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谈人生的两个层次(陈丹青你想成功的话)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当今社会,普通人如何才能获得成功?陈丹青在一次采访中说:现代这个社会里,你想成功的话,就得足够无耻,机会都留给了机会主义者。

陈丹青口中的“无耻机会主义者”,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方面是“无耻”,另一方面是“机会主义者”。

无耻在社会中,其实不是一个非常好的词汇,它代表着一个人不知道羞耻。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风向开始逐渐转变,“无耻”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些人上位的途径,甚至成为了成功的必经之路。

陈丹青谈人生的两个层次(陈丹青你想成功的话)(1)

从我们对“无耻”的定义来说,“无耻”的事情是数不胜数的,它涉及到我们的人格,代表着我们的人格和底线已经到了最低端。

但是这并不代表,随着时代的发展,道德层面的转变,人们可以将“无耻”当作一种正面的词汇来理解,认知成为一些“无耻”之人的挡箭牌。

对于“机会主义者”来说,“无耻”也许是他们最快前进的方法。

所谓“机会主义”也就是“投机主义”,它代表着一种行为和策略,指的是用他人或者是时代的形势来达到利己的目的,正如心理学中的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sm),以完成自己的目标为中心,将他人视作工具与途径。

陈丹青谈人生的两个层次(陈丹青你想成功的话)(2)

那么对于“机会主义者”来说,“无耻”也许就不是一个非常负面的词汇了,它的定义可能相对更加中性一些。

也就是在道德允许的前提之下,在有足够的条件之下,人们可以灵活运用时代给我们提供的机会去适应社会,让这个社会对自己的利益更大化。

所以我们的世界是有自己的生存法则的,并且最终胜出的其实就是那些拥有更多资源,获得更大利益的一群人,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追求更大的利益,寻求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他们在接受更大利益的同时,其实也承担着更大的风险。

陈丹青谈人生的两个层次(陈丹青你想成功的话)(3)

每个人在社会中生存都希望找到自己的定义或者找到自己的发展,那么这就需要时代和他人给予自己机会,也正是因为我们自己对于机会的渴望,便塑造了我们的行为准则。

因为在当今社会,我们很难仅仅用道德去评价一个人,或者用道德去约束一个人,因为道德相对于之前来说相对会有一些弱化。那么我们对行为准则的评判更多的依靠机会、收益、回报和博弈。

这就衍生出了今日的“无耻的机会主义者”,他们为了抓住机会,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不顾一切的,随心所欲的去钻营,去成为一个相对自私自利的人。

陈丹青谈人生的两个层次(陈丹青你想成功的话)(4)

不管是在动物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任何时代都是弱肉强食,落后的被动者就会落寞甚至消亡,而强者在不断变强的同时变得更强。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应该是我们每个人记在心中的,只有当自己变得足够强大,才能抓住更多的机会。

所谓“机会主义者”非常的无耻,是因为他们永远将利益摆在首位,在法律允许道德有争议的范围之内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

也许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机会主义者”,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无耻的机会主义者”,因为困住他们的也许不是自己的思维,而是自己的心和道德。

陈丹青谈人生的两个层次(陈丹青你想成功的话)(5)

在这个时代洪流中,我们可以随波逐流,也可以坚守自我,可以做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也可以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所谓“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这就告诉我们,“机会主义者”其实是一个正面的行为,每一个人都要成为这样的人,才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存在。

但是“无耻”就是“机会主义者”的另一方面了,因为他代表着无耻,代表着不顾道德标准,而这个时代又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如果你过分依赖于自己的道德,则会丢失很多的机会。

陈丹青谈人生的两个层次(陈丹青你想成功的话)(6)

这也就是为什么陈丹青会说:你想成功的话,就得足够无耻,因为机会都留给了机会主义者!

所以有能力的人,都想要抓住一个个机会,他们也是通过相对无耻的方式走到更加高的地方,当出现在大家视野的时候再重新经营自己的形象。

所以“无耻的机会主义者”在今天的社会也许并不是一个非常贬义的意义,它表示着如果你想要有很大的成就。

陈丹青谈人生的两个层次(陈丹青你想成功的话)(7)

首先你要“为他们所不能为”的事情,将自己的无耻放的低一些,才能促成更多的事情,但是在无耻和道德并不冲突,也许为了达成利益我们的手段和方式可能没有那么出彩,但是一定不要让自己的道德沦丧,成为时代的败类。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第一心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