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句诗杨慎(诗人写了一首七律)

唐诗宋词是文化瑰宝,其中也曾流传了很多文坛佳话,即使时隔千年,依然让人津津乐道。李白和杜甫的手足深情,李商隐对恩师令狐楚的爱戴,还有白居易与刘禹锡几十年的诗书酬答,以及王安石与苏轼之间的恩恩怨怨,都让读者感怀不已。

明代有一位诗人,虽然很少有人听说,但是他有一位关系密切的好友却极其著名。因为很久没有联系,诗人十分担心,于是便写信给他,顺便告诉他一些情况。下面分享诗人写了一首七律,寄赠给状元才子杨慎,彼此惺惺相惜,肝胆相照。

集句诗杨慎(诗人写了一首七律)(1)

已亥秋月寄杨升庵

明代:张含

金马秋风十载余,芙蓉深巷闭门居。

登楼莫作依刘赋,奉使曾传谕蜀书。

卧病可怜天一柱,独醒无奈楚三闾。

比来消息风尘断,白首沧江学钓鱼。

集句诗杨慎(诗人写了一首七律)(2)

杨慎,号升庵,明代著名的文学家,23岁时状元及第,因为直言敢谏,而被贬滇南,一去就是30年,最后还客死他乡。大家熟悉的电视剧《三国演义》里的主题歌,就是他的名作。

张含的父亲与杨慎的父亲是至交好友,因为爱惜年幼的杨慎很有才华,就让他们订了金石之交。张含虽然年长8岁,却不及对方聪慧,曾7次参加会试而落第,最后只好归隐田园。

集句诗杨慎(诗人写了一首七律)(3)

杨慎落难后,张含经常写信鼓励他不要气馁,还在各方面对他进行帮助,希望他坚持学习和创作,并耐心等待机会,东山再起。杨慎也不负所望,不仅诗文造诣深厚,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

这首诗是杨慎流落滇南十五载,恰逢皇帝立皇太子,朝廷大赦天下,诗人觉得杨才子有可能还乡,于是写诗寄赠,盼望彼此早日会面,再续深情。

集句诗杨慎(诗人写了一首七律)(4)

开篇就表达了对杨慎境遇的同情,“金马”,就是代指他的这位朋友,因为曾号称“金马碧鸡老兵”。风风雨雨走过了15个春秋,对方的凄凉和悲愁境遇鲜为人知,诗人也无法经常去看望,很多时候都是音信隔绝。而他一定是隐居于深巷里闭门读书、用心钻研学问。

颔联用典,出句借用三国时王粲的故事,他曾奔赴荆州依附刘表,却不被重用。失意之余,并登楼作赋,抒发了才不经用的感慨、以及漂泊思乡的心情。“依刘”二字,就是表达诗人对杨慎寄人篱下、羁旅困顿的同情。

集句诗杨慎(诗人写了一首七律)(5)

对句里的“谕蜀书”,则化用西汉的番阳令唐蒙的故事。他曾奉命奔赴夜郎,因为途经蜀中时骚扰百姓,还擅自主张转粟运输。汉武帝听说后感到震怒,于是就让人起草文书,喻告巴蜀民众,唐蒙的主张都并非朝廷的意思。

后世以“谕蜀文”,代指安民告示。因为杨慎曾在别人的帮助下,举家搬迁到蜀中,却又被朝廷押回。诗人有感于朋友的这一段经历,表达自己的惋惜之情。

集句诗杨慎(诗人写了一首七律)(6)

杨慎因为得罪了皇帝,一直得不到赦免。诗人感慨这位柱国之才多灾多难,又贫病交加,更像被贬后的三闾大夫屈原,虽然身处困境,却矢志不渝,独醒狂歌。不过既然作为好友,诗人还是希望对方可以稍微内敛一点,以便在有生之年回到故乡。

可是由于很久没有通信,诗人又说“比来消息风尘断,白首沧江学钓鱼”,意思是说,近来没有好友的音讯,这位白发老翁是否在江边学着钓鱼?尾联意味深长,既表达了挂念之意,又委婉地彰显出杨慎恬淡超凡的胸襟。

集句诗杨慎(诗人写了一首七律)(7)

张含的这首七律情感真挚,用典自然,全文充满了对朋友的关怀和同情。诗人回忆过往,抒写感怀,那些凄风苦雨的日子,不仅让杨慎受尽了磨难,也令诗人为之心焦。诗人将对方比作三闾大夫,赞美他高洁恬淡的品质,可谓当之无愧。

古人云,朋友之交淡如水。虽然杨慎无法回到故乡,却还为张含的诗集题写序言;而诗人也经常在经济上给予对方很大的资助,彼此之间惺惺相惜,又肝胆相照,值得后世为之点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