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同城上市分析(顺丰同城12月14日敲锣上市)

顺丰同城即将登陆资本市场!

11月30日,顺丰同城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内容显示,顺丰同城拟通过香港IPO发行将近1.312亿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股份1311.82万股,国际发售股份约1.18亿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每股发售价为16.42-17.96港元,。顺丰同城将于12月7日确定最终定价、股票代码,12月14日挂牌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顺丰同城最新招股书显示,淘宝中国(阿里巴巴附属公司)和Hello Inc.(哈啰出行)为顺丰同城的基石投资者,总计认购8.9亿港元。其中,淘宝中国认购8.51亿港元,Hello Inc.认购0.39亿港元。

顺丰同城上市分析(顺丰同城12月14日敲锣上市)(1)

五年磨一剑

顺丰同城最早是顺丰控股旗下的一个事业部,2016年开始涉足同城配送业务,2019年3月才开始独立运营、公司化运作,同年9月,成立“顺丰同城急送”品牌并独立运营。从推出同城即时物流业务到品牌的独立运营,顺丰用了三年时间。品牌独立20个月,顺丰同城就已经准备分拆上市。

12月14日,当顺丰同城在香港联交所敲钟的那一刻,这一条上市之路,仅用了五年时间。

据了解,顺丰同城是A股上市公司顺丰控股旗下子公司,主要从事同城即时物流业务,即为各类商家及个人提供点对点的定制化或标准化的即时配送服务以及帮送、帮取、帮买、帮办等跑腿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5月17日,顺丰房托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成为国内首个赴港上市并以物流为主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9月28日,顺丰控股全资子公司完成对嘉里物流的收购。

若成功上市,顺丰同城将成为继顺丰控股、顺丰房托、嘉里物流之后,顺丰创始人王卫手里的第四个上市公司。

阿里为何选择顺丰同城?

随着新零售的发展和消费升级的深入,阿里旗下各业务模块中的小时达、半日达、当日达、定时达等服务正在大规模铺开,旗下也已布局蜂鸟即配和菜鸟物流。在已有自有即时配送物流体系的情况下,阿里仍选择成为顺丰同城此次上市的基石投资者,足见对顺丰同城服务品质和业务模式的充分认可。而此次阿里对顺丰同城的注资,无疑也让外界对顺丰同城的未来股价进一步看好,增强投资者信心。

2019年,顺丰同城开始独立化、公司化运作,短短2年多时间便呈现出极强爆发力,高速成长为国内领先的独立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商。根据招股书数据,顺丰同城2021年前5个月营收为5.14亿元,同比增长151.2%。按日均单粗略估算,顺丰同城在即时配送行业市占达4.3%,相较2019年的1.2%(艾瑞咨询数据)翻了近4倍。在国内权威物流杂志《中国物流与采购》发布的“2020 即时配送综合排名TOP10”榜单中,顺丰同城位列第三,仅次于美团、饿了么。

目前,阿里的新零售战略布局已经步入深水区,本地生活业务成为阿里战略布局的重点,稳定高效的即时配送物流是强力支撑。对阿里来说,即时物流最大的意义不仅在于实现即时性消费线上化,更在于驱动电商平台整体用户活跃度进一步提升,而有顺丰同城这个独立第三方平台的支持,阿里的本地生活的版图将得到强有力的支撑。

行业有关人士认为,顺丰同城多元化、专业化、高品质的配送服务,不仅可以帮助阿里本地生活业务打造高端即时物流体验,还能进一步补足“阿里系”物流在大促期间和高峰时段的运力。可预见的是,结合阿里现有的即时物流体系,顺丰同城有望助力阿里进行更好的资源整合,建设更完善的即时物流网络,争取更大的市场增长。

顺丰同城CEO孙海金表示,顺丰同城属于稀缺标的,好赛道,高弹性。淘宝认为顺丰同城的长期价值,基于未来双方的协同,阿里巴巴在商流有充足的流量,未来的合作空间上有非常强的互补性和合作的想象力,对于这样的基石也是充满信心的。

顺丰同城上市分析(顺丰同城12月14日敲锣上市)(2)

同城即时配送,新机遇还是割韭菜?

随着新消费时代来临,中国是全球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国内需求将推动中国消费市场更加强盛。消费市场正步入以新业态、新消费模式、新服务场景及新客群为特征的新时代。

同城物流服务行业主要包括同城快递服务、同城货运服务以及实时配送服务。拿实时配送服务来说,着重点对点配送餐食、饮品、数码3C等。这项服务由第三方或中心化平台所属实时配送平台提供。

从行业来看,中国实时配送服务行业的成长伴随着本地消费市场,特别是过往几年餐饮外卖市场的发展升级。根据艾瑞咨询报告显示,实时配送服务行业的年订单量从2016年的46亿单增至2020年的210亿单,复合年增长率为46%。考虑到服务场景的不断扩展及新业态与消费模式的创新,实时配送服务行业具有巨大增长潜力。预计2025年中国实时配送服务行业的年订单量将进一步增至795亿单,2020年至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0.5%。

业态模式革新的背景下,第三方实时配送基础设施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商家正构建自有客户获取渠道,提升客户触达及忠诚度。同时,新兴的业态模式和服务场景边界的延展,使更多定制化及多元化实时配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该趋势催生了第三方实时配送服务。

新消费推动实时配送服务覆盖范围不断拓展,随着本地消费市场的快速转型,实时配送服务也在不断扩大场景覆盖范围。在数字化及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背景之下,实时配送服务不尽广泛覆盖餐饮外卖等成熟场景。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刺激了实时配送服务的发展,尤其是在下沉市场。实时配送服务的地理覆盖范围、服务场景和市场规模均迅速扩张。

根据艾瑞咨询报告,2020年,中国第三方实时配送服务行业的订单数量占实时配送服务行业订单总数量的14.4%,而2016年的占比则为11.9%。预计到了2025年,第三方实时配送服务行业的订单数将占实时配送服务行业的20.5%。

数据显示,顺丰同城在集中度较低的市场中已排名第一,并已在第三方实时配送服务提供商中成为首选的服务提供商。根据艾瑞咨询报告,于2020年、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十二个月及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内,按订单量计算,顺丰同城是最大的第三方实时配送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分别为10.4%、10.9%及11.1%。凭借其配送网络及行业洞察力,顺丰同城形成了坚实的进入壁垒。

上市在即,坐拥天时地利人和

作为即配物流领域的后起之秀,顺丰同城能够在群雄环伺的环境中迅速突围,冲刺同城即时配送的港股第一股,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驱动。

所谓“天时”,指的是环境利好和政策支持。相关资料显示,即时配送服务行业的年订单量已经从2016年的46亿单上涨到了2020年的210亿单,复合年增长率为46%。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也指出,2024年我国即时配送服务行业的年订单量预计将增至643亿单,2020年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2.3%。不难看出,即时配送赛道未来潜力巨大,再加上新消费时代的来临,可以说顺丰同城吃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红利,并且未来发展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另外,政府扶植行业生态健康,监管对于互联网反垄断的关注正在持续加大。如今一家独大的商流平台已成为过去,商户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选择权,构建专属的配送闭环需求日益提升,这时顺丰同城作为第三方独立即时配送平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地利”,可以理解为流量分散化趋势和顺丰同城的“广结好友”。当下互联网环境涌现出各类大大小小的流量池,消费场景也在分散化,消费者对网购的接受度和信任度普遍已非常高,对渠道一般不会有特别的要求。而顺丰同城作为第三方即时配送平台,与各大平台、商家均保持良好合作,能更好地承接起全渠道流量的配送,满足到用户的核心需求。顺丰同城全面覆盖新消费行业的各种即时服务,包容互利,与生态各方合作共赢,推动行业正向循环。

最后的“人和”,是指顺丰同城与其母公司品牌顺丰的强强协同。一方面,顺丰同城延续了顺丰品牌一贯的高品质服务,建立专业、领先的行业认知,在口碑方面也已有一定建树。另一方面,顺丰同城可以借助顺丰生态体系的丰富资源,尝试和碰撞更多场景下的需求,在高品质履约和精细化运营方面再上一层楼。在物流领域,顺丰积累了大批注重时效、愿意为品质买单的快递用户和客户群,这些用户转化到顺丰同城上,能为顺丰同城带来巨大的ToC市场优势。

到2021年5月31日,顺丰同城业务已覆盖全国超过1000个市县,服务超53万B端商家及1.26亿C端用户。总体来看,顺丰同城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加持下,打造出在第三方即时配送领域的独特优势,如今更有阿里下注,上市后有望在即时配送领域大施拳脚,取得更骄人的成绩。(来源:北京日报、环球财富网、福布斯中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