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水饮料商标(气泡水碳酸饮料的马甲)

赶紧读读这篇文章吧01,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汽水饮料商标?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汽水饮料商标(气泡水碳酸饮料的马甲)

汽水饮料商标

  1. 你是否觉得碳酸饮料和气泡水是两回事?

  2. 你是否潜意识里觉得气泡水比碳酸饮料健康?

  3. 你是否觉得汤力水和干姜水更健康?

赶紧读读这篇文章吧!

01

都是带气泡,差别在哪里?

其实,按照目前中国法规,超市里卖的绝大部分「气泡水」都属于碳酸饮料大类。

根据国家标准 GB/T 10792-2008,对「碳酸饮料」一词的定义如下:

可以看到,只要是额外充入了二氧化碳气的饮料,都属于「碳酸饮料」。

目前「气泡水」这个名称暂时没有国标的定义,市面上绝大部分标注「气泡水」的饮料,配料表上都能看到二氧化碳,因此它们其实就是碳酸饮料

我们直接查看标签上的产品标准号就可以确认这一点,比如这款气泡水,走的就是国标碳酸饮料的标准:

一款气泡水的标签信息

所以商家自己也知道,他们写的气泡水,其实就是碳酸饮料。

02

为什么说碳酸饮料不健康?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是同样的东西,为啥看到「气泡水」总觉得健康一些,而看到「碳酸饮料」就觉得不健康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碳酸饮料」是怎么跟「不健康」扯上关系的

这其实是一个马甲的故事。

传统碳酸饮料往往会添加很多糖,是造成高糖饮食的罪魁祸首之一。基本上喝上一瓶,游离糖就能超标。有些碳酸饮料(比如可乐)还会添加磷酸来调味,使得酸度非常高,长期喝还会损害牙釉质。

QC菌:我之前测过可乐的 pH,比食醋还低,也是挺吓人的。

馨馨:天,如果一个人天天喝醋,我们肯定说 ta 脑子坏掉了不要牙齿健康了?但如果一个人喝可乐,则我们除了知道对牙齿不好之外,没有具体的感知能对牙齿多不好,有可能还以为刷牙就能解决问题。

因此,当我们说碳酸饮料不健康的时候,并不是说碳酸饮料中充入的「二氧化碳」有问题,而是说碳酸饮料极高的糖含量,以及额外添加的酸不健康。

但正因为大部分消费者已经把「碳酸饮料」跟「不健康」联系到一起了,当商家开发新产品的时候,如果还叫「碳酸饮料」或者「汽水」,势必会让消费者往不健康的方向联想。

因此改名叫「气泡水」,创造一个全新的赛道,同时通过各种广告对消费者加以教育,让消费者头脑中把「气泡水」跟「健康,年轻,新生活方式」绑定,这是一个非常高明的营销策略

馨馨:老营销策略了,比如...

QC菌:奇异果 / 凤梨 / 车厘子 / 豆奶 / 提子 / 破壁机……你还能想到什么?

03

气泡水是更健康的选择吗?

那么,气泡水到底是不是更健康的选择?

目前市面上的气泡水也有很多种,得分情况讨论。

市面上最常见的气泡水是那种宣称「0糖0卡0脂」,用代糖产生甜味,用香精加以调味的。

我觉得,如果跟传统碳酸饮料比,这种气泡水确实更健康一些。毕竟糖分是实实在在地减下去了,大部分这类气泡水也不会添加磷酸。但很多气泡水会添加柠檬酸之类的有机酸,长期大量喝可能还是有损害牙釉质的隐患

目前还有一种气泡水是直接加果汁,从而带来甜味的,果汁含糖量通常都不低,因此这种气泡水糖含量也不低。比起传统碳酸饮料,我觉得半斤八两。不建议大家多喝

代糖的安全性通常不用担心,但长期的健康益处目前仍然存在争议。在饮料选择上,我建议大家按照这个顺序进行选择:

  1. (纯净水,矿泉水,白开水均可)

  2. 完全不甜的饮料(未加糖也未加代糖的咖啡,茶饮料,苏打水,含气矿泉水等)

  3. 代糖饮料(气泡水,添加代糖的茶,咖啡,风味水等)

  4. 添加糖,或存在天然糖分的饮料(果汁,果汁气泡水,传统碳酸饮料,添加糖的茶饮料,风味饮料等)

04

那跟气泡水类似的饮料呢?

馨馨:那么,像天然气泡水,苏打水,汤力水,干姜水之类的,到底健不健康啊!

QC菌: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含不含糖,含不含其他酸性成分。

目前大部分含气矿泉水和苏打水,配料表只有水和二氧化碳,或者再加点碳酸氢钠。我觉得是相对比较健康的选择。

两款苏打水的配料表

值得注意的是,碳酸氢钠会引入一点钠离子,从减盐角度,尽量喝不额外添加钠离子的饮料更健康。

汤力水,干姜水看配料表就知道,这俩就是普通含糖汽水。健康程度当然归在最差那档啦。

一款汤力水的配料表

往期文章:

  • 男子一个月吃160袋鸡胸肉导致肾损伤?健身人士必看

  • 美国新奥尔良市,中国吃货的老朋友(不,不是因为鸡翅)

  • 「健康食品」越吃越胖?细数食品标签里的种种陷阱!

  • 为什么航天员能在太空中吃上「鱼香肉丝」和「宫保鸡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