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为什么不被砍 孔融之争

前些时日偶然看到一个视频,关于孔融这个人的争论,几日之后突然发现这个事情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对于孔融这个人,我的感情也蛮复杂的,倒不是像甲up说的那样他是山东的名人,不允许网络上肆意去黑他。而是当年在老家曾经一度喜欢寻访古墓,孔融墓在城区,离我家又近,所以经常去那周围转转,多少还有点感情吧。

孔融为什么不被砍 孔融之争(1)

至于这个墓真假我也不知道,毕竟我不是学历史的,也没太考证。

为了写这个,重新把两个up的视频又看了一遍,历史笔者属于小白级别,但是打辩论这件事却让人“食指大动”。因为星彩属于守方,所以下文称他为甲,二瑾属于攻方,下文称他为乙。

下面从辩论角度来聊聊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首先,问题的爆发点在于孔融不孝——父母无恩论。这点曾经出现在了某本非常权威的文学史上,所以笔者也一度奉之圭臬,后来一来二去经常去拜访孔融老先生的孤坟,就开始开启了我的求证之路,所以乙方发现的地方有些笔者也在翻书的时候发现了,看到他的视频时也心有戚戚。

因为我看的教材都把“父母无恩论”收录了进去,所以可见这个观点流传之广泛,许多人可以从各个渠道了解这个故事也不足为奇。而孔融作为一个凭借“让梨”而妇孺皆知的人物,出现了不孝这种反差,是很吸引眼球的。这也是许多up聊这件事的原因,至于真实与否还真没有太多人在意,结果谁知道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要杠这事儿。

其实最开始乙方并没有明确辩论对手是谁,只是一个满天撒网的辟谣视频,并没有明确的目标。

孔融为什么不被砍 孔融之争(2)

先说第一个视频。

乙方主要反驳了孔融乱杀人,也就是上图中的第3项。

提出了这个“史料”来自于《太平御览》,但是《太平御览》是一部类书,也就是一部巨著,换言之就是这部书里的很多东西,当个寓言故事听听就行,乙方也是如此表达的,并举出了许多史料证据来说明孔融非常了解律法,进而从理论上推翻了这个观点。

第二个视频

这个主要反驳了株连九族、父母无恩论和谋反,株连九族这个就不用说了,孔融是孔子之后,但凡知道孔门在封建社会的地位,也不敢相信诛九族。而反驳无恩论的根据也很简单,一个字“枉”,也就是诬告。最后对于谋反的反驳也很简单,年代混乱和不匹配孔融所为。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孔融底儿太干净了,以至于让曹操连莫须有的罪名都找不出来,只能泼脏水。

这里笔者想插一个观点,“创造历史”。历史在很多时候是需要被创造的,因为《左传》以后的纪传体正史成书是有很长滞后性的,这就决定了它对事情的记载具有很强的结果导向,换言之就是正史往往会记载事情的结果,而不会,也很难记载事情的原因和场合。所以对史料就出现了“解读”这个点。之所以插在这里说是因为后面开始辩论后,对于同一段史料,二人都在按照自己的逻辑去解读。

这时候甲方就开始应战了,应战的方式是拿出了孔融更多的黑料,而这位甲方的水平不是那些纯猎奇讲故事的营销号可比拟的,十一条罪名都有史料支撑。

第一个逼人改姓这是主要交锋点,后面再详细说。

第二个反对禁酒,这里禁酒的前提是“饥荒”,酿酒浪费粮食,所以要禁酒,这时孔融带头出来反对。这里提出了孔融不顾平民死活,不珍惜粮食

第三个黑料是反对厚葬马日磾,因为马日磾投降过汉贼袁术。

第四个黑料是大军压境的时候不积极抵抗,甚至抛妻弃子。

第五个黑料杀死建议孔融联盟袁绍或者曹操的手下。

第六个黑料是对手下喜怒无常。

第七条好像没说,我反复看了几次都没找到。

第八个黑料阻止汉献帝纪念自己的儿子。

第九个黑料亲近祢衡。

第十个黑料,给大将军何进没脸。

第十一个黑料,收留哥哥的朋友,间接害死哥哥。

虽说有十一条吧,但是从第二个到第十个其实感觉都是一回事,那就是“名士派头”。

正巧前段时间上海疫情的时候出过一个新闻,大家都隔离缺少生活物资的时候,有一名官员晒出了他的菜篮子。

这件事情家里一个长辈说了一句话,这人不是傻,只是被特权惯了。

孔融顶着孔氏门人的光环,他也一定是从小被特权惯了的存在。

所以这几条的逻辑差不多。

反对禁酒:酒文化是祖宗传下来的,不能废。

反对厚葬:此人不忠,不应该受此殊荣,你说迫不得已?同样是迫不得已,看看于禁下场。

不积极抵抗:名士派头,要的就是一个淡定。至于抛妻弃子,那年代这种事太正常了。

杀手下:参考反对厚葬,同样是不忠的罪过。

对手下喜怒无常:emmmmm,那个年代挺正常吧。

阻止皇帝:不符合礼仪章程。

亲近祢衡:我没太理解这为啥是黑料。

对待何进:我孔圣之后,你一个屠夫,只是那堆升天的鸡犬而已,凭什么要我给你面子。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件事,孔融一定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存在,也一定是一个不知人间疾苦的存在,更一定是有着道德包袱的存在,更更是一个有着偶像包袱的存在。所以甲方的这些论据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孔融只顾着自己的名士派头,一不管人间疾苦,二不知人情世故,三视人如草,四沽名钓誉。

而最后一点,包庇哥哥的朋友和害死哥哥之间的联系有一点强行,尤其是前面的铺垫完,收留犯人也顺理成章地成了“讲义气,为出名”,但是笔者不认为这个逻辑成立,为了出名收留逃犯,这好像不太能站住脚,而且后面哥哥为什么死的也没有说清楚。当然从结果上看,这个行为间接害死了哥哥,是错的。但是人没有前后眼,谁都不知道自己现在做的一件事会造成什么后果,如果说这都算孔融害死哥哥,那吕伯奢一家老小的性命难道也应该算到陈宫头上?有一点强加因果的嫌疑。

后面就是攻辩环节了。

乙方对第一条提出了质疑。

再插入一点笔者的个人倾向,毕竟辩论赛中个人的感情色彩会影响公平程度。

笔者对乙方有亲近感的地方有三:一其是极少数摆史料的作者之一;二其关于对孔融正名这件事于我心有戚戚;三其是山东老乡。

同样让笔者不太舒服的一点也有三:一其视频中把孔融和山东直接挂钩;二其视频形式为鉴定视频错误,所以在措辞上会针对其他视频作者,当然这种行为在广撒网吐槽营销号的时候很合理,但面对其他人上门踢馆的时候就稍显轻佻了;三其在开场的时候就提出“送业绩”,又说丢人的一定不是我,颇有狂态。

这期视频的攻辩点在于是仪改姓。

正如上文说的“创造历史”,这段话的原文:

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

甲方的解读是孔融是大官,是仪是小官,是仪是在淫威下被迫改姓。

乙方的反驳论据是用是仪以后生平史料证明了他不是一个迫于淫威的人,所以是仪的改姓是因为觉得孔融的说法有道理,心甘情愿改的。

甲方的反攻主要是围绕“嘲”这个字,并举出了《三国志》中其他出现嘲的地方都是明显的负面意思,所以在这里也是负面意思。

两个人的矛盾交锋点在于这段原文确实没有太多的感情色彩,没有办法判定是仪的主动和被动。

对乙方的观点驳斥用了个很形象的例子“参加工作后不怕老板,并不能证明上学的时候不怕校长。”这也是乙方逻辑最薄弱的点。

而甲方的引证也有逻辑漏洞,在汉字中,有一些字很独特,他既有褒义,也有贬义,而有一个方向用得会更多,所以“嘲”在其他地方都是贬义,所以在这里一定也是贬义,依然是属于强加因果。比如笔者特别喜欢一个字“矜”,这个字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贬义的,但偶尔也会有褒义的用法,这才是我们汉字的魅力不是吗。

至于后面说是仪如果被逼的,离开孔融后有大把的机会再改回来,这个逻辑也不对,如果改回来不就坐实了媚上的名声了吗,按照是仪后期的行为可以看出他也是个很爱惜名声的人,就算当时是被迫,后面也只会为自己改姓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将错就错下去,而不是去自毁名节打自己脸。

总而言之,二人都在逻辑上赋予了这段史料背景和感情,但逻辑都不能说是无懈可击,总的来说个人感觉甲方略胜。

第二个交锋点,徐众的评语有没有分量。

徐众评曰:古之建姓,或以所生,或以官号,或以祖名,皆有义体,以明氏族。故曰胙之以土而命之氏,此先王之典也,所以明本重始,彰示功德,子孙不忘也。今离文析字,横生忌讳,使仪易姓,忘本诬祖,不亦谬哉!教人易姓,从人改族,融既失之,仪又不得也。

原文我也拿出来了。个人的解读这段话应该分开看,“古之建姓,或以所生,或以官号,或以祖名,皆有义体,以明氏族。”这句话是解释“姓”的;“故曰胙之以土而命之氏,此先王之典也,所以明本重始,彰示功德,子孙不忘也。”而这句话是解释“氏”的。

这段涉及“姓氏合流”这一复杂的历史现象,没法详细说,这一点乙方提到了,甲方没提到。

后续引出两个大佬的观点,

何焯:古之氏族,本出上赐,汉吏皆成君臣,未足深责。

这里指出了“姓”与“氏”的区别。而他的观点是汉代“姓”这回事已经不再像最初的时候代表着什么了,所以改姓这个事,没必要这么上纲上线。

这段话甲方进行了两次翻译,第一次翻译比较还原原文,第二次翻译说的是“骂孔融骂过了。”

这里二人的交锋点在于“未足深责”是你骂得不对委婉说法,还是你骂得对但是没那么严重。

综上所述,个人在这一点交锋更站乙方。

一是他提到了“姓氏合流”。

二是对于未足深责笔者更倾向于是何焯反驳的委婉说法,如果他支持骂孔融,那个人觉得没必要在程度上进行讨论,还专门写个注。

钱大昕:氏与是可通用。

对于这点,乙方举出了大量证据说二者通用,在文字学上有大量的字通用是存在的。而且这种不应该叫做通假字,更准确应该是假借字,是汉字六书中的一个分类,这点乙方说得非常准确,很多弹幕好像并没有分清楚,特别说明一下。

《说文》中给出的解释: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甲方在这里提出一个观点,这两个字是一个字,所以没有改姓。

这个说法明显是不对的,古文中假借字和异体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就好像孔乙己中说回有四种写法这就是异体字,换言之就是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除了写法之外其他的文字属性完全一样。

而假借字不一样,根据《说文》的解释是在最早的时候,汉字的数量没有那么多,当产生造字需求的时候,就会找一个与这个意思相近的字,按照他的发音暂时先用着,他给出的例子是令和长。大概意思是“下令”这一动词和“县令”这一名词有一个意思是先出现的,后来另一个意思需要一个字来表述,因为这两个意思比较接近,就通用了。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最开始的时候通过假借,用一个字表达两个意思,但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他的假借义被大家所接受,它的原义反而不再常用了,例子的话“酉”和“酒”,酉本身就是酒的意思,后来引出了地支中“酉”这一专用名词,慢慢地酒的意思就被“酒”这个字完全取代。

所以综上所述,异体字可以认为是同一个字,而假借字是不能认为成同一个字的,或者严谨点说,在当前时代不能认为成同一个字。所以钱大昕用词是“氏”,“是”本一字,只能说明这两个字在更早的时代,是一个字,进入到东汉末,就不是了。

甲方说没有改姓是站不住脚的,而后面所有争论陈寿强调改了姓,你清朝人说没改姓,反驳陈寿之类的论据也更没有参考价值了。

后面把清朝的学者归为给孔门的人正名,不能让孔融挨骂,这个说法也是创造历史,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

最后总结一下。

是仪改姓了吗,肯定是改了。

跟孔融有关系吗,肯的是有关系。

他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不知道。

他改姓这个行为严重吗?不严重。

不严重的原因如下:

对改姓这件事抨击最大的其实是“忘本诬祖”,但是如果有这么一种可能存在的话,那就算不上“忘本诬祖”了,那就是这个姓刚刚出现那会儿,就是他祖宗还在用那会儿,这俩字一个意思且通用,只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两个字的用法逐渐分开了,按照这个逻辑来说,他姓的还是他祖宗的姓,毕竟他祖宗用的时候那还是一回事,但是对于他那个时代来说,姓确实是改了。比如拿我的姓举例,“刘”这个写法作为俗体字很早就出现了,而且那时候和繁体是同一回事,新中国简体字属于拿来直接用,那我用“刘”而不用“劉”算不算不尊重祖先呢?当然我这也是创造历史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孔融毕竟是一个小人物,是仪就更是一个小人物了,所以对这两个人记载的史书基本都是后世者记载死人的事迹,他没有办法还原当时的情景,对于这些细节和人物情感,只能用“逻辑”和“推测”来证明合理性,面对这种情况,谁又能避免创造历史呢。

最后说一下一家之言吧,在对人性的把控个人认为甲方更有优势,在知识面的广度上来说乙方更有优势。

PS:视频中有好多弹幕说,清朝人凭什么比东晋人的话更权威,因为清朝除了小说出名外还有一门学科特别著名——朴学。

通俗点说朴学就是考据学,考据学中一个最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小学”——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所以清朝中后期这帮文人把考据简直玩出了花来,如果说选一门当世显学的话,清朝的朴学一定以绝对优势入选,不管你是距离那个朝代远近,清朝的考据一定是天花板。而钱大昕那个评论,正是朴学中的小学中的训诂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