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是先治水还是先成立的夏朝(你知道大禹治水在哪吗)

你知道大禹在哪里治水吗?丨禹迹夏踪

说大禹治水前,我们先普及一下目前禹州境内的夏禹遗迹。

大禹是先治水还是先成立的夏朝(你知道大禹治水在哪吗)(1)

从其重要性、知名度来讲可分为庙宇类:禹王庙、拉王庙、鲧禹父子黄龙庙、禹妃庙、启娘庙、二姨庙、禹母洞。

大禹是先治水还是先成立的夏朝(你知道大禹治水在哪吗)(2)

建筑类:古钧台、锁蛟井、钧阳宫、瓦店遗址、大禹故宅。

大禹是先治水还是先成立的夏朝(你知道大禹治水在哪吗)(3)

遗存:瓦店出土的玉器、骨器、陶器、陶片、夏陶鼎等。

大禹是先治水还是先成立的夏朝(你知道大禹治水在哪吗)(4)

地名:禹王山、禹王村、禹州、禹县、小禹州、禹湖、夏墟、夏地、翟山、诸侯山、夏亭、靡山、靡山寨、大禹渡、谷水河、范坡、罗坡、朱坡、粱北坡、金坡、半坡店、康城。

姓氏:地名物名可以说是禹迹夏踪的活化石,这是禹之后人值得自豪的地方,另外大禹在此又留下了夏姓、禹姓、雷姓、方姓、包姓等与伏羲、大禹、皇帝、颛顼有关的姓氏。

资料显示,在日本纪念大禹王的遗址遗存纪念地一共有50处,而在禹州,粗略算来不下60处(种)。这是一批重要文化资源,如果能够重塑夏禹文化形象,这些资源的价值将是不可估量的,将在当代旅游业中发挥灵魂作用。

下面,咱们再来谈谈以嵎水为主的夏代水利工程。

大禹是先治水还是先成立的夏朝(你知道大禹治水在哪吗)(5)

由于年代久远、夏代的水利工程多数已被遗忘或消失,而现存的地形地貌又无可考,从民间口传中可以折射出一些大禹在夏代治水的工程,有不少源于古老的文献资料,虽然与今天的地形地貌有所不符,但古典文献中的记载,不得不使我们深信不疑。

我们这里遭遇过洪水,一些地质地貌特点,也会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就大鸿寨的北峰的最高处,就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正是有些耸立于山峰的石头和正常的山里的石头大相径庭。比如泰山、石人山、大禹山、三峰山、具茨山等,大鸿寨竖起的最高处的石头,明显和海底、河底的石头相同,是经过上万年水流的冲刷打磨而形成的,特点十分明显,每一块石头,不论大小都和海底石一样。

我们可以想象,人工是无法把这些巨石送到山峰之巅的,这正是向今人证明,这里曾经是大洪水的河底,在狂风巨浪的作用下冲击而成,大鸿寨顶是这种情形,我们可想整个夏地的大洪水。

小时候在农村有水淹禹州的俗话:“角子山上挂笮草”,在书中看到“大鸿寨山挂笮草”,这都不是空穴来风。大鸿寨上的海底石为证,这是大禹治水在禹州的印记。又再说嵎水,据史书记载和对禹州的地形地貌考察,禹州这块版图上确实有摩陂、古水河、嵎水的存在,这正是大禹时期在禹州治水的印记。

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水经注》记载:“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其水(嵎水)又东南流,水积为陂,陂方十里,俗谓之钧台陂,盖指钧台取名也。”目前,禹州境内长约36公里的嵎水渠主渠道,地势西高东低,仍然是沟渠纵横,汛期时溪水流淌。钧台陂位于大陵山北,摩陂位于大陵山西南。嵎水环绕三峰,在古代有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称。

嵎水水利工程的地形信息,主要包含18陂半,即王邑陂、滑济陂、任陂、乔陂、朱陂、前金陂、后金陂、粱北陂、砖桥陂、罗陂、胡陂、钧台陂、马棚陂、刘陂、范陂、孟陂、陈陂、郏之摩陂。

嵎水渠所灌溉的不仅是今禹州之地,而且有郏县、襄县,隅水从康城始一路东南到禹州城的西方,再迂回至南方,再向南至三峰山,从三峰山的东口向南,经粱北军张村,由东转而向南,直通吕梁江。

审核: 化红军

作者:包献珍

编辑:李麦囤 孙帅帅

图片: 来源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