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山东沂源寒冬时节)

新华社客户端济南1月8日电(王欢 董玉芳)凛冽的寒风带走了梧桐树上的叶子,在有着“山东屋脊”之称的淄博市沂源县,仍能看到尚未消融的积雪,而对于南鲁山镇芝芳村的村民来说,此刻正是收获的季节。

草莓是芝芳村村民冬季的主要经济来源,种植方式是高架温室大棚。在位于村南的草莓大棚基地,占地约100亩的41个温室大棚像军人般排列有序。

与其他地方的草莓大棚不同,芝芳村的农户根据植物生长习性的不同,在温室大棚里搭起了“高架桥”,草莓、花菇、赤松茸……不同植物和谐相处,形成了一个立体“生活”空间。

沂源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山东沂源寒冬时节)(1)

芝芳村温室大棚内立体化种植的菌类植物。(受访者提供)

“我们在离地面最近的一层高架上种植赤松茸,中间一层栽培花菇,最上面一层种植草莓,这样的排列组合正好适宜这三种作物的生长温度和湿度。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空间,还可以大大增加收益。”芝芳村高架草莓立体栽培项目负责人刘建华介绍说。

芝芳村的草莓之所以吸引游客慕名而来,是因为它品种多样,色泽鲜艳的香野草莓、洁白无瑕的“白雪公主”、饱满多汁的丹东草莓……品种不同,口感各有特色,但对于芝芳村的村民来说,能卖上好价钱才是好草莓。

由于紧邻博沂路、螳螂河、沂邳线,交通便利,再加上采用现代化培育方式,农田水利自动灌溉,皮薄汁多、品种多样、软糯可口的芝芳村草莓自然很容易找到“婆家”。

在距离芝芳村30公里外的中庄镇南庄村,有着淄博市最大的草莓示范基地。

南庄村党委书记张刚每天都会和妻子到草莓棚查看长势。相较于芝芳村的草莓大棚,张刚夫妇经营的草莓大棚更具“现代感”。

棚内安装了智能放风机、水肥一体机、高压喷雾机等先进设备,借助于物联网平台,张刚在家里就可以完成通风施肥,而且能够自动调节棚内温度。

看着自家的草莓大棚,张刚向记者介绍说,“有了物联网,真的是太方便了,足不出户就能通过应用软件控制棚内的一切设备,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

沂源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山东沂源寒冬时节)(2)

温室大棚内即将成熟的草莓。(受访者提供)

南庄村的草莓虽然没有芝芳村的品种多,但果大肉多,一口咬下去,果肉顿时融化,酸甜的味道在嘴里蔓延开来。再慢慢细品,甜味越来越浓,禁不住的展开笑颜。

南庄村草莓大棚示范园产业基地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果农采收苹果后冬季农闲的传统,还发挥了草莓产业富农效应,增加了村集体和贫困户收入,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培育了乡村振兴新动能。

沿着沂河而下,位于沂源县南端的西里镇苗庄村,因毗邻韩莱路、沾临高速,这里的草莓交易市场看起来热闹很多。

苗庄村的草莓种植分为地栽和高架草莓两种,总占地100亩,共投资800万元,其中草莓交易大棚占地502平方米,年交易量可达50万余斤。

苗庄村的草莓大棚采用物联网传感设备和区块链追溯技术,全景记录草莓种植过程,并能够对棚内空气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反馈,实现精准管理。同时设置信息公示屏,建立质量追溯平台,实时显示当前交易价格和农残检验结果,全方位为客商和果农服务。这让产自苗庄村的草莓能够来可查、去可究、责可追。

目前,沂源县草莓种植面积达1700亩,主要分布在中庄镇、西里镇、鲁村镇、南鲁山镇、南麻镇。现在正是草莓上市时节,生态优良、科学种植的沂源草莓也日益受到客商和消费者青睐,远销济南、青岛、北京等地。(完)

来源: 新华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