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捡到一级保护动物(广州市民在白云山上拍到受伤小鹿)

路上捡到一级保护动物(广州市民在白云山上拍到受伤小鹿)(1)

近日,广州市民连先生向南都“记者帮”反映,他在白云山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动物,远远看像只“小鹿”,背部受伤露出皮肉,看着十分心疼。专业人士表示,连先生所看到的动物名叫赤麂(jǐ),在广东人们俗称黄猄,现为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生性胆小,从视频看它还有自主活动能力,市民如遇到此种情况,不建议惊扰碰触,可以通知当地林业部门进行判断和救治。

市民反映:白云山上遇到受伤动物心急却无法施救

从连先生的视频可以看到,在葱郁的树干草丛间,一只棕色的小动物穿梭其中,远看着像只还未成年的小鹿,其头部有黑色条纹,体型较为瘦小,只见它左右徘徊,眼神警惕,还时不时看向连先生所在方向,然而其背部的一半已受伤开裂,伤口呈椭圆形,露出皮肉,还伴有紫色斑痕,看着令人心疼。

路上捡到一级保护动物(广州市民在白云山上拍到受伤小鹿)(2)

连先生拍摄的受伤黄猄。(受访者供图)

连先生告诉记者,28日早上五六点,他与朋友一行在白云山看完日出,回程从龙虎岗下山途经云天北路时,突然听到路边的山坡下传来一阵动物的叫声,他探头一看便发现了这头受伤的“小鹿”。由于“小鹿”出现在斜山坡的树干草丛间,连先生无法进一步靠近探查伤势,考虑到自己亦不是专业人士,望着受伤的“小鹿”虽十分焦急却也无能为力,最后只能回去了。

回到家后,连先生根据拍摄的视频上网查询,发现这只动物疑似“黄猄”。据了解,黄猄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随后,连先生在网络上发布了视频并向记者求助。

专家:受伤动物俗称黄猄为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

广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科长池炳威告诉记者,从视频可以看出,这只受伤的小动物为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名叫赤麂(jǐ),在广东人们俗称黄猄。“从视频看具体不太能判断黄猄受伤的原因,有可能是钻过一些低矮的树枝或者围墙,被锐利的东西划破了背部皮肤导致。”池科长称,黄猄特别胆小,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攻击路人的。所以黄猄的“猄”也有一点这个意思,容易受到惊吓,“尤其像受伤的黄猄,如果人为硬要抓起来,很有可能直接把它给‘吓’死了。”

池科长表示,从视频看这只黄猄还有自主活动能力,如果市民看到还有自主活动能力的受伤动物,不建议强制与它们进行接触,可像连先生一样拍下视频,然后‍‍通知专业人员进行判断和救治。“如果受伤比较严重,甚至失去了行动能力的动物,我们也不建议市民去触碰,赶紧拨打12345或者联系当地林业部门让专业人员来处理。”

工作人员介入寻找现场附近已布控

池科长表示,黄猄本身在白云山上一直都存在,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好转后数量逐步恢复,经常能收到有市民反映见到黄猄的情况。接到市民反映上述情况后,8月30日池科长等一行工作人员已经前去找寻,但因白云山占地面积较大,树木繁密,而黄猄又生性胆小,最后也未见其踪迹,考虑到这只黄猄有受伤的情况,工作人员已在现场附近布设了两台红外摄像机,看能否拍摄到它。

最后,池科长表示,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野生动物数量逐步恢复,如市民在野外看到野生动物,说明我们的生态环境已经越来越好,“但还是建议市民不要惊扰,远远观赏即可,一般野生动物也会比较怕人,只会远远地躲着人群。如果发现了受伤的野生动物,市民不好判断时,就联系属地的林业部门,通知专业的人士过去处理。”

采写:南都记者张思琦 实习生黄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