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童谣三只小白猪(何家公鸡何家猜狐狸先生几点钟)

编者语:

本篇文章,我们邀请了“香港儿歌之父”韦然老师来和我们倾倾童谣。

香港音乐人、作词人、犹善于创作儿童歌曲及另类音乐,代表作为《何家公鸡何家猜》(词曲)、《狐狸先生几点钟 ?》(词曲)、《小明上广州》等。可以说,现在在广州传唱的那一堆歌谣,但凡数得出的粤语童谣,可能有95%都是他写的。


要给童谣好好的作一个界定和分类,有点难。

狭义来说,童谣是指衍生或流传于儿童生活圈子的游戏口令、顺口溜、友侪间互相挖苦嘲笑对方的抵死虐待句、流行曲或诗词二次创作的恶搞词,大多是没有调子的韵文短句。

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传于香港的儿童猜枚游戏《何家公鸡何家猜》的口令:“何家何家何家猜,何家公鸡何家猜,何家小鸡何家猜,何家母鸡何家猜。”

何家公鸡何家猜小蓓蕾组合 - 听歌讲故事:威威游动物园-粤语儿歌故事童话

五、六十年代流传在广州一带,女孩子在跳橡筋绳时的自创歌谣:“日又跳,夜又跳,跳跳埋埋乍妈娇,妈呀,俾分钱我买条橡筋再跳。”

粤语童谣三只小白猪(何家公鸡何家猜狐狸先生几点钟)(1)

相信是源自广州的搞笑顺口溜:“一蚊一斤龟,一蚊一斤鸡,你话鸡贵定龟贵”、“入实验室㩒紧急掣”。

当然,少不了那一些以诗词或歌曲的二次创作,如新冠疫情期间在香港疯传的恶搅诗词:“一月离校六月回,童声无改视力衰,老师相见不相识,惊问肥仔哪里来?”

又或是早已流传了超过七十年以上,以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一曲的无厘头恶:“大笨象会跳舞,马骝仔会上树,白鹿会打关斗”

当然,童谣中最主要的类别,是那些抵死而甚少有记录的“灰色童谣”,如流传在香港曳仔一族的“握握手,好朋友,我做皇帝你做狗”。

广义而言,童谣还包括大人唱给孩子听的催眠曲、安眠曲,如大家熟悉的《月光光》;

大人和小孩玩耍时念的逗儿弄儿句,如“点虫虫,虫虫飞,飞入荔枝基”;

从前大人教小朋友行路时念的“行行,行行,行到街边执个橙,橙好吃,路好行”;

还有小朋友在口常生活圈子中听到的市集叫卖小唱:“埋黎睇呀埋黎拣”;

早年在广州街头常听到的劳工小唱:“磨铰剪铲刀,铲刀磨铰剪”;

以及从前大人教导孩子学习语言词汇、伦理道德、历史文化、时令季节、生活常识等而编写的各类学谣,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

粤语童谣三只小白猪(何家公鸡何家猜狐狸先生几点钟)(2)

还有各类流传在民间的谚语、人生隽语、简易的诗词皆列入为童谣。

在现代人的眼中,童谣的定义更广,举凡适合儿童念的诗句,适合儿童唱的歌曲,皆统称为童谣。童谣的来源广泛,倒也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

童谣的语言简朴、通俗,甚至有一些粗鄙,但其变易性很强,从来都是“文无定句,曲无定调”。由于童谣是多是以口头传播,因此在传播之中,你加一点盐,我加一点醋,你加多一句,我减少一句,于是童谣就有了不同的版本了。

就以一首“大笨象揸枝鎗去打仗”为例,就有广州版、香港版、星马版,不同地区念的版本。在广州某地区念的是“打胜仗”才食辣椒酱,在香港念的是“打完仗”就食辣椒酱,在星马流传的广东童谣,还会加上一些南洋风味。

原生童谣口耳相传的特质,即使到了今天的电子年代也没有改变。原因很简单,幼儿园和三年级以下的初小学童,未有能力以文字为童谣作为纪录,只能口耳相传。高小的同学都打机去了,大人也很少会留意孩子的童谣,更不会用文字去记录起这一些无聊的文字。

但,不要看轻口传的重要性。一个儿童游戏的口令,一首灰色童谣,都是可以在孩子生活小圈子中,像流行音乐一样高速传出来。但这些游戏的口令,基本上到今天也没有正式文字记录,不少大人甚至连小朋友在玩这些近期流行的儿童游戏,念这些新的童谣也不知道。

说童谣粗鄙确也是事实,不少童谣都是大讲屎屎尿尿的,正所谓童谣无忌。从前的《排排坐、唱山歌》有“尿一大,屙屎一大箩”的粗俗句子,到今天《龙虾屎屎》游戏童谣中所念唱的“龙虾屎屎,你食我唔食”,都是孩子最喜爱以屎屎尿尿作话柄的例证。

童谣也是一种潮流的东西,是有时间性的。时间过了,一些从前流行过的童谣便会随时间而消失。清未民初年代在华人社会中广传,甚至漂洋过海,随华人的足迹流传到世界各地的粤语童谣,对今天的孩子来说,都是陌生的东西,再念唱起来,早难以有生活共鸣,孩子也一早不再传唱了。

粤语童谣三只小白猪(何家公鸡何家猜狐狸先生几点钟)(3)

严格来说,我们现在仍在念唱的童谣,大部分都是谱了曲的音乐作品,已不是那些离我们越来越远的传统童谣。童谣本身是孩子的小诗,大多有很强的韵脚,念起来很铿锵,具节奏感,是谱曲的好材料。以童谣作素材写成的歌曲,也许就是这一点原生的人文因素,亲和力很强。像以外省童谣作素材写成的《小毛驴》、《三轮车跑得快》、《读书郎》等儿歌,到今天的传唱度,仍然很高。

粤语童谣歌曲化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才开始,但那年代以广东童谣谱成歌曲的,却只有广州乔飞谱曲、潘琳编词的《月光光》,和香港周聪写词并曲的《一枝竹仔》是真正在群众中流行的。

由笔者以广东童谣作素材谱曲填词的《何家公鸡何家猜》、《凼凼转,菊花园》、《排排坐》、《摇到外婆桥》、《狐狸先生几点钟》等粤语童谣儿歌,就这样成为了当年岭南一带的主流的粤语儿童歌曲,还远传到各地的华人社会,成为八、九十后长大的朋友的集体回忆,而这些粤语儿歌,到今天仍在唱。

粤语童谣三只小白猪(何家公鸡何家猜狐狸先生几点钟)(4)

而在九十年代初,广州的流行歌手曾咏贤重新将《落雨大》谱成一首跳脱得意的短曲,传唱度非常之高。在同时广州的音乐人司徒抗也受命,将六十多首广东童谣重新谱曲,而广传开来的有《点虫虫》一曲。到近年,广州的音乐人陈一畅也谱了不少广东童谣歌曲,做出了一些成绩。

电子年代来临,歌曲的传播,童谣的传承,确有赖精美的视频,而精美的绘本,是不可或缺的。

由叶丽诗、劳震宇主笔,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专家甘于恩指导,岭南画派儿童画首创者梁培龙绘制插图的《广府童谣氹氹转》,不仅收录了新旧童谣多首,还附上精美的插图,十分难得。即使有些朋友此前从未听过这些童谣,但只要扫描二维码,就能听到趣稚满满的歌谣。

恰好,2020年暑假前夕,《广府童谣氹氹转》入选了广东省教育厅第十三届广东省中小学“暑假读一本好书”的重点推荐书目。

粤语童谣三只小白猪(何家公鸡何家猜狐狸先生几点钟)(5)

有韵律的童谣配上有温度的文字,淡墨童趣圈点出广府文化的韵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从学童谣识方言开始,读着读着记住了家乡味道,读着读着就这么长大了……

《广府童谣氹氹转》是《绘声绘色看方言》系列的一册,书中收录60首广府地区脍炙人口的广府童谣,配有生动有趣的插图和专业的导读与分析,将只能“听”的童谣转化成可以“看”得见、而且看得懂的方言。

粤语童谣三只小白猪(何家公鸡何家猜狐狸先生几点钟)(6)

粤语童谣三只小白猪(何家公鸡何家猜狐狸先生几点钟)(7)

为本书创作水墨儿童画的梁培龙大师,是岭南画派儿童画的首创者。他的作品既体现了岭南国画的传统特色,又展现出天真活泼的童趣,为这本“小儿科”图书倍添光彩。

全书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扫描二维码即可收听广州本地小学生的粤语正音演绎。

粤语童谣三只小白猪(何家公鸡何家猜狐狸先生几点钟)(8)

《广府童谣氹氹转》

现正火热售卖中

点击了解更多即可入手!

粤语童谣三只小白猪(何家公鸡何家猜狐狸先生几点钟)(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