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为什么天下大乱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在中国历史上,各个封建王朝末期常常会发生大规模的民变、天灾、外族入侵等,而这会造成社会经济的大举崩坏以及人口的大量死亡,只有当新的统治秩序形成后才会恢复,各个王朝也一直就是如此循环。相对较为明显的,就是东汉末年,当时的的动乱到底有多可怕呢?

东汉末年为什么天下大乱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1)

首先,我们可以从这个时期的人口变化就可以看出来。在公元157年左右,当时汉朝的人口多达5600万,可以说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是到了东汉末年,自黄巾起义开始,人口就开始极速下降,在这期间,董卓叛乱,诸侯相互征伐是人口下降的主要因素。到了208年的时候,孙刘联盟与曹操爆发赤壁之战时,也就是三国前期,整个汉朝可以说是十室九空,一直到三国鼎立时期局面才相对稳定时,而此时三国的人口已不足800万,勉强达到公元157年时的七分之一。由此可见,东汉末年的动乱有多严重。

东汉末年为什么天下大乱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2)

而导致这种人口急剧下降的原因,首先就是人祸。这就不得不提当时的人才选拔制度,也就是举荐制,意思很简单,就是让有名望的有权利的人推荐人才,但是这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任人唯亲的情况。于是举荐制度形成的一个后果就是大氏族的崛起,因此汉朝也出现了四世三公这样的局面,导致皇帝很弱小,氏族很强大。氏族贵胄们把持着人才上升通道,同时把朝廷里的肥缺都安排成了自己的人,比如袁绍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朝廷除了中央军之外,没有特别强悍的力量,这也正是朝廷内乱的导火索。因此,人才选拔制度严重导致了氏族政治的出现。

东汉末年为什么天下大乱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3)

但是,是人才就不甘心永远做底层,比如董卓这个人,小说《三国演义》里这是一个奸贼,但是据史书《三国志》记载,董卓在西部和羌人打交道,完全是从底层一步步干起来的,是一个饱受氏族压迫的奋斗者,在被召回进京后,董卓的报复心理就开始了,因为他一开始就对氏族们的十分不满,因此两者之间积累已久的矛盾终于爆发,从此天下大乱的序幕也就拉开了。此后各地军阀势力互相混战,社会生产力集剧下降,而打仗人是最主要的力量,但是也是最容易消亡,每一场战役下来,都有大批量的人挂掉,正所谓“杀敌一万,自损八千”。

东汉末年为什么天下大乱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4)

由于当时战死的人很多,来不及掩埋处理,进而导致了瘟疫的爆发,在数十年间出现过连绵不断的大瘟疫,其死亡人数之多,简直无从统计。据《后汉书·五行志》中所记载,从公元119年至217年这百年间,出现过十次大瘟疫,这十次瘟疫有五次集中在汉灵帝在位期间,而在这期间朝廷无所作为,导致民不聊生,因此才让张角等人有机会发起了黄巾起义。此后,瘟疫加上兵灾,使得本就很乱的东汉末年乱上加乱。

东汉末年为什么天下大乱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5)

有一次曹操在中原大地上见到了这种惨不忍睹的景象,于是触景生情,写下了《蒿里行》,诗中提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而这也是对当时情况的一种真实写照。俗话说“宁做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的确如此,乱世之中我们只看到了一些英雄人物的光辉一面,却忽略了无数战死沙场的冤魂。在乱世当中,士兵是最廉价的群体了,他们会被大批量的送向战场,然后默默无闻的阵亡,从头到尾都没人知道他们是谁。作为和平时代的我们是无法体会到动乱年代中士兵的辛酸的,毕竟下一秒可能他们就会被偷袭而全军覆灭,或者攻城中死亡,缺少补给被饿死,无奈条船而淹死等等。总之每次的战争必定是尸横遍野,正所谓“一将功名万古枯”。

东汉末年为什么天下大乱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6)

总的来说,三国是一个极其混乱的时代,我们不能只看到那些光鲜亮丽的英雄,也要明白在任何战争当中,受到最大的冲击的永远是底层人士。毕竟将军不会上战场,上战场的永远是士兵;富人不会饿死,饿死的永远是百姓;官员也永远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而乱世之中的百姓哪里有什么话语权呢?

关注小编,带您走进一段不为人知的趣味历史,欢迎您评论点赞哦!

东汉末年为什么天下大乱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