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有名的诗十首(宛然两幅鲜活的画面)

李商隐有名的诗十首(宛然两幅鲜活的画面)(1)

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乡村的作品,有些是表达对山水田园的热爱,有些是寄托归隐闲居的心情,也有一些是歌颂劳动者的崇高,并同情其悲戚遭遇。

比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就描绘生动,传达出百姓们在饥寒交迫中的痛苦;而李绅的《悯农》,也通过熟悉的场景,告诫人们珍惜劳动成果,直到如今依然具有现实意义。还有一位诗人也非常用心地刻画了农村的另一种场景。下面介绍李约的一首诗,宛然两幅鲜活的画面,实乃不可多得的佳作。

李商隐有名的诗十首(宛然两幅鲜活的画面)(2)

观祈雨

唐代: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李约,字在博,唐朝宗室之后,曾担任兵部员外郎。他精通楷隶,并善画梅,一生寡欲不近粉黛,却喜欢博古探奇。李约的诗歌语言朴实,感情沉郁,这首诗就展现了穷苦百姓们祈雨的场景,并与豪门贵族的歌舞升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憎情感。

李商隐有名的诗十首(宛然两幅鲜活的画面)(3)

起句写久早,“桑条无叶土生烟”。诗人非常体察百姓们的疾苦,才能深入细腻地展现出大旱之后的灾情。桑树已经不见叶子,只剩空条,一年蚕丝的收成眼看就要落空。

很长时间没有下雨,地面上尘土飞扬,无法播种,一年谷物的收成也必然落空了。诗人只用了短短这七个字,就极其深刻地抒写了农民濒临绝境的严酷现实。“土生烟”,虽然有些夸张,却极其艺术性地再现出当时的旱情,可谓笔力千钧。

李商隐有名的诗十首(宛然两幅鲜活的画面)(4)

老天爷不下雨,古代农村又没有农机和水库,农民们种地只能靠天收。他们不想四处漂泊,为了不被饿死只好祈雨,虽然是自己幻想和臆造出来的神祇,但也是一种心理安慰。

次句就描写了隆重的祈雨场面,“箫管迎龙水庙前”。乡亲们到龙王庙去迎接这位龙王爷,据说他具有兴云布雨的神通。他们抬着这位神仙出来游行,以期他大发慈悲。读者可以想象,箫管之声多么热闹,但同时又显得多么辛酸。

李商隐有名的诗十首(宛然两幅鲜活的画面)(5)

后两句却陡然一转,“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千千万万的百姓在饥饿线上挣扎,他们迫切地希望得到雨水,以便尽快地让桑树长出叶子,田间插上秧苗。但是那些住在高楼大厦之中的富贵人家,整天躲在红色大门里,不愁吃,不愁穿,还照旧听歌看舞。

富豪们也关心天气的变化,但他们并不希望下雨,而是生怕天气转阴,因为不管是管乐器还是弦乐器,如果空气中湿度增加,乐器发音就无法响亮。朱门中人因为贪图享乐,唯恐下雨,甚至连阴天都不愿意,立刻让人联想到杜甫的“朱门、冻骨”名句。

李商隐有名的诗十首(宛然两幅鲜活的画面)(6)

纵览李约的这首绝句,含蓄隽永,对比鲜明。作者描写了农民们渴望下雨,而豪门却唯恐天阴,极其深刻和尖锐地揭示了两个对立阶级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同时作者也生动地刻画出农民们的勤劳淳朴,以及封建统治者的奢侈和无情。作者着墨不多,却显得起伏跌宕,宛然两幅鲜活的画面,令人回味无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