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丹瑞张丽瑾粤语歌(香江群音之唱片骑师)

郑丹瑞张丽瑾粤语歌(香江群音之唱片骑师)(1)

1989年商业电台众DJ发行的《叱吒新一代》专辑

香港的DJ们是如何成为歌手的?黄霑的博士论文《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对此事有着详细记述:

早期,广播电台最受欢迎的节目,是“天空小说”。然后,一人讲述的天空小说逐渐为多人演绎的广播剧取代。到电视进入家庭,合视听为一的电视荧光幕,自然吸引了家中成员的注意力。于是“播音皇帝”“播音皇后”这些反映当年播音艺员受欢迎程度的称谓,渐渐从传媒中消失,广播剧也不再受欢迎。自七十年代开始,青少年人口成为电台争取的新对象,加上乐坛欣欣向荣,外地红星争相来港演出,本地歌手亦纷纷成熟,流行音乐于是顺理成章,成为电台节目主流。而光是反应一小撮歌迷意趣的点唱节目,已不足够。终于,到了70 年代初,电台兴起了“DJ”热潮。

香港电台在1974 年,增设“青春交响曲”节目,针对时下青少年喜好,每日下午四时至六时播出,开创了影响青少年颇为深远的“DJ文化”。节目内容以音乐、时髦玩意、时下潮流为主体。同时用轻松手法将信息传播,与从前所有电台节目都有不同,较多青春活力。这类由“唱片骑师”DJ主持的节目,在录音室一人便可操作,省去了由工程人员播放唱片的转接,而创出轻松直接,说话与音乐浑然贴合的风格。因为DJ对音乐熟悉,于是在介绍词中,加入创作背景,令流行歌曲的听众,加深了对音乐及音乐人的认识。此类节目多年来一直雄踞听众人数榜首,也成为“唱片骑师”的培养温床。

到1975 年,十岁至十九岁的组别,已成为香港人口的最多数,影响了电台节目,纷纷争取青年听众;另一方面电台之间的相互竞争,也互为因果,于是DJ文化泛滥,成为香港七八十年代普及文化的一大潮流。DJ文化当年,虽不致于铺天盖地,但却在香港青年人心目中,有一定定位。不少青年“唱片骑师”成为听众偶像。如林姗姗、邓丽盈、邓蔼琳、伍家廉、车淑梅、蔡枫华、黄凯芹、欧瑞强等人,成为家传户晓人物。有不少这些当红DJ,更因此而顺势加入音乐行业,成为歌星。像何嘉丽、蔡枫华、王雅文、麦洁文、曾路得、明哥、温兆伦、黄凯芹、欧瑞强、周慧敏、林忆莲、林姗姗、汤正川、夏妙然、软硬天师等,都曾任电台唱片骑师。DJ成为偶像,偶像变作歌星,更上一层楼成为偶像中偶像,自然令青少年心生向慕,也间接促成了香港音乐的蓬勃。

总体来说,DJ到歌手走了这样一条路:演唱广播剧主题曲——参与电台灌录的唱片合集(如商业电台1980年推出的那张著名的由13位唱片骑师参与的《六pair半》专辑)——发行个人唱片。不过,也有本身是歌手出道,加入电台工作,其后再返歌坛的,如蔡枫华、麦洁文。

有人问了,DJ纷纷变成歌手,是否对其他歌手不公平?这个问题问的好,因为当年咨询不发达,电台是歌曲传播的主要途径,“自己人”出唱片,难免会有私心,在时段及频率上予以照顾,那么其他歌手的资源就被挤占了,因此常常受到非议,比如某年林姗姗的歌曲《劲草娇花》,所属电台的播放次数竟然达到了“一日能闻千百回”,十分夸张。

1988年,爆发了Beyond乐队和香港电台的纷争,Beyond乐队认为,香港电台在节目中大量播放旗下DJ歌手的歌曲,是为公器私用。香港电台自知理亏,立即减少了黄凯芹新歌的频率,而原定于那时发片的旗下DJ阮兆祥和周慧敏,也暂缓计划,以避风头。

所以,正如有人所说,DJ进军歌坛,从来都是矛盾重重的,一方面是有同事的友情帮助,但做得太着迹,外头的压力却不会少,另一方面,友台又未必如此朋友,肯播来自其他台DJ的新歌。

今天说的张丽瑾,是商业电台的唱片骑师,主持的节目有《飞越癫狂院》,其演唱的歌曲,目前能找到的仅这首《留给最爱的说话》和几首儿歌,但只一首就成了经典。

《留给最爱的说话》是同名广播剧的主题曲,收录在1989年商业电台《叱吒新一代》集锦唱片里。1999年,张柏芝曾翻唱了该曲。

《留给最爱的说话》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除了张丽瑾的深情演唱外,郑丹瑞的口白也是重要因素。郑丹瑞可比张丽瑾名气大多了,熟悉香港流行文化者应该认得此人,他既是香港著名主持人,也是一名导演、编剧和演员。郑丹瑞唱歌不行,因此经常跨刀给同事们念口白,如何嘉丽的《无可奉告》,曾路得的《给最爱女儿的说话》、《给女儿的信》,以及这首。

香港某报一位知深人士评价《留给最爱的说话》时提到:那情深意浓、独一无二的文艺式独白,只有郑丹瑞才能做到,才能感动人,要是换了别人,便是搞笑了。

名嘴功力,确实不是盖的。

而张柏芝版的《留给最爱的说话》,口白是陈晓东,当时二人应该刚刚恋爱,或者因此歌而结缘也不一定。

郑丹瑞张丽瑾粤语歌(香江群音之唱片骑师)(2)

郑丹瑞,你一定在很多老港片里见过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