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为什么没杀袁绍(董卓和袁绍谁更厉害)

董卓为什么没杀袁绍(董卓和袁绍谁更厉害)(1)

作者|杂了咕咚

本文系时拾史事原创独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搬运

周五专栏——【三国志被忽略的八卦49】

《三国志之吕布系列》将还原三国史实,不仅讲述一个真实的吕布,还会说明当时的社会背景。敬请关注。

上期讲到袁绍为了扶植名士官吏打击宦官势力,向大将军何进建议调集地方军队靠近京城,以达到逼迫何太后同意铲除宦官的目的。

何进认可袁超的想法,让袁绍提个名单,袁绍特别推荐了董卓。

袁绍力荐董卓还是说得过去的。董卓在汉末将军中,军事能力是一流的,仅仅在左将军皇甫嵩之下。在政治态度上,董卓是反对宦官的。他曾上奏表章:“天下之所以大乱,就是因为以张让为首的宦官集团导致的,必须尽快除灭黄门。一个人要是等到快溺水而亡了,才想起呼船来救,悔已迟。”(《三国志》:“臣(董卓)前奉诏讨于扶罗,将士饥乏,不肯渡河,皆言欲诣京师先诛阉竖以除民害”)

从地图上就能看出,何进让董卓驻守的位置并非在洛阳周围,而是在长安附近的上林苑地区。这里是汉代的皇家陵园。

皇陵是除了京城以外朝廷最看重的地区。阴间的皇陵就是阳间的朝廷。汉朝只要一打仗,中央必然要安排军队驻守皇陵,这是汉朝面对战争的常规战备安排。

何进调动董卓的部队前往上林苑驻守,还有更妙的好处:董卓离自己远点儿。实际上,此时董卓已经离开西北,带着五千骑兵来到河东郡的河津渡口。但董卓非奉召之举,而是擅自调动军队进入中原。

何进当然知道这个动向,但他将计就计,假装以为董卓还在原来的西北地区,离皇陵很近,自然应该担当保卫上林苑的重任。

董卓为什么没杀袁绍(董卓和袁绍谁更厉害)(2)

何进不傻,他也知道随便让非嫡系的军队入京,是引狼入室。何进这么安排既给了袁绍的面子又没让董卓靠近,让袁绍无法反对,还显得比较自然。大将军何进绝非傻白甜。

董卓为什么没杀袁绍(董卓和袁绍谁更厉害)(3)

他更信任丁原。所以他让完成消防演习的丁原,带着手下吕布、张辽以及张扬驻扎在洛阳城外(后两位是先入京的)。并任命丁原为执金吾。

执金吾是京城卫戍区司令。地位很高,刘秀有句名言“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可见执金吾是个连皇上都羡慕,甚至跟皇后相媲美的官职。

其实,丁原才是第一支到达洛阳的地方部队而非董卓。

经过何进这番气氛营造,还真把何太后跟宦官们吓到了,宦官势力开始退让收敛,他们希望通过何太后向何进求情。外戚与宦官的关系出现了转机。

袁绍担心何进会因次采取绥靖政策,与宦官媾和。他决定继续火上浇油。来一个树欲静而风不止。袁绍凭自己假节可以调动军队的权利,背着何进派人敦促董卓尽快带兵进京,甚至明确了董卓可以在洛阳城西门外的平乐观驻守。

袁绍不打算给何进退缩的任何机会。

听说董卓正在赶来的路上,何进与宦官们都吃了一惊。何进原来是想通过扶持袁绍,把士大夫官吏们都笼络到自己周围,毕竟自己是屠户出身,在治国方略上不如屠宰畜牧业那么熟练,只要夺权成功,这些人会有大用。

但袁绍竟然把董卓叫来了,这明显是同床异梦。不过大敌当前,何进还是要统一战线,不好明确反对袁绍,他立刻派谏议大夫种劭前去阻止董卓东进,但董卓一个劲儿的点头,表示同意,脚步并没有停止。(范书《种劭传》:而(何)进意更狐疑,遣(种)劭宣诏止之。卓不受,遂前至河南。)

一股杀气仿佛沙尘暴一样顺着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向京城袭来。

得到消息的宦官们也大吃一惊,由于跟何进没有沟通的渠道,他们立即判断这就是何进派来诛杀自己的人马。看来外戚们要动手了!

事到临头,宦官做起事来更加坚决狠毒。他们每个人都最少挨过一刀,不想再次体会被砍的滋味。宦官抢先动手,他们趁何进入朝的机会杀死了何进。

何进倒下了,藏在何进身后阴影里的袁绍闪了出来,以黄雀的神情,藐视着皇宫内的宦官。

本来袁绍还碍于大将军何进的阻拦没法对宦官下狠手。但何进被杀成了袁绍出手最正义的理由。以中央情报局局长司隶校尉袁绍和中央警卫团团长虎贲中郎将袁术哥俩为首的锄“监”团放火烧开宫门。举着砍刀冲进皇宫疯狂抢人头。天子的家成了王者荣耀的战场。

锄监团后来杀红眼了,只要见到没胡子的男人就砍,不是宦官的男子也被误杀。好在有聪明人立刻脱下裤子彰显出男人本色,才得以幸免。关键时刻要命就不能要脸哈。

这次宫变的死者超过两千人。宦官势力被袁绍一剪没。

政局在这一刻骤变,外戚与宦官势力的突然消失让汉朝这辆老爷车在下坡时爆胎,拐出了死弯儿,一边撞着路边的石块儿树木,一边冒着白烟儿掉着零件,不受控制地向下漂移。

此时以袁绍为首的官僚势力脱颖而出,他们以为可以顺理成章地当上汉朝老司机掌控未来的方向,剩下的工作不过是排排坐分果果了,但他们忘了个细节:果果没了。

在他们报仇雪恨血洗皇宫的时候,刘辩、刘协等人都逃出了洛阳的北门。

董卓为什么没杀袁绍(董卓和袁绍谁更厉害)(4)

此时,董卓带着三千先头部队,已经到达洛阳西侧的显阳苑,当他看到皇宫方向的火光和浓烟的时候,军事嗅觉敏感的董卓知道发生了宫廷暴乱。因为吉凶难料,董卓并没有急于进入洛阳城,而是派人打听情况及皇帝的踪迹。

不可否认,董卓的思维效率是非常高的,他比袁绍的脑子清楚多了。袁绍还在网吧不吃不喝地傻玩儿电游呢,董卓已经打算撩美女网管了。

董卓为什么没杀袁绍(董卓和袁绍谁更厉害)(5)

董卓在洛阳城外的北邙山下接到了京郊两日游的刘辩和刘协,并护送天子回宫。地方官董卓在没有任何势力的扶植下,靠自己的运气和智慧,瞬间跃入了龙门,可以直接沐浴天恩了。

功高莫过救驾,董卓省去了很多年的奋斗,从省部级一跃成了副国级。

搜索historytalking 关注

想看轻松有趣的历史?

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

想知道历史中的各种稀奇古怪?

时拾史事读者群号 3042833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