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大纲必考修辞(这9种修辞格的区分)

一、移用与通感的区别

移用侧重于词语在一定语境下的替换,而通感则侧重于感觉的相通。如“建筑也是新式,简洁而不哕唆,痛快之至”一句中,“简洁而不哕唆”本来形容说话、写文章直截了当,这里用来形容建筑造型简洁,是移用,没有感觉相通。而“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一句中,“酽”本来指液汁浓厚,这里用来形容歌声深厚甜润,听觉与视觉相通,描绘出爱唱夜曲,并唱得优美动听的音乐氛围,是通感。

二、回环与顶真的区别

回环只有两个语言片段,而顶真则不限于两个。构成回环的词语要求相同,而顶真只要求头尾衔接的词语相同,其余词语不要求相同。回环反映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其语言形式是按照上文逆序排列:甲一乙,乙一甲;而顶真则反映事物之间递相依存的关系,其语言形式是上递下接,顺连而下:甲一乙,乙-丙。

高考大纲必考修辞(这9种修辞格的区分)(1)

三、双关与反语的区别

双关和反语虽然都有表、里两层意思,其表面的一层意思是词语本身所固有的,内里的一层意思是上下文所赋予的,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反语的表、里两层意思是相反的,而双关的两层意思是相关的。

四、映衬与对比的区别

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映衬可以明显地分出映衬事物和被映衬事物来,有主次之分对比常用于论述,映衬常用于描写

高考大纲必考修辞(这9种修辞格的区分)(2)

五、反问与设问的区别

设问多是自问自答,答案就在问句的后面。反问多是问而不答,人们可以从问句本身体会出答案来。设问主要是提醒注意,引人思考,有其针对性和启发性;反问则主要是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感情

六、对偶与对比的区别

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七、借喻与借贷的区别

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构成借贷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贷则不能

高考大纲必考修辞(这9种修辞格的区分)(3)

八、比拟和比喻的区别

比拟是仿照“拟体”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九、对偶与排比的区别

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而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很严格。词语的重字与避重有别。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提示语,使语句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句是不重字的。对偶以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