘湘发电,请他复职。刘湘清楚,中央军入川,自己独霸四川的局面恐难维系,但他不得不接受。他忌惮红军,庞大的军费开支也让财政左支右绌。而蒋介石也盘算,刘湘在川军诸将中实力最强,且在商界人望很高,当前扶持刘湘协助“剿共”是上策。双方商定:刘湘任四川省主席兼“剿匪总司令”,中央拨款补助,派出参谋团协助川军“剿共”。蒋介石就这样在四川打入一个楔子。

中央势力进入四川,是时局中一件大事。此时,蒋介石已决定将四川确立为抗战后方基地。接下来,就是要借刘湘之手,将川政收归中央了。但是,刘湘的算盘,是借助蒋介石中央的势力实现对四川的独霸。统一与割据,集权与分权,刘湘与蒋介石之间拉开了勾心斗角的大幕。

陪都重庆(陪都重庆建构背后的阴谋与博弈)(2)

刘湘

02

刘湘和蒋介石“摆龙门阵”

1935年2月10日,四川新省府在重庆正式成立。第一件事,就是打破二十余年的“防区制”,政权财权收归省政府;实行新县制,选拔训练区保甲制官员。

刘湘是乐见其成的,毕竟打破防区制,扩张的是省政府的权力。于是,他带头将自己所属的二十一军的防区交归省政府,其他将领一看大势已去,纷纷通电拥护川政统一。

但是,在选拔县政官员的问题上,省权与中央权威就发生冲突了。蒋介石要求重庆行营仿武汉行营的先例,在重庆训练四川县政人员,训练完毕后,交由省政府以县长、区长委用。这样明显的夺权,刘湘怎会应允?

最后,训练班由省府与行营合办,刘湘主事。刘湘告诫下属要对受训人员说:“你们都是四川人,听刘主席的就是听中央的。跟着刘主席走,不会亏待你们。”从该所走出的1017名官员,日后就成了刘湘主政的骨干。

见县政人员插不进手,蒋介石心生一计。他曾对刘湘承诺,参谋团只策划“剿匪”军事,不过问政治。但刘湘没料到,随团而来的除宪兵一团外,还有康泽的别动纵队两千多人,他们有两个任务,一是反共,二是反刘。

如果之前种种刘湘还可以忍气吞声的话,那么,蒋介石在峨眉山开办“康川滇黔军官训练团”挖川军的墙角,就触及了刘湘的核心利益。

1935年8月2日,训练团如期在峨眉山报国寺开班,4003名军官和政教人员参加。蒋介石亲任团长,在开班仪式上,他一身戎装,昂首挺胸地教导大家,你们现在是我的学生,回部队后又是我的部下,希望你们努力剿赤,将来自有无限美好的前途。

在现场的刘湘不动声色。当他事先得知陈诚要在训练团大批发展国民党员时,就暗中将国民党员登记表和党证发给军官们。等陈诚来动员军官入党时,碰了一鼻子灰。

有一次,刘湘的副官曾伟澜与一位营长对饮。酒过三巡,喝高了的营长向曾伟澜吐露了一桩秘密:蒋委员长私下里给刘湘的师长王缵绪、唐式遵送大洋十万元,范绍增五万元。

陪都重庆(陪都重庆建构背后的阴谋与博弈)(3)

范绍增

刘湘听罢,决定拿范绍增开刀,摆一出“龙门阵”。刘湘单刀直入:“假设有人向你出大价钱,哈儿(注:范绍增绰号范哈儿),你就得对他感激涕零了吧?”范绍增吓得虚汗直冒,连忙将银票从衣襟里掏出。不久,“范绍增退款”一事在川军不胫而走,唐式遵、王缵绪被高高挂起,没人再敢在蒋刘之间骑墙。

03

“两广事变”后刘湘的一招险棋

1936年6月1日,广州省政府主席陈济棠,联合桂系首领李宗仁,指责国民政府抗日不利,两广组成抗日救国军,兵锋指向湖南,“两广事变”爆发。

陪都重庆(陪都重庆建构背后的阴谋与博弈)(4)

两广事变爆发

蒋介石当即调兵防御,他还特电刘湘,让他表明态度。刘湘是希望抗战,不愿意日本人势力进入四川的。但是,处在蒋介石压迫下,他又不得不敷衍。也许是受蒋压迫过重,刘湘下了一招险棋。

这天深夜,重庆和成都的北校场,突然多了些持枪的军人。他们虎视眈眈注视着重庆行辕与成都军事学校,只等一声令下,就冲进去将其缴械。他们等着刘湘的命令,刘湘在等时局。可是,他们等到的不是好消息。

蒋介石用数百万元收买了陈济棠的空军司令黄光锐,带走了40余架飞机;陆地上,陈济棠的心腹余汉谋被上官云相说动,通电拥蒋。结果,“两广事变”未放一枪,未发一弹,兵不血刃地失败了。

随后,蒋介石给刘湘发电:“上庐山避暑”。刘湘知道凶多吉少,便求邓汉祥替他走一遭。八月的庐山凉风习习,邓汉祥却直冒汗。蒋委员长收起了一贯的矜持和礼节,怒目而视,拿鞭子指着挂在墙上的军用地图说:“刘甫澄(注:刘湘字甫澄)星夜调集军队,围攻重庆行辕和成都军校,反对中央!”邓汉祥急中生智,辩解道,调兵为了剿匪;星夜集结,是为了出其不意,怕袍哥通风报信。

蒋介石本想发作,但想到也不能把刘湘逼急了,遂顺水推舟给刘湘写了一封信,劝勉刘湘“精诚团结,与中央通力合作”,这件事就过去了。

04

无奈将权力交还中央

1937年,一场特大旱灾袭击了四川。蒋刘之间的冲突谣传更是受人关注。“西安事变”中,刘湘为张学良、杨虎城开脱,激怒蒋介石,川军与中央军在重庆浮图关一带修筑工事,形成对峙。以至于在1937年春节时,成都当局甚至禁止燃放爆竹,以免被误认为中央军和川军互相开火。

陪都重庆(陪都重庆建构背后的阴谋与博弈)(5)

1937年,四川旱灾导致的大饥荒。

谣言交迫中的刘湘,既对蒋介石“削藩”手段心防难消,又苦无拥兵自卫的正大名义。不仅如此,由于南京拖欠军饷和分化瓦解,川军内部也是分崩离析。他手下的大将唐式遵、王缵绪收下十万元银票,约定反刘事成之后接任绥靖主任、省主席职务。

大将有二心,刘湘岂能不知?据当时四川著名实业家刘航琛回忆,刘湘曾向他出示若干将领向蒋介石输诚的电报。但刘湘无能为力。他只好接受中央提出的整军方案,将权力交还中央。

“七·七”事变爆发后,刘湘于8月7日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一到机场,刘湘就发表谈话,决以川康人力、财力贡献国家。当晚的会议上,各方主战主和犹豫不决。刘湘站起来,慷慨直言:“川军出川抗战,我们愿意贡献30万兵力,可以贡献500万壮丁,若干万担粮食。”

“八·一三”事变那天晚上,刘湘亲自向蒋介石建议中央迁川。11月16日,国防最高会议正式议决迁都重庆,这时,蒋介石说了一番话:两年前平定四川以后,“始觉对日可为武力抵抗,以四川足为持久战之根据地也”。言下之意,没有四川,抗战不可持久。其实,刘湘自己也明白,如果他不出川,中央将以为他有盘踞地盘的心理,未必能够放心西迁。

就在国民政府发布迁都重庆宣言之际,刘湘突然大口吐血,一病不起。他早年即罹患胃溃疡,此时由于督率川军出川抗战,病情复发加重。1938年1月20日,刘湘病逝于汉口陆军医院。刘湘一死,川政算是掌握在蒋介石手中了。

陪都重庆(陪都重庆建构背后的阴谋与博弈)(6)

迁都重庆

但是,刘湘正值壮年,暴卒于汉口,还是让众人议论纷纷。多年以后,刘湘的心腹邓汉祥在回忆文章中说,刘湘病重期间,蒋介石免去了他的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职务。邓汉祥说,刘湘一半是病,另一半是被气死的。

收拾刘湘遗物时,在他的床头柜发现一张纸条,上面抄写着两句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刘湘抗日壮志未酬,地盘还被蒋介石劫夺了去,心有不甘;但是以四川为抗战根据地,中国熬过了黑暗,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