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在历史中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周瑜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中国史#


全文2534字,预计阅读需要三分钟!

本人自小对历史话题感兴趣,不时会更一些历史文章,如果您喜欢本文章的话可以点个赞哦!

另外如果您也对历史感兴趣的话,可以点个关注。谢谢!


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印象中的周瑜逐渐成了一个有才华,但气量狭隘的美男子!

其实历史上的周瑜和演义恰恰相反,他可以说就是诸葛亮的翻版!

孙权评价周瑜:“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

刘备评价周瑜:“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可以说周瑜如果真是气量小的话是不可能得到这种评价的,历史上也有关于周瑜的典故。

周瑜在历史中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周瑜究竟是什么样的人)(1)

比如江东老资格武将程普就仗着自己年龄大,资历老就一直羞辱周公瑾。

可是周瑜始终谦虚礼貌,不与计较。程普也是感叹:“与周公瑾交往,就好像喝酒,久而不觉其醉”!

那么历史上周瑜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我们通过《资治通鉴》和《三国志》中记载的一些故事来看看,周瑜是什么样的人!

周瑜和蒋干

当初曹操听说周瑜年少有才,于是便派蒋干去招降!

周瑜看见蒋干就明白对方是来当说客的,他先是说自己有军务处理,让他暂住几天。

三天后周瑜带着蒋干参观军营,邀请蒋干宴饮,并说了这么一段话:

“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报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

可以说周瑜很明确了自己和苏策的关系,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件事后,蒋干也也是回去劝曹操放弃招揽。

周瑜在历史中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周瑜究竟是什么样的人)(2)

蒋干来充当曹操的说客

可以说,周瑜不管从演义还是正史,虽然也有野心的一面,但还是做到了忠义二字。

知人善任人

周瑜很擅长观察人和任用人才,他曾经和孙权说过这样一段话:

“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周瑜很清楚江东的威胁,曹操之外,刘备就是最大隐患!

所以他建议孙权用金银财宝和美女迷失刘备的心智,这样刘备集团群龙无首,自己就可以安心开疆拓土了。

另外周瑜本身出身于世家家族,祖父两辈都是为官者,而周瑜却跟随孙策去外面征战。

周瑜在历史中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周瑜究竟是什么样的人)(3)

也正是这个决定,让周瑜正式成为了江东的顾命大臣,有了成为天下旗手的机会!

当然周瑜推荐的人才也是关键人物,他就给孙权推荐了一个名人——鲁肃。

“周瑜之后,肃为之冠”就是对他最好的评价,这也是历史上真正“单刀赴会”的主角。

可以说周瑜很擅长观察别人,将可用的人才,和对手都分析出来制定解决方案。

善于分析

周瑜是一个遇事善于冷静分析的人,我们就两个故事来看看。

  • 送子为质:

曹操拿下北方后,就有人建议曹操让孙权把自己儿子送到京城当人质。

周瑜在历史中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周瑜究竟是什么样的人)(4)

这时孙权不敢大意,此时孙权才刚接受江东两年,根基不稳。虽然自己不想送儿子为质,但是还是想听听别人的意见。

于是他召集众多老臣还有吴夫人一起商议,其中不乏张昭这样的顾命大臣。

不过别看张昭平时经常倚老卖老,经常怼孙权,可是骨子还是投降派,这些人大都犹犹豫豫,不能做决断也不敢做决断!

这时周瑜站了出来:

“昔楚国初封,不满百里之地。继嗣贤能,广土开境,遂据荆、扬,至于南海,传业延祚,九百馀年。今将军承父兄馀资,兼六郡之众,兵精粮多,将士用命,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人不思乱,有何逼迫而欲送质!质一入,不得不与曹氏相首尾,与相首尾,则命召不得不往,如此,便见制于人也。极不过一侯印,仆从十馀人,车数乘,马数匹,岂与南面称孤同哉!不如勿遣,徐观其变。若曹氏能率义以正天下,将军事之未晚;若图为暴乱,彼自亡之不暇,焉能害人!”吴夫人曰:“公瑾议是也。公瑾与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遂不送质。

周瑜从古代开始讲,楚国原本只是一个还不满百里的地方,可是人家励精图治照样开疆拓土,让楚国延续了900年。现在主公继承父兄如此富饶的土地,为什么要害怕呢?

随后周瑜又说,即便送给曹操人质,也只能受制于人,得到的只有一个虚名!不如静观其变,如果曹操真能善待天下,我们一样可以过去。但是如果曹操是一个残暴的人,那么就是我们的机会!

可以说周瑜很冷静地分析了自己的处境,还有这件事的好处与坏处,让孙权坚定了决心不送人质。

  • 赤壁之战

曹操统一北方后,又拿下荆州,此时意气风发,他决定解决江东扫平天下。

于是曹操派大军南下,号称水步军80万要拿下江东!

周瑜在历史中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周瑜究竟是什么样的人)(5)

80万大军对江东的大臣来说就是噩梦般的数字,他们这时似乎完全没去考虑这里面虚虚实实,一个个都成了投降派。

这时也是周瑜站出来冷静分析,他认为曹操的北方军队不过也就十五六万人,荆州投降的也就七八万。

虽然也有二十多万,但是他们刚刚经历大战就直接南下,显然是疲惫之师。并且曹操的士兵大多是北方人,不仅缺乏水战经验也水土不服,自己只需要五万人就可以打败他。

而这也让孙权坚定了和曹操决战的信心,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曹操军队虽多,但是疫病的爆发和水土不服让曹操的士兵战力大减,这时曹操可以说基本就是已经很难取胜了。

只是周瑜的火攻决定性一击,让大家觉得这是曹操大意造成的。其实曹操原本就想撤退了。

“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这是魏国方面自己记载的,可以说曹操早就觉得失败的可能性了。

可以想象当初如果不是周瑜冷静的判断,就让曹操白得了江东!

战略

相较于诸葛亮的隆中对,周瑜即使也有自己的看法。

“今曹操新政,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

可以说周瑜也深知江东发展,曹操虽然大败,但是地盘还在,向北扩张会有风险。但是刘璋性格懦弱,趁着张鲁进攻蜀地,有机会一起解决汉中和巴蜀!

周瑜在历史中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周瑜究竟是什么样的人)(6)

到时和马超结盟,再联合主力占据襄阳就可以对抗曹操了。

可以说周瑜和诸葛亮的战略大同小异,都是先自我发展,联合周边势力,共同压迫曹操。

可惜周瑜的战略还没开始就病逝了!倘若是周瑜还活着,诸葛亮的战略可能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可以说周瑜是一个谦逊、忠义、有独特眼光和见解的人。

也正是因为这样,后来才有人怀念周瑜。

正如苏轼的那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就是对他最好的评价!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

《三国志——周瑜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