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什么来历(金木水)

阴阳观、金、木、水、火、土五行,在中国文化中随处可见特别是在中医学、勘舆学、《易经》学研究中,是须臾不能离弃的东西要问它们是怎么来的?古往今来,许多人进行过研究,但都只能说个大概,无法穷究其真蒂如著名史家范文澜在《与颉刚论五行》里说:“阴阳与五行不一样,阴阳发生在前最野蛮社会里,人除了找些果实和野兽充腹,相对重要的就是男女之间那个事,他们看人有男女,类而推之,有天地、日月、昼夜、人鬼,等等,于是阴阳成为解释一切事物的原则社会逐渐进步了,头脑比较复杂了,他们里有智者出,另外造一种五行说,即水、火、木、金、土五物因为五物为民生所用,所以《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财,民并用之’文化极度低劣的民族,他们计数比打一只虎还难,先民只能数一、二,不知经过多少年,才会数一、二、三、四、五,这还借着天生五个指头的光呢,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什么来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什么来历(金木水)

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什么来历

阴阳观、金、木、水、火、土五行,在中国文化中随处可见。特别是在中医学、勘舆学、《易经》学研究中,是须臾不能离弃的东西。要问它们是怎么来的?古往今来,许多人进行过研究,但都只能说个大概,无法穷究其真蒂。如著名史家范文澜在《与颉刚论五行》里说:“阴阳与五行不一样,阴阳发生在前。最野蛮社会里,人除了找些果实和野兽充腹,相对重要的就是男女之间那个事,他们看人有男女,类而推之,有天地、日月、昼夜、人鬼,等等,于是阴阳成为解释一切事物的原则。社会逐渐进步了,头脑比较复杂了,他们里有智者出,另外造一种五行说,即水、火、木、金、土五物。因为五物为民生所用,所以《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财,民并用之。’文化极度低劣的民族,他们计数比打一只虎还难,先民只能数一、二,不知经过多少年,才会数一、二、三、四、五,这还借着天生五个指头的光呢。

从原始阴阳说到原始五行说,其间经过的岁月也一定不少。从五行到九畴,又得经过若干年……九畴是根据五行而扩充的学说。我此地假设阴阳发生在夏以前的社会里,五行发生所谓夏代的社会里,九畴发生在殷代的社会里。”(英)科学家李约瑟在其《中国之科学与文明》里引用法国社会学家葛兰言的主张说:“阴阳学说与中国初民社会里所呈现出来的两性差异有关,当每逢季节性的祭典,年轻人便在那里挑选自己的配偶并跳舞,以象征大自然永恒而奥妙的二元性。”

刘尧汉教授的名著《中国文明源头新探》,将其追溯到彝族的“十月太阳历”中,说阴阳、五行均出自彝族‘十月太阳历’中将一年分做阴阳两半年,1至5月为阴年,6至10月为阳年。10个月,又以雌(母)雄(公)命名为:水公、水母、土公、土母、木公、木母、火公、火母、铜公、铜母。单月为雄性,双月为雌性。铜是金属类物质中彝人最先发现的,因此彝人用铜而不用金,这也是彝族五行与汉族五行不同之处。此处的铜,实际也代表了“金”。铜排列最后,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中,“铜”是最后发现的。刘尧汉赞同“阴阳源于雌(女)雄(男)二性”之说,五行的起源,他说:“彝族认为‘人从水出’,因此,水居五元素之首。人和生物依赖于土地才能生存,土元素当排第二。原始人类初用石块或木棍自卫,并用木棍掘耕,木应居五元素之三。及至金沙江畔元谋猿人子孙才发明火,因而火应居五元素之四。铜(代表金属类物质)的产生很晚,因此排列最后。”

在笔者看来,前人,包括刘教授的探索,总的看是对的,但也还是觉得不够准确。“阴阳”,准确说,最先应源于古夷(彝)人对白天、黑夜的一种表述,白天为阳,夜晚为阴,太极图画成“黑白互回的阴阳鱼”就可以表明这一点。用阴阳表示男女、雌雄、上下、表里、大小、色泽、深线等等的对立、差异,那是将阴、阳升华为哲学层面上的“阴阳观”之后的事,而绝不是相反。我们的先民以“男女交合生孩子”的朴素生殖发展观念看待万事万物的发展,提出了“阴阳交合,万物滋生”的朴素的宇庙观,道家、易学家,都继承了先民古夷人的这种生殖发展观,于是才有了“道(无形的存在,实则指阴阳)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精典论断便随之而出,形成了中国古人独特的宇宙观。

金、木、水、火、土五行要素,中国古夷人不是简单地看做是自然界存在的五种物质,而是精准地将它们看做是宇宙万物,包括人体结构的组成要素。远在近万年前,古夷人能有这样一种认识,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是我们的先民对世界本源的一种认识。世界的本源是什么?换句话讲,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这是古今中外的先哲们都在探讨的问题。但截止马克思主义问世之前,没人能对此做出符合实际的,肯定的回答。而我们的先民古夷人,在近万年前,在没有“科学”二字可言的时代,就知道世界由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构成,可见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达到了几乎完美的程度,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而今,人类发现的物质元素达到了百余种,但要讲类,仍然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可惜,没人发现他们的成就,被默默地埋没在西南彝地的崇山峻岭之中。

我们的先民古夷人,不仅发现了五行要素,还认识到了五行要素特有的颜色,金为白色,木为青色,水为黑色,火为红色,土为黄色。发现了五行要素之间的生克制化的规律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又生金,五行相克的规律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就更了不起了。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着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可又认识的。古夷人的“万物都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五种元素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生克制化规律”的认识,虽然是原始的,直观的,但不能否认,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符合马克主义“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这一认识,它摆脱了盛行于整个古代社会的“神灵创造世界”唯心主义世界观的羁绊,能客观的,如实地看待世界、认识世界,透露出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并在自己的医疗、勘舆、预测凶吉祸福的活动中广泛应用,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古夷人将金、木、水、火、土五行与东、南、西、北、中五方位相配,确立起“东方为木,色青;南方为火,色红;西方为金,色白;北方为水,色黑;中央为土,色黄”的思想。也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广泛应用。这种搭配是否具有科学性,暂且不论,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远,这是无可质疑的。那么,古夷人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形成这种搭配的呢?有迹象表明,近万年前,古夷人在金沙江两岸生息之时就已形成了。

东方木,可能在他们住地的东方,森林很茂密,一眼望去,郁郁葱葱,满眼青绿色,因而才将其与木相配。南方日照强烈,一片火热,因而与火相配。西方,具体讲就是云南,金属矿藏多,因而与金相配,北方多水,在彝族先民中,历来认为北方是“水头”,因而与水相配。人离不开土地,畜牧农耕,得依赖肥沃的土地,因而,土就放于中央位置。其中,以“北方为水”称为“水头”最能说明问题。察看中国境内地形及河流走向,在中原,黄河、长江,都由西向东流淌,不可能产生北方是“水头”的概念,以金江两岸为中心观察,情况就大不同了,由于数亿年前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板块对撞,顶出了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在青、甘、蜀、云南等地造就出许多的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打开地图,我们看到,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条大江的源头,都在北方青海,由北向南流淌,金沙到了丽江的石鼓,才调头向东流淌。再看古夷先民生息的另一块大地——蜀地,岷江、嘉陵江、雅砻江、大渡河、通江等十几条大小江河,全都从北向南流。因此,在金沙江两岸,将北方称做“水头”,可谓是名副其实。既然北方是水头,定为“北方水”,也就是很自然的一件事了。可见,“阴阳、五行”的产生地,并非是在中原,而是在云贵高原金沙江两岸,这是确定无疑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