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恩(来是无言去绝踪的魅力)

李商隐的这首《无题》具有无穷的魅力,我第一次读到就深深地迷恋其中,整日都沉醉在它所营造出的迷离气氛中,久久不能抽身而出。我一遍一遍地品咂里面的每一个字句,真是觉得它写出了人内心最迷离的一种境况,说不出,猜不透,割不掉,幽深如梦,迷离如恋情!

起首一句,“来是无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这开首一句就让我无限迷恋,当年,当我夹着书去学习的时候,我不停地在脑海中回忆那首诗的词句,回味着它所营造的氛围。来的时候又不说话,走的时候又不打招呼,不知去向!这种莫名其妙的来,又突如其来的走,最是伤人感情,最是勾人魂魄,最是让人难以忘怀!

何人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恩(来是无言去绝踪的魅力)(1)

诗作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这真是精彩的一笔,我当年想,我怎么就没想到写这样的句子,虽然这种场景经常在我脑海中浮现,但我怎么就没写出来,真是到

手的山竽让别人抢走了,还巴巴个啥!“书被催成墨未浓。”那种难掩心事急于向对方诉说的心情,真是让人难受,然而大抵是一盆冷水,一盆冷水也没关系,但我们是有虛荣心的,大抵无聊地伤心好一阵子,然后为自己立下金科玉律!想想人生有多么无聊。

何人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恩(来是无言去绝踪的魅力)(2)

梦念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秀芙蓉。”这句诗用词很别致,很典雅,充分体现了中国文人美学思想通过遣词造句的艺术体现,使得文本的魅力、它所营造的气氛浸透纸张,沁人心脾,使人里里外外都透着贵族的自然美,使人不觉去向往一种不装的高贵,一种细致的俗套。一纹一物中,尽是把自己对人的爱,对物的爱,对生灵的爱,都体现在细节中。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我不喜欢这个结尾,太平淡,太俗套,没有一点新鲜感。但是多年以后,我已经没有这种感觉了。我记得当年的注释刘郎指汉武帝,他向往蓬山,因为想长生,或者成仙。现在又说是南朝刘义庆写的小说中的人物,搞不清楚了!

何人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恩(来是无言去绝踪的魅力)(3)

爱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