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湖光山色(山海间青山)

看湖光山色(山海间青山)(1)

青山

白水

这几年回老家,心情越来越好,很高兴。思前想后,感慨万千,家乡变化很大,不再是原来破旧脏乱的样子,上级拨款建设美丽乡村,老家旧貌换新颜。村前开通一条大马路,水泥路面宽阔平坦。在这不大的小山村前面,像大广场似的。站在马路上,四处观望,心旷神怡,觉得家乡风景更美了。

北边是三座小山村,村庄就在山脚下。三座小山紧密相连,中间的稍靠后一些。于是,人们便觉得这三座山像一个围屏,保护着小村庄,特别是冬天,既阻挡呼啸的北风,又聚拢阳光的热量,让人觉得安心、温暖,真是有了靠山。听说有人讲,这三座山又像一把太师椅,住在这里的人有好运气,官运亨通,步步高升。乡亲们都当是个笑话,都是普通老百姓,哪有什么官?老实本分当庄稼人,努力干活,过好自己的日子,也不容易。

往南看,视野非常开阔,丘陵起伏,村庄散落。而十几里外,眼睛快看不清什么的时候,却有东西一道山脉,长长的屏风一般,让人眼前一亮,精神振奋,心生遐想。往东看,近处有簸箕山,林木茂密,山岩高耸。往西看,也有山峰隐隐约约,每当夕阳西下,那山便显现出来,好让太阳慢慢落下。

是的,我的家乡是一个小山村,不只是在坐落在山脚下,而且四周都有山,远远近近环绕着。小时候无数次眺望,看原野,看周遭远远近近的山。那时不知道什么叫作欣赏,只是好奇,想知道山那边是什么,是不是还有山……

远山引起无限想象,身边的山才是自家的,是自己从小生活、游玩的地方。可是看着眼前的这座小山,不禁感慨万千。小山本来就不高大,但承担了几十年生存的重压。俗话说靠山吃山,从小到大,我眼看着上一辈,还有我的同龄人,在山上采石谋生。山上开始变得坑坑洼洼,出现一个个石坑,后来,一片片山坡被挖开,许多柏树没了,野草被埋在石渣下。再后来,人们用上钻眼机,放炮开山,把半个山体都快挖没了,触目惊心的感觉。人们常说,山上滚石头,石(实)打石(实),可是这么坚硬顽强的石头山,竟让村里的父老兄弟啃去一大块,遍地碎石渣,寸草不生,石坑一个接一个,像一块块刺眼的伤疤。而小山顶部峭壁耸立,像裸露的大骨头一样,惨白瘆人。

每当看到这样的景象,难免痛心。可是没办法,人们要吃饭,要生存,没有别的门路,只好开采石头,运到外面换钱,当建筑材料、铺路基,或者烧石灰等。可以说,不少村民是靠山上石头生活的。所以,又怎么不爱这小山,可又怎么不心疼?这些年生活好一些,村里封山育林,禁止采石。山上没有放炮声、机器轰鸣声,小山村和人们的心里都多了份安宁。两年前。县里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开来好几辆卡车、挖掘机、推土机,碎石渣填入石坑,又疏浚附近河道,把挖出来的土石拉到山上修补山体,覆盖了裸露的岩石,栽上侧柏、枣树、杨树等树木。在山顶悬崖下,又栽上好些爬墙虎,等长起来,便能让岩石披上绿装。

村民很高兴,每当放假回老家,我也喜欢到山上去看看。上次回到老家过春节,我又跑到山上,尤其注意看那些小树,盼着它们尽快长起来,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绿色、生机。看小树茁壮成长,自己心里高兴,记得小时候就唱一首歌,“小松树,快长大,绿树叶,新枝芽,阳光雨露哺它……”很欢快的感觉,生气勃勃。可是,生命存活向来也不容易,必要经过岁月的洗礼。看山坡上的小柏树,存活率也就五六成,仅有几棵绿意盎然,大多数只有两三枝绿叶,瘦弱不堪的模样,让人倍感怜惜。有的树枝都已干枯,只在树干上冒出一星点儿新绿,不忍细看。那些没有存活的早已干透,枯枝挺立,还那么坚强似的。什么时候这山坡上能绿树成荫,柏香阵阵?不知道,但愿能等到这一天。

转过几块山岩,在一处稍低洼的地方,却赫然看到两棵小翠柏,长势喜人,我不由地精神一振。走近细看,觉得奇怪,这两棵小树不只是长得旺相,还和其他侧柏不是一个品种,是那种不大常见的丝柏,枝叶紧密,团在一起。谁栽在这里的?怎么长得这么好?我仔细看树下,摆着一圈儿小石头,和掺杂碎石的泥土围成一个树坑。这是有人用心栽培,下面的石块儿挖出来,又便于储存雨水,自然长得好了。

这时,忽听身后有脚步声,扭头一看,一个约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走近时认出来,论庄乡辈分,我叫他青山叔,其实比我大不了多少。他家就在这片山坡附近,小时候找他玩,一块儿爬山。他一手拿把小铁锨,一手拎一个黑色塑料袋,里面露出绿色树枝来。

“你怎么在这里?”他认出我来。我说:“转着玩儿,看看山上这些小树。”他笑了:“这是去年春天栽上的,天气干旱,山上没有多少土,好些都没成活,在这里栽活一棵树不容易呢。”我问:“你拿铁锨来,是栽树?”他有点不好意思了:“是。这两棵树是去年我栽的,长得还不错。今年再栽两棵。“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他站在那里停一停,想了想,对我说:“这是咱村儿的山,公家给修补好,真是大好事。咱老百姓办不到,就是咱村集体也没这个能力。又给栽上树搞绿化,真是做梦也想不到。我见这儿有点儿空地,自己栽上了两课,还好都活了。这不,又弄了两棵,找地方栽上。”我说:“青山叔真是活雷锋。”他笑了:“不用戴这样的大帽子,这是自己应该的。你也知道我的名字,就是因为当年这里是一片青山,柏树林子又高又密,父亲很喜欢,给我取了这个名字。小时候我领着你们爬山,在树林子里面玩儿,你还记得?”我说:“记得,那时你还说这事儿,很自豪的感觉,我们也羡慕你家住在山坡上呢。”

青山叔说:“后来家里盖房子,父亲在树林外边采石头。再后来,年轻人都长大了,用钱的地方多,没别的收入,只好开山采石,卖点钱。山脚下挖的石坑深,不好采了,就往山上来。慢慢地毁了树林,把半边山都快弄没了。没办法,多亏了这山这石头,咱村儿里人多地少,种地收粮食,只是刚够吃的,其他花费,没别的门路,只能靠山吃山,笨吃笨啃。出力流汗咱倒不怕,说实在的,心疼这山这树。弄得到处破头烂腚,都是乱石渣,连草也长不出来。像你考上学有工作,不再当农民。我们待在家里,把青山吃成破山,心里不是滋味。现在生活都好起来,孩子长大上完学,在城市里有了工作,不给我要钱,还给我钱。上级保护自然资源,不让开山采石,我也快干不动了,年纪不饶人。现在我在附近厂子里上班儿,看大门。前年厂子里搞绿化,我要了两棵小树苗,栽在花盆儿里。没想到咱村里填坑补山,修复生态,栽上树。我想怎么这么巧?像是安排好似的,这两棵小树有了最好的归宿。我便带回来栽在这里,也算是满足心愿,得到安慰。对这小山要感恩,要回报,自己叫青山,山上没树怎么行?感觉山要成青山,自己才生活好。你看,国家补山造林,简直是治了我的心病,救了我的命。你别笑话,现在上点儿年纪,干活力气少了,胡思乱想多了。”

青山叔脸上露出笑容,我倒笑不出来,心里很感动,很敬佩。自己每年回老家,看这小山遍体鳞伤,心里也是不舒服,但从没想到尽力去做点什么,改变这个样子。不过说实在的,这事儿除了国家,谁也没力量做到。现在真的是国家富强了,能补救往日困难生活留下的伤痛,回报自然山水的养育恩情。人吃五谷杂粮,和庄稼草木是一体,其实也和泥土、山石、沙粒、空气、阳光是一体,和宇宙天地密不可分。古人说,“万物一体”,“我心即是宇宙”,这不是痴人说梦,而是实实在在的真理。村里的人靠山吃山,养活自己,山体伤残,其实都心疼,都痛苦。

我说:“青山叔,你说的太对了。我也想那原来的柏树林呢,你带我们在这里玩儿,听树上的鸟叫声,摘柏树籽儿,闻柏树的香味儿,心里高兴,到现在还记得。还记得有一年过春节,我家贴对联儿,有一句是“门外青山千古秀”,我就想到这片柏树林,真是四季长青,万古长青的感觉。你在这里栽树,真是太好了,也是我的心愿,咱俩一块儿栽吧,等明年春天我也弄两棵来,让这里早日成林,多好啊!”于是,我和青山叔一块儿挖坑,栽上两颗小柏树。天色渐暗,我说:“要是再浇上点儿水就好了。”青山叔说:“没事儿,我明天来溜达一圈儿,顺便提桶水,离自家不远,很方便。”我说:“你看你多好,简直就是以前的地主老财,有自家的山,自家的树林子。”我们都笑了。

现在我家楼下有两个花盆儿,栽着一棵小松树,一棵小柏树,是我从附近小山上移来的。小山上松柏茂密,种子落地发芽,长成小树。等再回老家过年,就约上青山叔,一块儿栽到山上去。我还准备了两瓶酒,要送给青山叔,一块儿喝两盅。那时,山上小树就又长大一些。家乡草木繁荣,松柏长青,空气清新,芬芳纯正,真让人高兴!

2021.10.12

作者简介:白水,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壹点号 白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