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亚文化的价值认同(青年群体亚文化为何重要)

青年文化可以界定为青年群体逐步形成而沉淀的一套具有一定稳定性的价值责任、精神气质、思想意识、制度规范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器物工具等。

在《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一书中,赫伯迪格将亚文化定义为从属群体挑战主流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和仪式。青年可以被看作是占主导地位的成年社会的一个从属群体。

在文化“待淀”的过程中,每一代青年都嵌入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环境里,都会经历独属于这一代的生命历程,继而形成与占社会文化主导地位的年长世代,以及与不同世代青年之间有着明显差别的青年文化。

正是由于青年文化具有同成人社会和其他世代文化相区别的特征,研究者在审视青年文化现象的时候,通常都将青年文化纳入各类青年亚文化群体当中来进行。从这一点来说,研究和探讨青年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研究和探讨“青年亚文化”。

在班尼特等人看来,亚文化“已经无需辩驳地成了一个‘包罗万物’的方便的术语,青年人、时尚和音乐所涉及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均被囊括其中”。这种混同背后所隐含的是青年亚文化的双重属性:

一方面,青年亚文化是从属结构地位的青年群体为了应对主导系统而形成的意义系统、表达方式或生活方式,与主流文化始终保持着距离。

另一方面,各类青年亚文化往往是青年群体文化表达与参与的主要形式,“小众”“另类”“反叛”等“少数群体化”的归类方式并不足以反映出青年亚文化所具有的普遍性内涵。

特别是在网络化时代,青年文化在总体社会文化的构建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青年亚文化“出圈”的频率越来越高,经常能够迅速地融入主流的文化实践和传播中并占据显要位置。

西方学术界对青年亚文化的关注要相对更早一些,可以追溯到芝加哥学派对青年“边缘群体”越轨行为的考察,如霍华德·贝克尔在《局外人》一书中对舞曲音乐人及其群体亚文化的研究。

后来,伯明翰学派将阶级维度引入到青年亚文化研究之中,研究重心也从此前对“越轨亚文化”和青年犯罪问题的强调,转向工人阶级青年面对资产阶级主流文化,其亚文化实践的符号化表现形式和“仪式抵抗”的政治意义。

在全球化和消费主义勃兴,以及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新兴的后亚文化理论认为伯明翰学派本质化地假定了青年亚文化的政治抵抗性,而不曾考虑过青年人为了“娱乐”而扮演各种“亚文化”角色的问题。因而后亚文化理论旨在阐释亚文化人群在多变繁复的新传媒时代和日益普泛的文化符号消费时代所产生的身份混杂现象。

可以看出,从芝加哥学派到伯明翰学派,再到后亚文化时期,亚文化研究对于越轨或抵抗的强调,逐步让位于对群体自主性所表现出的差异、多元或矛盾的强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带来了各个层面的社会分化,不同社会群体多样化的文化实践使形形色色的亚文化得以广泛崛起。

对中国青年群体而言,在日益开放呈现的全球文化的影响下,摇滚、迪厅、电子游戏等典型的青年亚文化形式迅速被青年群体所接受,引发一波又一波亚文化潮流,给中国民众的经济生产、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伴随着青年群体亚文化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大量国外青年亚文化理论被中国学者所译介和阐释,各类青年亚文化现象也开始成为中国学术研究的分析对象。从能量来看,网络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交往模式和生活方式,也给青年群体亚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能力的变化。

网络化的信息传播和交往方式催生了青年亚文化发展的井喷,甚至可以说,网络文化就是在一个个的亚文化圈子的产生、兴起和没落中不断被构建出来的。早期研究者将互联网本身视为一个亚文化空间。

在网络空间中,青年人从固有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束缚中解放出来,结成跨地域的关系网络,获得更为丰富的文化资源,组成各种带有“共享观念”性质的亚文化群体。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不再仅仅是悬浮于现实社会之上的“虚拟空间”,而是全面渗透进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卡斯特所谓“流动的权力”,并进一步建构出了全新的网络化社会。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年亚文化的主要实践场域。

从总量来看,青年亚文化在网络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分量。《第4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1007亿人。

其中,年龄在10~39岁之间的网民占总体的50%;如果加上10岁以下的33%,可以说半数以上网民都是39岁及以下的人。尤其是对于出生于网络社会之中的“数字原住民”—Z世代青年群体而言,亚文化不再是少数群体需要刻意凸显的身份象征,而成为他们构建自身主体性,在自我满足、自我表现和自我愉悦的基础上认同、参与、创制文化样态的基本生活方式。这是一种被整个群体不断自我强化的生活方式,是青年群体难以轻易背离的。

从维持机制来看,在移动互联网媒介迅速普及和平台资本强势介入的社会背景下,青年亚文化不仅获得了新的表现形态,也日益因其不断自我强化的机制而积淀下了越来越重要的文化地位。

青年亚文化不再是一种边缘性的“另类”文化现象,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更加亲近数字文化和数字生活规律的青年群体被置于文化生产、经济消费的前端位置,甚至会在某种力量的促动下极大地影响政治角逐乃至军事冲突。

由于青年群体在文化表达方面拥有了更多的话语空间,青年亚文化同主流文化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互动交流更加频繁。青年亚文化中的压抑性、反叛性元素逐渐让位于青年主体性的积极表达,主、亚文化之间的关系从最初的“激进抵抗”、后来的“自娱自乐”,转变为如今的“共情融合”。

青年也不再执着于将自身归类于某一种特定的亚文化群体之中,而是在不同的网络圈层中进行着多样化、日常化的文化实践。借由互联网所产生的影响力,青年亚文化频繁“出圈”,向线下延伸,甚至在某些文化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

对一个社会或国家来说,青年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网络社会的高度不确定性和海量信息供应的影响下,青年文化恰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孕育着持续创新的潜能。这使得正确理解和把握日益多元的青年文化,以加强青年文化的创新性、凝聚力、高水准、新风貌为导向的青年文化建设在当前的发展阶段显得更为重要而紧迫。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青年亚文化的价值认同(青年群体亚文化为何重要)(1)

青年亚文化的价值认同(青年群体亚文化为何重要)(2)

青年亚文化的价值认同(青年群体亚文化为何重要)(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