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之间的战争(日本的十二生肖中也有猪)

十二生肖之间的战争(日本的十二生肖中也有猪)(1)

自民党总部每年都会召开新年惯例的“工作开始”会议。据日本共同社报道,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自民党总部召开的新年工作会议上表示,日本有个成语叫“猪突猛进”,是个褒义词,意思是勇敢无畏地冲刺。其实猪是一种柔软而有弹性的动物,一旦有障碍物出现会及时左右避让,而一旦撞到什么东西,以后就会绕开,自己去找其他的路径。

今年是猪年,安倍表示自己将学习猪的“柔软性”。安倍提到自己在12年前,2007年时曾在参议院选举中惨败,导致第一次安倍政权的失败。今年他又将面临12年一次的统一地方选举和参议院选举重合的“猪年选举”。安倍表示:“和12年前不同的是,这次我学会了(猪)的‘柔软性’处事。”他还说:“今年对自民党来说是严酷的一年。我会向着胜利加油。平成年代即将结束,能够带领日本前行的政党只能是自民党。”

中日文化相似但却有不同,所以日本人有些话直译成中文总加上了点莫名的喜剧效果,比如安倍说他要学猪,很多中国人听了就觉得可笑。但事实上,日本人这里所说的猪,不是家猪,而是野猪,这两个词,在日语中,原本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词汇。

在日语中,家猪被叫做“豚“”(ぶた),而其所谓的“猪”(いのしし)则专指野猪,而日本十二生肖中最后一位“猪”所指的,就只是野猪。

是的,在日本,很少有人会把家猪的“豚”跟野猪的“猪”进行直接联想,这其实也好理解——就像我们不会搞混狼和哈士奇一样。

十二生肖之间的战争(日本的十二生肖中也有猪)(2)

这种语词上的分野,也造就了日本文化中对家猪和野猪截然不同的印象。“豚”也常用来比喻不识货的人,如“豚に真珠”(给猪看珍珠)相当于咱中国的对牛弹琴。而野猪则代表着勇敢,为人们崇拜,很多神社中的备受尊崇的大神都是野猪。

如果你在跟日本人闲聊中,说他属“豚”,他多半会跟你急眼,告诉你他不属豚而是属“猪”的!“猪”是很勇猛很高贵的!

日本人为何会如此分清野猪和家猪呢?这跟他们的家畜驯养史有关。

中国的天干地支纪年法,据说最早源于商殷时期,从出土的甲骨文我们可以见到,当时的猪写做“豕”,指的也是野猪。后来随着人类的不断豢养,野猪的野性逐渐被驯化,从野生的豕变成了家养的猪。所以猪对咱中国人来说是老相识,“你换了个马甲我照样认识你”那种。猪就是咱们自己驯化的,自然对野猪和家猪分的不是那么清。

但对古代日本人来说,却不是如此,日本弥生时代曾以北九州为中心短暂地兴起过养猪业,但很快就被废弃了,这是因为日本森林茂密,可以捕获到大量的野猪,既然有野物可以抓,谁还费心驯化啊。所以当唐代生肖文化从中国传入日本时,岛上的野猪还没有被日本人驯化,反而日本的先民们把野猪视为神物,标准的“常见到猪跑,很少吃猪肉”。而经驯养的家猪从中国传入并推广则是更晚的事情。于是野猪就很自然的代替家猪成为属相之一。

十二生肖之间的战争(日本的十二生肖中也有猪)(3)

日本今年的贺年卡,上面的形象确实都是长着獠牙的野猪。

即使现在的日本社会,野猪崇拜的影子也无处不在。一个有趣的对比发生在宫崎骏老爷子两部名动画中:而在宫崎骏的《幽灵公主》一片中,野猪更是做为保护森林战无不胜的英雄被赞美。

十二生肖之间的战争(日本的十二生肖中也有猪)(4)

但同样的宫崎骏,在《千与千寻》,千寻的父母却因为吃饭毫无节制变成了毫无用处的家猪。可见日本人对待野猪与家猪的截然不同的态度。

十二生肖之间的战争(日本的十二生肖中也有猪)(5)

同样是十二生肖的猪,中国人崇拜的家猪是温顺、随和的家畜,而日本人崇拜的野猪,却是凶猛、强健的野兽。每每想起这一点,昱弟总是疑心,这种微妙的差别中是不是也体现了中日两国民族性上的不同呢?

十二生肖之间的战争(日本的十二生肖中也有猪)(6)

结尾再给大家分享两个有关日本野猪的豆知识:

一,在日语中,野猪的小猪崽有个专属称为,叫做“うり坊”。“うり”是瓜的意思,所以“うり坊”其实就是“瓜崽”(瓜娃子?),这是因为小野猪背上有瓜状条纹的缘故,野猪的小猪崽确实超萌。

十二生肖之间的战争(日本的十二生肖中也有猪)(7)

うり坊很萌的,大家不要黑它。

二,如果去日本,想吃到正宗的野猪肉,请去吃一种名叫“牡丹锅”(ボタン鍋)的日本火锅,所谓“牡丹锅”,并不是指在火锅里煮牡丹,而是用野猪肉加上各种蔬菜制成的。日本人把野猪肉切成的薄片比作牡丹的花瓣,看上去相当之风雅。至于口味,野猪肉比我们常吃肉类更硬一些(不知安倍说的柔软性在哪里),但很有嚼头。蘸着日本独特的醋酱油来吃,也算别有一番风味……说的昱弟口水都留下来了。

当然,现在讲究环保,即便在日本,很多牡丹锅也改用牛肉或豚肉(家养猪肉)来做。所以去吃之前请务必跟店家确认是不是真的“いのしし”,另外考虑到价格和正宗性问题,时间允许请尽量不要挤在东京、大阪这样的旅游热门城市吃,去三重县吧,那里很正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昱

(壹点号 昱见)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