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有朝鲜族自然村 营口地区的锡伯族

营口地区的锡伯族

作者  李占坤

营口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要人口构成的多民族共同生活的格局。营口地区的锡伯族有上百年的历史,成为本地区的世居民族。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地区有汉、满、回、朝鲜、蒙古、藏、锡伯等40个民族。有少数民族人口15.4万,占全市总人口的6.33%。其中,锡伯族1156人,位列第六。

营口有朝鲜族自然村 营口地区的锡伯族(1)

营口地区锡伯族的来源

营口地区的锡伯族绝大部分分布于盖州、熊岳一带,其先民多为后金、清代编入八旗并拨来驻防的兵民。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清政府为补充盛京驻防兵员,替换羸弱之兵,加强盛京防务力量,决定将驻守伯都那、齐齐哈尔的锡伯族共54个牛录的官兵携带家眷分三批南迁盛京。第一批南迁的锡伯族兵民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春到盛京,其中,派驻熊岳(归盖州辖)锡伯族官兵131人(连同家眷近700人)。这是锡伯族兵民进入盖州之始。第二批、第三批南迁的锡伯族兵民分别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正月、康熙四十年(1701年)春到达盛京。另有部分是清雍正七年(1729年)迁来盛京的。以上4次迁来盛京的锡伯族兵民共3401人,除留下705人驻守盛京外,其余2696名锡伯兵被分派到20余处八旗驻防地挈眷驻防。其中:先后分两批派驻熊岳的锡伯兵256人,派驻盖州的锡伯兵24人。这些编入满洲八旗的锡伯兵,平时生产,战时出征。

营口地区锡伯族的文化艺术

锡伯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相传锡伯族曾有过自己的文字,但早已失传。

锡伯族人民经过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在创造了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财富。在盖州市锡伯族群众中,世代流传着本民族的民歌、民谣、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包括传说、神话、生活故事和寓言等。老年人喜欢给孩子们讲“人参的故事”,培养子孙后代舍身救人的品德。营口地区锡伯族的杂技艺术在辽南颇有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组建的盖县锡伯族杂技团,因精湛的杂技表演,曾多次受到全国和省、市有关部门的奖励和表彰。

营口地区锡伯族的风俗习惯

盖州、熊岳等地的锡伯族饮食主食有高粱米、小米、玉米、粳米和面粉等,也喜食发面饼、高粱豆面夹咀、韭菜馅盒子、达子粥(粳米、小肉块合在一起煮成的粥)等。在夏冬季节喜欢自制炒面,里面放上芝麻、花生仁、核桃仁等,吃时加上红白糖,用白开水冲成糊状食用。

锡伯族人喜欢吃白片肉、血肠,冬季也吃“火锅”。“白肉血肠”和火锅是锡伯族上等传统佳肴。“火锅”以猪肉片为主,也有羊肉片,加酸菜、海鲜、调料等,置铜或铁锅于炭火上,边吃边下肉、菜,俗称“下锅子”。

锡伯族人有喝茶的习惯,一般喝花茶、青茶和红茶,有时喝自制的末茶(把粳米或高粱米洗净后,放在锅里炒成黄褐色,然后用开水冲泡)。

锡伯族人爱喝酒,除了喝白酒,有的家庭以大黄米为原料自制米酒,也叫黄酒。口感酸甜而不醉人。锡伯族人吸烟之风也很普遍,不但男人吸,妇女也有吸烟的嗜好。

清代锡伯族男子服饰与满族相同,为便于骑射,都穿左右开叉的长袍和短袄,戴圆顶帽。妇女则穿旗袍,扎裤脚,着白袜和绣花鞋。姑娘梳单长辫,婚后结发。妇女喜欢戴耳环、手镯和戒指。年老的妇女在春夏秋三季戴白头巾;冬季戴棉帽,帽沿缝水獭皮,称坤秋帽。现在,服饰逐渐与汉族趋同。

营口有朝鲜族自然村 营口地区的锡伯族(2)

旧社会,锡伯族男女青年一般在十七八岁时成亲,婚姻由父母包办,讲究门当户对。一夫一妻制,本姓禁婚。婚事一般经说亲、定亲、迎亲(即婚礼)等程序。初定亲事时,要择吉日施“虚叩头礼”、“实叩头礼”正式定亲。旧时婚礼程序繁杂,要请喇嘛念经、摸顶等。婚后第三天,新郎、新娘要上坟祭祖。第九天,新娘回家省亲。

锡伯族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忌讳。如:夜晚睡觉不得在炕上横卧;不得将脱下的衣裤鞋袜放在高处;不得从衣物上跨过;不得站立、坐在门坎上;严禁用筷子敲打饭桌、饭碗;翁媳不同桌就餐;忌食狗肉;男女双方年龄均为偶数时不得成婚;正月初一至十五,妇女不得做针线活;家有病人,禁止外人进宅;忌捕狐狸等。

锡伯族除过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外,还有本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称“杭西”,即祭祀祖先的节日。每年要过三个清明节。第一个是农历三月,称“鱼清明”。各家各户要到河里捕鱼,将鱼、酒供于先人墓前祭祀。第二个清明节在农历七月,称“瓜清明”。各户将成熟的瓜果带到墓园,焚香祭祀。第三个清明节在农历十月,届时到坟前焚香烧纸,有送寒衣之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盖平县的锡伯族人过端午节要杀猪宰羊聚餐,并互相泼水,举行赛马、射箭、叼羊活动。此外,正月十六日过“抹黑节”,农历四月十八日过“怀祖节”等。

锡伯族原信奉以“天神”和“祖宗神”为主要崇拜对象的萨满教,属于民间俗信。后来,许多人改信喇嘛教。锡伯族自古就祭“天神”,以求降福免灾。供奉“祖宗神”有男女之分,女祖宗叫做“喜利妈妈”,汉译为“子孙妈妈”,保佑子子孙孙世代繁衍。男祖宗称“海尔罕玛法”。另外,还信仙家佛。仙家佛之神位供奉于不住人的库房里,称“哈什包”,妇女不得进出。解放后,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民间风俗越来越淡薄,唯对祖先的崇拜和祭祀犹存。

(作者单位:营口市史志办公室)

本文选自《营口春秋》2015年第1期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营口春秋”,让您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能了解营口的历史文化。“营口春秋”───您身边的图书馆。

yksszb-20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