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教育对孩子的伤害(放养教育所谓放养)

如果我们尝试着从沙滩上抓起一把沙子,应该能发现,当我们把手掌摊开时,沙子会乖乖地呆在上面,但是当我们握起拳头,想要把沙子牢牢抓住时,沙子却从我们的指间缝中一点点流失,最后再看看我们的手掌,里面什么都没有留下。

放养教育对孩子的伤害(放养教育所谓放养)(1)

教育孩子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能够给孩子一点空间和自由,他们也许会表现得更好;但是如果我们时时刻刻想要控制孩子,把他们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掌心中,必然会造成孩子的反感,导致他们也会像那些沙子一样,找到机会就想脱离我们。

于是放养式的教育理念开始盛行,它源于美国,主张释放孩子的天性,不给他们太多的束缚,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快乐成长。这听起来当然很好,但是家长一定要把握放养的度,了解放养真正的含义,否则错误的理解了放养的内涵,对孩子的成长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让他们走向堕落的边缘。

放养的错误方式有哪些
  • 打破应有的界限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会受到规矩的制约,而懂得遵守良好的规矩,必须要从孩童时期抓起。如果在年幼时父母没有告诉孩子守规矩的重要性,那么孩子在行为处事中必然会突破条框的限制,作出一些逾越规矩之外的事情。

有些父母认为对孩子放养就是让他们自由的发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觉得界限会限制孩子的自由,所以从来不给孩子制定规矩。但是这样的后果不仅会让孩子自己受伤,甚至会伤害到他人。

  • 把放养变成了放纵

放养教育对孩子的伤害(放养教育所谓放养)(2)

有些父母错误的认为放养孩子就是对他们不管不问,让他们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孩子想要什么,他们就会给孩子什么,甚至当孩子做出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情时,父母都会装作没看见,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只要孩子开心就好。

但是这样会让孩子养成唯我独尊的个性,他们习惯性的把自己当成焦点,一旦发现自己的需求无法被满足时,理智就会逐渐丧失。这时性格暴躁的孩子必然会伤害他人,但一些敏感的孩子却会更多的伤害自己,造成严重后果。

  • 犯错时让孩子选择逃避

我们每一个人都难免会犯错误,孩子更是如此,但是错误理解放养含义的父母们对孩子的错误往往会采取偏袒的方式。即便他们知道孩子犯了错误,也不会告知孩子应该勇于承担,而是选择自动忽略,认为这样才不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显然会没有担当,并且失去责任感,他们遇到事情本能的反应就是逃避,即便是自己的错误被他人揭发,他们也会摆出一副你能奈我何的表情。这会让他们失去很多发展的机会,甚至被孤立被排斥,因为这样的个性真的不受欢迎。

真正的放养对孩子的好处

放养教育对孩子的伤害(放养教育所谓放养)(3)

让孩子更好的和他人相处

如果父母能够对孩子进行真正的放养,在不违反原则,不触犯底线的前提下,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那么孩子必然会觉得被尊重,被认可。所以他们会充满自信,性格也会变得开朗阳光,愿意和他人交流,也愿意帮助他人,这样的孩子无疑散发着独有的人格魅力,在人群中闪闪发光,备受欢迎。

让孩子的大脑变得更加聪明

如果父母对孩子真正的放养,自然会让孩子全面发展,他们的目光不会单纯的盯在孩子的学习上,而是会想方设法拓展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见识。只有孩子接触到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他们才会愿意主动思考,大脑皮层才会更加活跃,自然也就会变的更加聪明。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放养?

真正的放养,放的是孩子的思维,养的是孩子的习惯。

现在的孩子虽然在物质生活上比以前提高很多,但是我们却也看到了在吃好穿好用好的外表之下,压在他们身上的压力也比以前增加了很多。如果说以前的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那么现在的孩子却被要求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们的业余时间完全被兴趣班辅导班所占用,没有一点的自我空间。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为孩子减负的呼声越来越高,有人认为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快乐的,无忧的,而不是被学习压得喘不过气。这正好和一些父母崇尚的放养教育不谋而合,快乐教育越来越流行,于是孩子的作业越来越少,课后越来越轻松,而父母正好也为自己的懒惰找到了借口,让孩子自生自灭,不加约束。

放养教育对孩子的伤害(放养教育所谓放养)(4)

然而这样放养出来的孩子,往往会缺乏自律性,他们在社会上的竞争力非常低,和那些合理利用时间,经常运用思维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相比,差距真的是一目了然。正如有人说过的一样,纵观整个世界,在任何一个国家中的教育精英,都不会是被放养出来的。

孩子的教育容不得半点偷懒,合格的父母应该陪孩子一起学习,和孩子一起进步,推掉那些不必要的应酬,卸掉那些伤神又伤时间的游戏,把时间用在陪伴孩子身上。毕竟父母对孩子来说是第一任老师,也是他们最信任最崇拜的人,如果父母自己能起到榜样的作用,那么也会让孩子有着很大的进步。

所谓放养,并不是放纵孩子的行为,而是解放他们的思维。

孩子们会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兴趣,作为父母应当给予支持,尽量帮助他们完成的更好。这样孩子的思维才会不断的开阔,才不会被父母扼杀在最初的萌芽状态。俗话说思维决定出路,如果孩子有着足够强大的思维能力,那么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他们都不会被淘汰。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享不尽它给你带来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一辈子都在偿还无尽的债务。

好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即便是崇尚放养的父母,也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教会孩子应该做什么,告诉他们不应该做什么。有研究表明,当人们在21天内重复某一行为的时候,这种行为就会成为习惯。

放养教育对孩子的伤害(放养教育所谓放养)(5)

父母可以让孩子选择他们自己喜爱的书籍,每天抽出半个小时坚持阅读;让孩子在饭后半个小时开始写作业,并且在写作业的过程中不能随意走动;晚上准时上床睡觉,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使孩子第2天上课精力充沛……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好习惯,只是孩子自己未必能主动做到,所以父母应该起到督促和引导作用,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放养孩子并没有错,只要选择合适的方法,相信孩子的潜能会被一步步发掘。当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被激发出来之后,相信他们一定会变得优秀,变得更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