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

军队,是一国国力和国家威严的体现。

阅兵,是最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更是军人向国家宣誓忠诚,展示军队风貌的重要形式。

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至今,已举行了十四次阅兵。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1)

1949年 万国造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2)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护旗方阵通过天安门广场。(资料图片)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3)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方阵从天安门走过

作为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次阅兵,开国大典的受阅部队主体以陆军为主,有近17000人参加受阅。

建国伊始,解放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彼时解放军的装备还是以依靠缴获为主的“万国造”模式。对于参加阅兵的部队来说,能做的也只是将缴获的一些比较新的武器装备优先调配给受阅部队使用。最终,受阅部队所装备的110多种轻重武器,分别产自24个国家的98家工厂。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4)

1950年 C位骑兵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5)

骑兵部队驾驭1900匹白马以六路纵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6)

朱德将军检阅骑兵部队

1950年国庆阅兵有24209人参加,受阅部队多军兵种合成,但唱主角的依旧是骑兵部队。这次阅兵之后不久,党中央便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展开气贯长虹的抗美援朝战争。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7)

1951年机械化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8)

1951年10月1日,防空部队首次亮相国庆阅兵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9)

1951年国庆阅兵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伞兵部队首次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1951年国庆阅兵中,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部队和民兵代表13348人接受了检阅。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与世界头号部队的交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武器装备上的差距。这一年的阅兵中,伞兵部队、火箭炮部队、防空兵部队等崭新的兵种闪亮登场。炮兵等非步兵部队的比重进一步提升。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10)

1952年 公安加入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11)

1952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摩托化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12)

公安部队和少数民族民兵大队作为首次参加阅兵

1952年,公安部队首次参阅,摩托化步兵方队乘坐的并不是汽车。而是160辆摩托车——经过抗美援朝战争洗礼的朝阳北汽人,已经自行开发制造了中国第一代井冈山牌军用重型机器脚踏车。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13)

1953年 抗美援朝凯旋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14)

1953年10月1日,抗美援朝战争中凯旋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国庆节归国观礼代表团在天安门观礼台上。(资料图片)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15)

明星武器-“喀秋莎”火箭

伴随着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凯歌,1953年国庆阅兵,显示和提高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和世界声望。英雄的志愿军代表团受到热烈欢迎,在观礼台上特别引人注目。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16)

1954年 骑兵退出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17)

1954年,骑兵最后一次接受检阅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18)

1954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学院的学员们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

1954年阅兵是骑兵部队最后一次接受检阅,从此骑兵部队退出国庆阅兵舞台,这也意味着我军彻底由骡马化向机械化的转型发展。

此后,全军也仅象征性地保留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但骑兵指战员们曾经为国家创造的辉煌将永远铭记在人民的心中。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19)

1955年 授衔后首次阅兵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20)

1955年,身穿新式军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在天安门观礼台上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21)

1955年国庆阅兵式上,身着新式军装的坦克学校军官队伍通过天安门广场

1955年国庆阅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的首次阅兵。受阅官兵全部着新式军服,佩戴军衔、领章。军衔制的实行,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在现代化、正规化方面有了新发展。此次阅兵出现了将军领队,受阅官兵们意气风发,精神抖擞,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接受检阅。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22)

1956年 雨中阅兵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23)

新中国国庆以来首次雨中阅兵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24)

1956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高射炮部队通过天安门

1956年国庆阅兵,是新中国国庆阅兵中唯一的一次雨中受阅。虽然天公不作美,但受阅官兵在瓢泼大雨之下部队仍然保持着严整的军容、良好的姿态,不受半点影响。遗憾的是原定参加阅兵式的国产喷气式飞机因雨未能参加受阅,留下的影像资料也十分有限。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25)

1957年 国产战机受阅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26)

歼5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27)

伊尔28喷气轰炸机首次受阅

1957年国庆阅兵,中国自行生产的伊尔-28型喷气式轰炸机、歼5型歼击机首次受阅。受阅官兵共7064人,是新中国国庆阅兵受阅人数最少的一次。此外,国外来宾多也是这次阅兵的特别之处。应邀来华访问的50多个国家的外宾、各国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员,以及在华外国专家等观看了阅兵式。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28)

1958年 女民兵方队初次登场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29)

女民兵方队首次在国庆大阅兵中出现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30)

1958年国庆阅兵,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部队官兵29个地面方队和6个飞行梯队,共7856人接受了检阅。此次阅兵首次出现首都民兵师和女民兵队伍。这一年,战争的阴影仍笼罩在中国人民头上,全国都在抓紧军事斗争准备。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31)

1959年 国产坦克登场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32)

“陆战之王”准备接受检阅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33)

1959年国庆阅兵中,我国制造的59式主战坦克第一次接受检阅。受阅武器装备的国产化程度大大提高,在受阅的6种型号的火炮中,有5种是中国自己制造的。国庆10周年阅兵,受阅武器装备的国产化程度大大提高,表明中国国防工业由仿制进入了自行设计制造的崭新阶段。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34)

1984年 大国长剑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35)

第二炮兵导弹部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36)

1984年国庆阅兵,是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举行的一次盛大阅兵。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乘车检阅了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邓小平第一次喊出了“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的口号,并发表了国庆讲话。

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武警部队和首都民兵10370人组成42个地面方队、4个空中梯队接受了检阅。此次阅兵首次展示了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远程、中程和洲际战略导弹。受阅的28种武器装备均为国产。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37)

1999年 东风快递亮相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38)

以空军航空兵为主体,陆军及海军航空兵联合组成的10个空中梯队接受检阅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39)

1999年10月1日举行的国庆50周年阅兵被称为“世纪大阅兵”。此次阅兵中,三军航空兵首次接受检阅,其中以空军航空兵为主,与海军航空兵、陆军航空兵联合组成10个空中梯队。同时,陆、海、空军和第二炮兵的导弹同时参加受阅,四大军兵种导弹同时亮相。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40)

2009年 新世纪阅兵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41)

中国陆军方队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42)

中国海军方队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43)

中国女子方队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44)

坦克部队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45)

2009年10月1日举行的国庆60周年阅兵,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举行的盛大阅兵。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8000多人组成的14个徒步方队、30个装备方队、12个空中梯队共56个方(梯)队接受检阅。此次阅兵是新中国历次国庆阅兵中方(梯)队最多的一次。并且此次受阅的武器装备都是我国自行研制和生产的,近90%装备都是首次参阅。展示的武器装备科技含量高,有的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集中展示了近年来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建设的成果。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照例会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

国庆阅兵东风系列(从万国造到东风快递)(46)

峥嵘岁月70载,中国已成为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一条巨龙。今年的阅兵式会是怎样?让我们拭目以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