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控制有哪些软件(远程控制软件怎么选)

随着远程办公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远程控制软件作为一种简单易用的远程办公工具也成为我们的必备软件之一如此一来,在诸多远程控制品牌中如何抉择就成为了一个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远程控制有哪些软件?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远程控制有哪些软件(远程控制软件怎么选)

远程控制有哪些软件

随着远程办公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远程控制软件作为一种简单易用的远程办公工具也成为我们的必备软件之一。如此一来,在诸多远程控制品牌中如何抉择就成为了一个问题。

远程控制的技术原理不算复杂,可以简单理解为被控端的画面实时传输到主控端,同时主控端发送指令实现远程操作,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像视频传输那样。因此,远程控制流畅度将是我们评价一款远程控制软件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同时,在这方面取得的优秀成绩是需要丰富的技术积累的,也是很难简单复制的。

这里,我们就从画面的流畅度切入,看看市面上的“向日葵”、“ToDesk”、“TeamViewer”三款远程控制软件的表现。

远程控制流畅度对比

首先明确一点,远程控制的流畅度除了技术上的差距,还取决于本地和被控端的网络情况,很多我们日常使用过程中遭遇到的间歇性“卡顿”,可能和我们的本地的网络环境有关,从这方面出发很难进行精准的评价。

但在同一网络环境下,远程控制常态化的“延迟”表现则可以综合体现软件的编解码能力、服务器质量等等,可以用于评价软件的优劣。

因此,我们在一台配置足够高的电脑中,同时使用“向日葵”、“ToDesk”、“TeamViewer”三款软件远程控制另一台电脑,并通过被控端电脑上计数器的数字(精确到毫秒)判断软件常态的延迟表现。

在该逻辑下,理论上主控被控端的数字完全一致则表示完全没有延迟,画面数字显示的越大,则表明延迟越小,反之亦然。

【动图】

经过对采集卡收集的画面进行逐帧慢放后,我们发现“ToDesk”画面中的计时器数字最小,延迟最高,有时会达到数百毫秒;“向日葵”与“TeamViewer”的表现相当,差距在10-50毫秒之间。有过一定网游经验的朋友应该了解,10 毫秒的体感差距几乎没有,但100 毫秒的延迟体感就已经比较明显了,如果数百毫秒,体感将会更加显著。

对比下来,画面流畅度方面的成绩一目了然。就如我前文所说,这方面想要取得较为不错的成绩需要技术的积累,国产的“向日葵”与德国的“TeamViewer”分别作为国内外该领域的“资深玩家”,对比资历尚欠的“ToDesk”有明显的优势,也算是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上文的说法。

那么这些技术优势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就以国产的“向日葵”为例,简单了解一下。

决定远程控制流畅度的核心技术:编解码算法与网络层资源

决定远程控制流畅度的核心技术可以从两个维度分析,分别是图像的编解码算法和网络层的资源。全部展开讲会是非常巨大的篇幅,这里就只做简单的介绍了,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可以去搜索其他解析类文章。

首先是编解码算法。向日葵相较于其他远程控制软件,针对远程控制场景单独研发了编解码算法,与使用通用算法的方案相比有明显的优势。

向日葵推出的“SADDC”算法是业内为数不多针对远程控制场景的自研算法,该算法针对不同远程控制场景采取不同的编码策略,显著提升画面压缩率,降低传输数据量,并实现画面极低延迟编码、高帧率传输。

“SADDC”算法的核心策略基于:

● 基于焦点应用和视觉显著性理论(visual saliency)对远控画面进行实时的识别区分。

● 对于画面进行智能切片分区、实现分区块解码运算。

● 更高效的利用主机的配置,主机配置足够时配合硬件加速进一步提升远控质量。

在“SADDC”算法加持下,向日葵的高流畅度在编解码这一维度上得到了技术保证。

而在网络资源层,向日葵使用了可以自动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传输,可提升跨运营商互联速度的BGP服务器,同时还搭载了BBR算法以及Oray-Raptor混合编码算法等技术保证弱网环境下的体验,降低网络下限的不利影响。

总结:技术优势成就流畅度表现

在上述核心技术的加持下,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向日葵相对优秀的延迟控制和远控流畅度表现。而对于在同一赛道的后来者们来说,加快磨炼自身的技术或许才是正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