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和小年(小年说小和)

大年和小年(小年说小和)(1)

北方和南方的小年不同,北方的小年是阴历腊月二十三,南方的小年要晚一天,是阴历腊月二十四。也就是今天和明天,问候各位朋友小年快乐。

借着这个过小年的由头,说一说“小”和“年”,重新认识一些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些汉字,之所以说是重新认识,是要从字源上追溯一下,发现汉字之美。

先说“小”字。

小,物之微也。——《说文》

世间万物,具体用什么“物”来表示“物之微”呢?或者说,如果说小的物体,你能想到什么呢?

看看“小”这个字的甲骨文吧。

大年和小年(小年说小和)(2)

“小”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三个小竖点像是三个沙粒,用以表示物体之小,后来中间写作竖勾,两边写作一撇一捺,是楷化的结果。

在汉字中,有专门的“小”这个部首,那么,哪些字是从“小”字呢?我们说一说。

少,也是个象形字,实际上是“小”的分化字,甲骨文中都是细小的沙粒形,所以,在古代“小”和“少”是通用的。

大年和小年(小年说小和)(3)

“小”和“少”都是细小的沙粒形,那么真正的“沙”字如何表现呢,古人就用了会意的方法,水冲刷形成沙粒,这在河岸冲积地带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大年和小年(小年说小和)(4)

这几个字,可以说生动地体现了古人造字的基本原则,“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就是要从自己,要从常见的事物出发来造字。

还有几个与“小”有关的字比较常见,比如“尘”“尖”,这两个都是会意字,“小土”当然比沙粒更小,那就是“尘”了,而“小大”则是一头大,一头小,那么就是“尖”。这也体现了古人造字的智慧。

还有两个字,不太常见,比如,“尕”和“尜”,这两个字虽然在书面上不太常见,但很多人口语中常常说到。

“尕”,gǎ,方言,小孩的意思。这应该是一个后起字,也是一个会意字,从“乃(奶)”,从“小”。大约最初是指会吃奶的小孩,后来泛指小孩。有的工具书上说这是西北方言用字,但我印象中东北方言也有这个说法。“小尕”,是可爱的小孩的意思。

“尜”,gá,一种儿童玩具,两头尖,中间大。东北方言中管在冰上玩的陀螺叫“冰尜”,大约就是要用这个“尜”字。当然,“尜”和“陀螺”在形态上还稍有不同。

当然,在楷书中,也有一些字形中有“小”字,比如,大家最熟悉的“北京”的“京”字,实际上在字源上和“小”没有任何关系,是字体规范楷化之后的结果。“京”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

大年和小年(小年说小和)(5)

不过,也有一些字似乎没有“小”字,但却和“小”密切相关,比如,“生肖”的“肖”字。上半部分就是“小”字的变形。

“肖”,《说文》中的解释是“骨肉相似也”,这是一个形声兼会意的字,“月”就是“肉”,“肖”其实就是细小的肉,每一个“小肉”都相似,那就是“惟妙惟肖”。

除了生肖,“肖”常用的还有词还有“不肖”或者“不肖子孙”。这两个词常常被人误以为和“不孝”以及“不孝子孙”划等号,但这是错误的理解。

那么,什么是“不肖”或者“不肖子孙”呢,这个要看《孟子》中的话,才能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孟子》中有言:“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

丹朱是尧的儿子,因为不像他的父亲尧那么贤能,所以尧才把位置禅让给了舜,舜的儿子也不像舜那么贤能,所以舜才把位置禅让给了禹。这里的“不肖”或者“不肖子孙”,其实就是不像他的父辈或者祖辈的子孙。再说得更明确一些,就是“子不如父”,就是“黄鼠狼下豆鼠子,一代不如一代”的意思。

以上是与“小”相关的汉字,接下来说说与“小”相关的古诗。

带有“小”字的诗有很多,我选择两句,一句是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是每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回家之后都难免的最深切的感叹。

另外一句大家也特别熟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诗圣杜甫《望岳》中的名句。与此诗句相关的典故,还有另外一句话:“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愿每一位朋友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都能有“登高小天下”的豪情,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也只有站得更高,才能有更开阔的胸怀,把一些小小不言之事抛在脑后,不被生活琐屑羁绊,不为生活琐事烦恼。

说完了“小”字,接下来说一说“年”字。

“年”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中的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是一个人背着稻谷的形态,象征着禾谷成熟。到了篆书,“人”就讹为“千”,所以,接下来的隶书和楷书,都写作“秊”,“年”是俗体,后来汉字规范化之后,用这个俗体做了正字。

大年和小年(小年说小和)(6)

“年”从最初的谷物丰熟,后来就逐步引申为时间单位,因为一般庄稼是一年一熟,所以,年就成了时间单位,比如,常见的词语有“一年四季”“三年五载”等。

还要一句初中生常见的古文:“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就是满一年。“虽欲言,无可进者”那可真是令人向往的境界。不过前提是得广开言路,得善于纳谏才行。

后来,年又由一个长时段,引申为长时段的终点,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过年”之“年”,就有了年节的意思,一年一度,谷物丰熟,当然值得庆祝,值得开怀。

再后来,“年”又由自然的时间单位,引申为和“寿命”有关了,毕竟,人都要活在时间之中,所以就有了“年龄”,就有了“年岁”。比如:“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带有“年”的诗句就太多太多了,选择几句和大家分享一下。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今年因为疫情,很多人要响应号召原地过年,不能和亲人团聚,这句诗可表达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这一句恰好和上一句相反,是在家的亲人可以表达对异乡游子的期盼。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程颢《春日偶成》,虽然不能归家,但是,在春日到来之际,也要“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也要有一些闲情逸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没有人能够对抗时间,没有人能够对抗衰老。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最后,送一首晏殊的词给大家。

浣溪沙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在新的一年,在新的一年的每一天,愿大家都能“怜取眼前人”,珍惜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位朋友,祝大家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胜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