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晚年遗言(郭沫若一手造成的考古错案)

众所周知,郭沫若是考古界的“疯狂达人”,一辈子心心念念的就是挖开各种各样的墓,美其名曰是“要让老祖宗的东西重见天日”,可是,他却忽略了“保护”,在不能做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的发掘,那都是变相的毁灭。

郭沫若晚年遗言(郭沫若一手造成的考古错案)(1)

郭沫若比如郭沫若挖墓成瘾,普通的古墓根本满足不了他的胃口, 一心要挖“帝陵”,终于在他各种的周旋下,上方同意了,于是郭沫若打算先从明十三陵中朱棣的陵下手,奈何找不到入口,此时又整好发现万历皇帝的定陵凹下去一块,于是就挖了万历皇帝的陵。

结果,由于没经验,墓中的一切精美器物都氧化在空气里了,根本没有来得及保存下来,这次的发掘除了毁了一座帝陵,其他什么也没得到。郭沫若只叫嚣挖掘,却连基本的措施什么的,一概没有做过,真心不懂老郭到底图个啥?只图个挖掘的快感?抛坟还能上瘾?当年满清入关,可是都没动明朝帝陵,没想到毁在了自己人手里。

郭沫若晚年遗言(郭沫若一手造成的考古错案)(2)

在地宫出土的很多文物拿到地面上时依旧非常光鲜,但在如今流出的考古照片来看,这些珍贵文物几乎毁于一旦;除了一些瓷器,绝大部分的文物都因保护不当被破坏得几乎殆尽。而墓室中几百年不朽的金丝楠木棺也被当成废品丢到山涧,万历皇帝的尸骨在后来被鞭尸。

郭沫若晚年遗言(郭沫若一手造成的考古错案)(3)

从万历的龙袍就可以看出挖掘定陵的破坏有多大,龙袍出土时和影视中的相差无几,但现在看起来就像一堆稻草。

这次帝陵的发掘十分的失败,可怜万历皇帝的尸骨都被烧了,里面的东西除了氧化的,剩下的棺椁什么也被扔了,知道的这叫考古,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盗墓的和寻仇的一起组团来了呢,对墓主人来个先盗墓再鞭尸。

幸好上方立刻叫停了郭沫若的这种疯狂行为,并且下了一道死命令,永远不能再动帝陵!估计上方心里也是骂娘,说好的专家呢?就是这种啥都不知道,只是疯狂的盯着挖墓?心塞的想毙了他,天天瞎嚷嚷挖挖挖。

郭沫若晚年遗言(郭沫若一手造成的考古错案)(4)

另一件事也和郭沫若脱不了关系。就是我国发现的迄今为止最早的青铜器——后母戊鼎。

是的,这个鼎叫“后母戊鼎”,不是“司”,因为商朝的铭文是反着刻的,“后”的意思是“王后”,表明了墓主人的身份。但是当时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亲自跑过去考证的,因为看到鼎上有“司(后)母戊”三个字,直接就给这鼎命名为“司母戊”了。

以至于,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学的一直都是“司母戊”,老师也从来没解释过这名字的意思,怎么解释?原本就是错的,哪来自圆其说的解释?

考古不是只挖掘而已,更不是草率的随便确定,没有合适的保护措施,没有保护的能力,就让他长眠地下不好吗?既然打着考古的名义,那就请认真点,别又过了十几年之后,突然告诉我们的子孙,那个啥啥啥是错的,说实话,这种闹着玩的行为,真是接受不了。

后人有感叹曰(保护古墓郭沫若,爱护壁画张大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