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藏头诗100首(最美九首数字诗)

数字入诗,那该是怎样一番景象?在自古追求“以境界为上”的诗词烟海里,谁何曾想,前辈给我们留下的竟是穿越千年而不朽的唯美艺术。它深入我们的生活,直抵我们的灵魂,它余味悠长而成为随口吟诵的意蕴经典。我们忍不住徜徉在这四季翻转、风花雪月的醉美世界里,听时钟滴答、看云卷云舒、赏梅兰竹菊、静静来享受着前辈们用数字创造的精彩华章。

1、《山村咏怀》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九月藏头诗100首(最美九首数字诗)(1)

这可以说是一首迄今为止最为经典的数字诗。从一到十,十个数字一个不落、却丝毫没有堆砌累赘之感;经诗人妙笔与山村路、烟、村、亭台、花的意象随手那么一搭,一副意境高远、自然朴实而又朦胧唯美的山村风景画跃然纸上、真可谓妙趣横生、风流绝世

2、《宫词二首·其二》

唐·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九月藏头诗100首(最美九首数字诗)(2)

这是一首短小精悍的宫怨诗,正因为此,我将其位列第二。但从艺术角度看,其艺术水准与第一首不相上下。简简单单三千、二十、一声、双泪,加在一起仅仅六个数字就展现了一副完整而又真实自然的宫女生活场景。并且立意高远,将去家之之远、离家之久、思念之深、悲痛之极描述的惟妙惟肖、自然纯粹,毫无造作之感。 

3、《一轮明月满乾坤》

.吴承恩

十里长亭无人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声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九月藏头诗100首(最美九首数字诗)(3)

这是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三十六回中的律诗。此诗浑厚大气、浑然天成,读后有说不尽的酣畅淋漓之感,仿佛一道佛光穿越在茫茫夜空沁人心脾。从一到十的数字倒叙排列,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精雕细琢。从茫茫大地到万里苍穹,从繁华城池到港口渔船,景物布置得非常巧妙合理。在诗歌最后,两声清脆的钟鼓辉映托升出一轮美好的明月,让人有一气呵成之感。此诗构思精妙,不漏痕迹,特别是数字与文字的绝妙搭配令人拍案,可谓是诗画了的数字,数字里的诗画。

4、《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九月藏头诗100首(最美九首数字诗)(4)

这首诗的绝妙处在于写风,全诗却不见风字。却通过三秋、二月、千尺和万竿中的四个数字,与落叶、花开、江浪、竹斜的意象巧妙点化,就将风的秀丽身姿和解人神韵勾勒的传神入化、滴水不漏。

5、《咏竹》

清·郑燮

一两三支竹芊,四五六片绿叶;

自然疏疏淡淡,何必重重叠叠。

九月藏头诗100首(最美九首数字诗)(5)

这是清朝著名诗人的咏物诗中的一首,仅仅简单几笔、轻轻描摹、就将数字巧妙植入,一两支竹子,四五片绿叶那顺手一拨,竹子清淡的形象和华贵的品质就跃然纸上。自然疏疏淡淡就很好,何必要重重叠叠的呢?

6、《题诗后》

唐·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九月藏头诗100首(最美九首数字诗)(6)

熟悉唐诗人贾岛的都知道他是个苦吟诗人,常常为了诗中的一个字而绞尽脑汁、百转千回、彻夜雕琢。而这首诗绝妙之处正在与通过数字的巧妙利用形象传神的写出了贾岛苦吟时的样子。再加上“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的反衬,简直出神入化、令人叫绝。

7、《咏雪》

清·郑燮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九月藏头诗100首(最美九首数字诗)(7)

郑夑可谓是清朝咏物诗的高手。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但不仅让人读起来丝毫没有累赘堆砌之嫌,却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妙趣横生,这不得不说作者的功力之深。

8、《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九月藏头诗100首(最美九首数字诗)(8)

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有声音,这生动活泼、由远及近进入诗人视野;令人叫绝的是六七里、三四声里流露出的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活生生的一幅草场、笛声、月夜、牧童牧歌的恬淡水墨画。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突出了草场的宽阔无垠。

9、《京中七日立春》

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九月藏头诗100首(最美九首数字诗)(9)

此诗开头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 ”,初读起来,可能会让大家不敢相信这是在写诗,但连接起下一句“万木生芽是今日”你才才发现,这是作者巧妙的有意安排,反衬了作者等待中的急迫心情和初见立春是的惊喜万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