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毛阿敏谷建芬(你知道那英毛阿敏)

谷建芬,可能很多人连她的名字都没有听过。

她是当代著名女作曲家,她被誉为“改革开放后最重要的通俗音乐创作者”,是音乐教母级人物,她在20世纪7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为中国流行音乐作出了巨大贡献,还把毛阿敏、韦唯、刘欢、那英、孙楠等几十位歌手送上艺术的巅峰!

她至今已经创作了近千首歌曲,像我们耳熟能详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烛光里的妈妈》等等,她的很多作品成为当代中国歌曲的创作经典。

那英毛阿敏谷建芬(你知道那英毛阿敏)(1)

年少爱追梦

1935年4月,谷建芬出生在日本大阪。童年时期,母亲就很重视对她的音乐启蒙。她6岁那年,举家回到祖国,定居大连。

1950年,15岁的谷建芬进入旅达文工团,喜欢弹琴的她,从那时起就开始尝试作曲、写歌。

1955年,从东北音乐专科学校(现沈阳音乐学院)作曲专业毕业后,进入中央歌舞团(现中国歌舞团)从事音乐创作。

她刚到北京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国庆,去了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之夜的狂欢活动。那天,天安门广场上万众欢腾,爱国的情绪感染了她,她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将来,我一定要写一首歌,在国庆的夜晚,在天安门的上空飘荡!

30多年后的1989年,在祖国40岁生日那天,她兑现了自己的诺言,用一首歌,唱哭了10亿中国人,这首歌就是——《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当时,这首歌由谷建芬的学生,日后被称为“中国惠特尼·休斯顿”的韦唯首次献唱。

后来,这首歌被董文华翻唱,她用婉转深情的演绎,让这首歌至今被所有中国人传唱。

那英毛阿敏谷建芬(你知道那英毛阿敏)(2)

青年意执着

1958年,受政治运动的影响,她被下放到江苏农村参加劳动改造。虽然远离了心爱的钢琴、曲谱,但她心里从未泯灭对音乐创作的渴望。

70年代末,谷建芬获得了走访南美洲六个国家搜集歌曲资料的任务,她在南美洲走访了100天,这100天,改变了她对音乐的认识,她意识到音乐原来可以和人的生命如此贴近。

她暗下决心,要把歌曲唱到生活中去,要把歌曲唱到人心里去!

1979年,电影《小花》的主题曲——《妹妹找哥泪花流》,将所有人唱的泪流满面。

那英毛阿敏谷建芬(你知道那英毛阿敏)(3)

但是在1980年的歌曲创作研讨会上,很多人抨击《小花》,说内容低俗,是靡靡之音,是流氓歌曲。

谷建芬听后非常气愤,回到家就翻找歌词本,要为“流氓”写歌。

她在1980年的《词刊》第3期杂志上,找到张枚同的新作《八十年代新一辈》!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谷建芬读着这首诗,觉得每一个字都是跳动的音符。她一边念歌词,一边打着节拍,影响一代中国年轻人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就这样诞生了!

这首带着说唱节奏的歌曲,像冲破夜空的一道火光,迅速俘获了年轻人的心,有年轻人的地方,就有这首歌的旋律。

当时,谷建芬已经40多岁了,她说:“属于我的青春年代已经过去了,但我想把自己的青春时光找回来,通过音乐宣泄出来。”

但是好景不长,这首歌被认为思想不健康,被定性为资产阶级音乐,是旧上海靡靡之音的翻版。各种批评接踵而至,电台也不再播她创作的作品。

她知道年轻人喜欢这首歌,她确信自己是正确的,她想证明自己!

中年育新人

1984年,她卖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东拼西凑出5万元,她决定用这笔钱,培养一批唱歌优秀的好苗子,让他们唱响年轻人之歌。

她创办了“谷建芬声乐培训中心”,在这个32平方米的房间里,放置了简单的乐器,四周摆满了床,中间摆了架钢琴,学生们在这里试唱、学习乐理、乐器等。

谷建芬开办的音乐班不仅不收一分钱,还包吃包住,一个月发给学员45块钱生活费。她为学生们聘请中国音乐学院最好的老师,亲自为学生们作曲,更支持他们去参加各种歌唱比赛。仅仅两年时间,这些年轻歌手就崭露头角,在全国各大歌唱比赛中脱颖而出。

1987年,谷建芬带毛阿敏到南斯拉夫参加国际流行音乐节,毛阿敏演唱了谷建芬创作的《绿叶对根的情意》,用动人的旋律将离开家乡的游子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她凭借这首歌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国际流行音乐大赛上获奖。这是中国流行音乐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惊艳了世界!

那英毛阿敏谷建芬(你知道那英毛阿敏)(4)

1992年,孙楠的一首《花瓣雨》被唱片公司看中,并签约香港唱片公司,正式开始职业歌手的生涯。

1997年,谷建芬为那英量身打造一曲《青春世界》开启了她的“天后”之路。

那英毛阿敏谷建芬(你知道那英毛阿敏)(5)

就在这个32平米的音乐教室里,韦唯、刘欢、毛阿敏、成方圆、那英、解晓东、孙楠……成长为了至今影响华语流行乐坛的优秀歌手。她为弟子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开启了中国流行音乐最黄金的十年。

1994年播出的84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片尾曲《历史的天空》以及插曲《这一拜》《卧龙吟》《貂蝉已随清风去》等16首歌曲,均出自谷建芬之手。她凭借着《三国演义》开篇那首《临江仙》创作了这一系列穿越历史沧桑、大气磅礴的撼人作品。

老年谋未来

从2004年开始,谷建芬把精力放在给孩子们的创作上。

这个想法源于谷建芬与吴仪在未成年人教育工作会上的一次谈话。吴仪建议谷建芬给孩子写歌,说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但是缺少自己的歌曲。

随后,70岁高龄的她便毫不犹豫地投入到创作中,把中华古诗词谱诗成曲,给孩子们创作经典。

她先从小学课本中挑选素材,创作了6首歌曲。当听到孩子们用童声唱出来自己创作的歌曲后,她激动地不能自已。她一首接着一首创作,平均每首费时3个月左右。当写到第20首的时候,丈夫因为担心她的身体,劝她停停,但她还是坚持创作,常常一晃就是凌晨4点。

那英毛阿敏谷建芬(你知道那英毛阿敏)(6)

2015年,她创作第49首歌曲的时候,生活遭遇了变故,她的老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舞蹈艺术家邢波先生因心脏病突发去世,8个月后,小女儿又因为脑出血突然离开了她。巨大的伤痛,让她暂时停止了创作。

有一天,她读到一句话:“有种幸福叫放手,有种痛苦叫占有”。她决定放下心中的痛苦,继续完成自己的使命。2017年,她终于完成了50首“新学堂歌”。为了录制“新学堂歌”,除了2005年得到文化部20万元的拨款外,其后近200万的录制费用全部个人支付。

如今,已经84岁的谷建芬仍然像一个战斗者一样,用音符和旋律,为中国的未来歌唱!

她说自己没有想过停笔,还要继续努力写下去,让孩子更快乐地亲近学习和传承我们祖先的经典,让经典陪伴一代代孩子长大。

那英毛阿敏谷建芬(你知道那英毛阿敏)(7)

也许,这才是一位真正的大师,用自己的无私和纯粹,向祖国的未来奉献的大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