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显现出二战残酷片段的电影(从镜头语言性格特点)

对于这部获奖无数的影片,单纯从故事情节来解读,未免会过于局限,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要想真正看懂这部电影,看懂导演的良苦用心,必须要从多维度来进行解读。@梦幻MH01

前言:

《美丽人生》一上映就斩获了包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配乐以及戛纳评审团大奖等全球范围内的70项大奖。据说《美丽人生》在戛纳电影节试映落幕之时,全体观众起立 ,舍泪鼓掌长达12分钟之久 …… 由此可见,这部影片感人至深。


最能显现出二战残酷片段的电影(从镜头语言性格特点)(1)

《美丽人生》上映至今23年,每当权威媒体对电影进行排名,它均高居榜单前十,而"影响人一生的电影""人生必看榜单"中,《美丽人生》更是未曾缺席、屡屡占据榜单前列,而这足以说明这部影片在影迷心中的地位。电影由意大利国宝级导演罗伯特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和爱情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感人肺腑。

《美丽人生》前半部分讲述了爱情故事,乐观开朗的犹太青年圭多邂逅美丽的女教师多拉,后两人结为夫妻。后半部分讲述了亲情故事,就在圭多和多拉的爱情结晶乔舒亚五岁生日当天,圭多和儿子被强行带到了纳粹集中营。多拉也登上了通往集中营的火车。圭多为了不让儿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就"欺骗"他,这是一场游戏,谁率先得到1000个积分,就可以得到一辆真坦克,儿子信以为真。最终圭多为了儿子的安危,自己惨死在德军的枪口之下。 

在我看来,犹太青年圭多自由、充满冒险精神、勇于制造幽默等性格特征,是一种象征和暗示,每个人都有可能面临困境,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困境中保持信心,是我们终生的课题。

这部影片为什么获得如此好评,并长期占据影片排行榜高位,单纯从故事情节可能无法深刻理解。因此,本文将从镜头语言、性格特点、拍摄手法三个角度来解读这部影片,在第四部分,将分析圭多的性格特点给我们带来的现实意义和思考。 


1.犹太青年圭多身上有着普通人少有的性格特征,就是这些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深深吸引了"公主"多拉


最能显现出二战残酷片段的电影(从镜头语言性格特点)(2)

①圭多用勇气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圭多喜欢上了多拉,就勇敢地去追求。多拉与她的未婚夫举行订婚典礼,圭多明知她的未婚夫地位好,家世好,还是鼓足勇气用一匹"犹太马",以一个相貌有些滑稽的犹太侍者身份,不费吹灰之力地夺走了多拉,这是对种族主义者们绝佳的讽刺。

即使多拉已经订婚,而这在圭多看来根本不值得一提,最终他娶到了美丽的多拉。

②圭多极强的责任感,促使他想尽一起办法要保护儿子乔舒亚那颗幼小的心灵不受伤害

当圭多一家来到集中营后,作为父亲,他制造了一场竞技游戏,只为让儿子乔舒亚不哭不闹,能够在集中营生存下去,圭多没有片刻放弃过保护儿子的念头。

③圭多身上的幽默感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圭多冒充视察人员来到多拉的学校跳"脱衣舞",只是为了引起多拉的注意;为了不让儿子害怕,圭多在被处死之前,向藏在铁窗中的儿子摆出小丑般的走路姿势,还满脸堆笑地对藏在墙角铁匣子里的儿子挤眉弄眼,好象是去接受奖赏似的。

④灵活机智的圭多寻找一切机会向多拉报信

身临险境,圭多能够捕捉住机会,把对生活的热爱,对妻子的爱情,通过音乐传达出来。听到那段音乐,多拉得以确定丈夫至在那里还好端端地活着,终于可以略微舒一口气。

推着小推车的圭多终于又寻找到机会,让乔舒亚喊出了"妈妈",那一刻,多拉的心狂喜、激动。


最能显现出二战残酷片段的电影(从镜头语言性格特点)(3)

圭多这一系列性格特征,给童年的乔舒亚带来了美好的回忆,虽然成年后的乔舒亚知道了那是一个"游戏",父亲圭多“说了谎”,然而,这些一点儿都不影响圭多在乔舒亚心中伟大的父亲形象。圭多不仅让天生喜欢浪漫的多拉,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而且让儿子乔舒亚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

依我的角度来看,圭多这些性格特征,是男子汉的象征,也是身为父亲应该有的品质,在当今社会,孩子的教育中,父亲们参与越来越少,而父亲在家庭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一项研究表明:父亲每天陪伴15分钟的孩子,他们的智商明显会高于没有父亲陪伴的孩子。孩子们在学校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也更容易成功。父亲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有目的性,想要培养孩子什么才能,什么品质,父亲都是有计划的。在生活习惯的培养上,父亲更能教育孩子独立,果断,具有勇敢精神和冒险精神。

2.独特的拍摄手法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由喜到悲的故事


最能显现出二战残酷片段的电影(从镜头语言性格特点)(4)

《美丽人生》是贝贝尼自编自导自演的,表面上看,贝贝尼用一种极为乐观的生活态度,为观众喜剧性地讲述了一个二战期间颇为悲惨的三口之家的故事。片中独特的拍摄手法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从视角角度来看,这部影片由喜剧转悲剧,没有给观众和突兀的感觉,而是随着镜头的转换,慢慢过渡。

在《美丽人生》的前半部,没有发现任何有关纳粹或者战争的悲剧色彩以及暴力疑点。也就是说,影片演到一半,一直呈现的是典型意大利人喜剧的味道。

影片前半部分,一直在塑造圭多这样一个小丑形象,我们既没有看到,也没有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种种伤痛,相反,看着圭多充满喜剧的场景一幕幕上演,我们跟着哈哈大笑,并不时跌入导演编排的连环搞笑场景中。 

而在后半部中,《美丽人生》由喜渐悲。纳粹来了,圭多被迫带上儿子乔舒亚约书亚登上了开往集中营火车。妻子多拉不舍他们的离去,于是跟随圭多父子两家人一起,来到残忍强暴的犹太人集中营。

②从影片的拍摄背景来看,尽显意大利的浪漫与喜剧效果。

《美丽人生》故事背景是战争前的意大利某处一个小镇。乐天派青年圭多有点像混世魔王,他和多拉相遇后,频频使用了"英雄救美女"这一招,以一种不太靠谱的形象出现在影片中。而多拉随着一次次的偶遇,也由此喜欢上了圭多。

意大利人天然的喜剧味道与这部影片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种背景拍摄法和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而意大利导演贝贝尼则拍出了这部独一无二的杰作

艺术情境的使用

影片大量使用了艺术情境的手法,片中一个个逗乐搞笑的场景,将一个看似不可能发生的童活故事搬上银幕。圭多用游戏的方式让小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天真好奇的乔舒亚对父亲的话信以为真,他常常用崇拜的眼神看着永远打不垮的爸爸。

圭多总是骗乔舒亚,集中营的生活只是暂时的,只是玩一个挣分的游戏,挣够了1000分后,我们就可以赢得一辆坦克车,并且获得人身自由的游戏。游戏是男孩子生活的一角,而坦克车的设定也符合了乔舒亚平时喜欢拉着玩具坦克的设定。  

④场景没变,生活却发生了变化

圭多和多拉从那匹"犹太马"上下来之后,有一个巧妙的处理。先是多拉走进一扇门,然后,圭多也进入这扇门,出来的则是他们活泼乱跳的儿子乔舒亚,这几年幸福美好的一带而过。 一个巧妙的切换,小主人公乔舒亚登场,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影片也从喜剧走向了悲剧。


最能显现出二战残酷片段的电影(从镜头语言性格特点)(5)

由此可见,这部影片大量使用了游戏情节及童话的设定,以一种独特的拍摄手法为我们呈现了一部二战电影,他没有恐怖的二战惨境,而是通过一幕幕艺术化的拍摄手法一点点让人物走进观众的内心,引起强烈的共鸣。

对于一部二战电影来说,这是一个真实而又美丽的谎言,一个让人笑看又心痛的动情故事,也是父与子的生死游戏。

3.特殊的镜头语言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镜头语言就是用镜头像语言一样去表达我们的意思,它从拍摄的主题及画面的变化,带领观众去感受拍摄者所要表达的内容。

喜剧化的镜头语言就是《美丽人生》的一个善良外套。圭多一丁点儿都不愿意,让乔舒亚幼小的心灵因战争苦难而黑暗。为了不让儿子的幼小心灵从此蒙上悲惨阴影,导演在设计情节,使用多元化的镜头语言,定要把《美丽人生》拍得童真再显,拍得真实而温暖。

在影片当中,有这样四处场景的镜头表达,就有着很深的寓意。


最能显现出二战残酷片段的电影(从镜头语言性格特点)(6)

第一处场景:在去书店的路上,父子俩展开了一段对话:

乔舒华指着种族主义者店门前的问父亲,为什么"犹太人与狗不得入内"。为不使儿子蒙上作为犹太人的恐惧与自卑,圭多轻描淡写地告诉儿子,那是因为他们不喜欢犹太人与狗,并机智地反问儿子最不喜欢的是什么,得知儿子最不喜欢的是蟑螂之后,他告诉儿子自己最不喜欢的是,然后煞有介事地说,在自家书店门外也钉一只牌子,写明"蟑螂与生番不得入内"

在这里,圭多对种族主义者的不屑与调侃可见一斑,并且用幽默的方法给乔舒亚避重就地做出恰当的解释。


最能显现出二战残酷片段的电影(从镜头语言性格特点)(7)

第二处场景 :在犹太人集中营里,圭多放送了歌剧

在惨无人道的血腥集中营里,圭多一面求生心切,另一方千方百计想和同在集中营的多拉取得联系,他渴望向多拉报一个信息,告诉多拉,他们父子平安。

终于,机会来了,圭多利用广播喇叭,播放了多拉从前喜欢听的奥芬巴赫的歌剧。听见这动人乐声,多拉明白了,圭多父子俩还活着,这也给了多拉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最能显现出二战残酷片段的电影(从镜头语言性格特点)(8)

第三处场景 : 影片关于战争的展示一闪而过

影片开头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德军进驻的场面,但镜头一晃而过,旋即转为男主角圭多眉飞色舞地坐着朋友的在乡间小路上奔驰。随后的乡间之旅,使基度邂逅了并一见钟情地对她产生了爱意,之后的多次颇富喜剧色彩的偶遇巩固了他对她的爱,终于从她不得已的婚礼上将她带走。


最能显现出二战残酷片段的电影(从镜头语言性格特点)(9)

第四处场景:结尾的旁白

影片的最后,一段简短的旁白,让观众恍然大悟,整个故事,原来是乔舒亚成年后的回忆。片名叫做《美丽人生》,在乔舒亚的心目中,那一段回忆是最美丽的。


最能显现出二战残酷片段的电影(从镜头语言性格特点)(10)

依我看来,导演通过以上四处镜头语言,为观众呈现的虽然是二战时期的犹太人的生活,但是一直采用侧面的镜头,而不是直接展现残酷的一面,也可以这样说,导演这样做,只是让观众体会到,而不是直接展示惨烈场面,这是更高级的一种表现手法。

可喜的是幼小的乔舒亚孩心灵并没有受到伤害,圭多的死是值得的。痛苦只是暂时的,唯有乐观的人们才能得到美丽的人生。

4.影片中圭多的性格特点给与我们的思考

现实中,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高潮和低谷,当面临困境面临挫折时,多么需要一个乐观的声音来鼓励,需要一种向上的力量来支撑这种声音,它会让你战胜自己,在黑暗中看到光明,感受生活的美丽。

在黑暗的岁月里,圭多没有让儿子的心灵留下阴影,而是让儿子感受到人生的美丽,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对快乐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


最能显现出二战残酷片段的电影(从镜头语言性格特点)(11)

生活中,我们对于孩子的养育,不仅在于学识的多少,地位的高低,更主要是是否能够在孩子的心里点亮一盏灯,让孩子的心灵看到生命的光明,一个家长生活态度和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

我们从圭多的性格特点,看到了他的真诚,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热情,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热情的双手予以帮助,使对方尽快走出困境;当自己面对挫折时,进行自我激励;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坚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对理想的坚持,对公理的坚持,对事业的坚持,每一种坚持的背后都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代价。

总结一下:

《美丽人生》的结局并不美丽,痛苦是暂时的,唯有乐观的人们才能得到美丽的人生。

在我看来,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懂得珍爱的人、一个好父亲,都应该看一下这部影片,它传达的不仅是一个故事,更是关乎人生、关乎爱情、关乎亲情的价值观,它会让我们知道父爱可以多伟大、人性可以多美好,同样也会让相信"美丽人生"的我们,不必生活的那么艰难。 

我们总要过完这一生,生活美好还是丑陋,我们无从选择,那么,我们何不用乐观积极的方式化解这一切,哪怕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倘若我们的方式能够让挚爱的人一生被这种爱意包裹,能让人性最光明、美好的一刻定格在孩子脑海中,那是多么美妙的事情。

愿每一个人都不负此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