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教学完整版(免费牵手2000对新人)

婚恋教学完整版(免费牵手2000对新人)(1)

“成全一对儿女事,了却两家父母心”。湖北武汉超级红娘兰毓云,65年来与老伴一样的古道热肠,先后免费撮合2000对男女结为夫妻,成为美谈。三八节前,兰毓云接受了华商报记者专访,谈了她对婚姻、家庭的感悟,还透露了她成功配对的秘诀。

3月7日早7点半,兰毓云和丈夫陈轶伦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工作室外已是人声鼎沸。“每天天一亮,外面的小院里就会聚集好多人,很多都是从武汉三镇赶过来的,也有外地人,我要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晚上九十点,连喝口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兰毓云说,原先她一天要接待面谈200多人,“有时候嗓子都说哑了,实在忙不过来,就喊老伴来给她帮忙发号牌,我今年83岁,老伴87岁,每周的二四六说对象,每天就发20个号牌,尽量在下午6点收场,要不然太累了。”

工作室里老伴发号牌初审她面谈

以兰毓云夫妻俩的姓命名的工作室是他俩的旧居,位于武汉市第45中学旁的一个老旧社区内,分里外间。“我在外间负责分发号牌,登记相关证件资料,过了我这道初审关的,就按顺序喊号进去面谈。”陈轶伦说,老伴在里间按照相应条件牵线搭桥。50多㎡的工作室内两张桌子、一个沙发、六七把椅子凳子,两边墙上挂满结婚证,最引人注目的是书架上堆放的满满当当的登记簿。

95000多份登记的男女资料被详细地分类,有“小女”“小男”“大女”“大男”,有“男再婚”“女再婚”,不仅有编号,甚至还有“外地、外国”之分。

“我的登记簿上登记了95000多人,其中90000多都是女性,男的太少,只有5000多人。女多男少,如果男的再多一些,我撮合成功的可能就不止2000对。”兰毓云告诉华商报记者,慕名前来请他撮合的层次很高,“有厅处级官员、大学教授,公司的总经理、社会成功人士,也有富家千金,甚至还有2000多位华侨……”

春节至今撮合32对新人完婚

提及撮合过程中感人的相亲故事,夫妻俩如数家珍。介绍对象最多的是一名军官,兰毓云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先后给他介绍了60个女孩,他都不太满意。“他这个老大难,我真是费了劲,一直给他介绍到第61个姑娘,他才有眼缘,终于看上了,两人结婚后生活很幸福。”

最让兰毓云感动的是,她曾成功撮合一对男女,“男方是武汉市一家医院的医生,夫妻俩结婚后一直没有孩子。他的妈妈认为不能生就离,暗地里逼儿子离婚。但男孩对妻子始终只字不提,不让妻子察觉,不给妻子增加心理压力。一直到8年后,夫妻俩终于生下一个儿子,妻子知道内情后非常感动,而婆婆到现在都很后悔,既转变了观念,又一直善待儿媳……”

湖北艺术学校有位校长经历丧妻之痛的打击中风,很怕回家一个人,生活信心有所动摇。“因为中风,他嘴巴都歪斜到鼻子上,他后来到我这来,扑通跪地痛哭……我说你每月有几千元的工资收入,还有房子,怎么就没有再成家的希望嘛,就当面给他介绍了一个比他小十多岁的女的……他激动地唱起《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唱得很投入,就连我介绍的这个女的都被感动了,和他一起跳舞,两人很快就结婚了。”

兰毓云还积极为残障人士寻找伴侣。“武汉有个园林工人,每月只有2000元的收入,而且半边脸因为长胎记是蓝色的,一直找不到对象,我就给他留意合适的女性,最后为他介绍了一个武术学校的老师,两人在一间只有9㎡的房子结了婚,但现在夫妻俩不仅过得很幸福,还生了一个儿子,胖乎乎的……”

最让陈轶伦兰毓云夫妇欣慰的,就是撮合成功男女大婚,都会给他们送来请柬,请他们参加婚礼喝喜酒。“婚礼庆典现场,新人还非得请我上台讲几句话,我们也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

兰毓云向华商报记者透露,今年春节至今,她撮合的32对新人完婚,他们几乎参加了32场婚礼。“明天(3月8日)是三八节,湖北很多媒体都要求我们参加活动。”

配对成功率高有“三大秘诀”

因为是免费说对象,加之撮合成功率很高,很多人都慕名找上门来。3月7日,兰毓云向华商报记者透露了她配对成功的秘诀。

“我这个人是刀子嘴,豆腐心,不会投其所好刻意地恭维人,总是不留情面地指出相亲男女存在的问题,所以有媒体把我称作‘毒舌’(笑)”。兰毓云说,她能一眼看穿征婚男女的毛病,其实很多人单身都是自身的缺点造成的。

“有些人条件很差,还要对别人提很多条件,我就奉劝这种人‘你先用手电筒照一下自己,再确定要找什么样的人吧’……还有的人条件好,有优越感,眼头很高,总是挑来挑去,我就劝他:情场不是商场,不是有钱想买就能买得到。”

兰毓云总结说,配对成功一是登记审核资料把好关,前来征婚的第一次必须是本人亲自到场面谈,而且还要带户口簿、照片和学历证书等等,不得隐瞒真实身份,不允许作假;二是要摸清情况合理匹配才能配对成功,才不会乱点鸳鸯谱;三是有话讲当面,实话实说,不搞虚头巴脑的东西。

“人家嫌你胖,你知不知道?”

“你还没有你妈妈白,一白遮三丑,还是装扮一下自己吧。”

“这么坏的脾气,一跟别人谈就翻脸,怎么能够这个样子呢?”

“你长相属于中等,不好看也不丑。”

“不是那么漂亮也要成家。”

兰毓云告诉华商报记者,她在工作室里对这些相亲男女就是心直口快,说话很直。她还向记者申明,三类人她是不给介绍对象的:

“一类人是试而不婚,第一次见面就动手动脚、玩上床,像这种无证同居,花心好色,谈朋友不专一的人,我是不允许登记的,更不会给介绍;二类人是目的性、功利性太强的,我也不会给介绍;三类人是没有生活能力的人。”

兰毓云特别指出,她在婚介中的确也碰上一些有奇葩想法的功利主义者,有些畸形的婚恋观就是冲着票子、房子、车子去的,想靠结婚致富,把婚姻当成筹码,有的女性就认为事业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我能劝就劝,劝不过来,就不给介绍了。”

“老人介绍的对象非常靠谱”

记者很好奇,为啥媒体记者和警察最难找对象?兰毓云总结说:“搞技术的工程师最吃香,好介绍,其次是大学老师和医生、公务员好找,因为有稳定的工作时间和收入,反而是你们媒体记者和警察,工作时间不固定,没有固定的双休日,一有事情就得加班加点地玩命干,所以最难找。”

在老伴眼中,兰毓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87岁高龄的陈轶伦告诉华商报记者,老伴能歌善舞,有文艺细胞,不仅贤惠,还有一副热心肠,对人实在,总是有求必应。“开这个工作室,给人介绍对象,她不图名不图利,乐此不疲地喜欢做这个事,我就全力支持她吧……”

3月7日,一位前来为儿子相亲的陈阿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兰毓云的婚介工作室是湖北省妇联社会组织的孵化基地项目,在省内外声名远扬。“她的工作室不收费,而且介绍的对象也非常靠谱,我也是冲着这个来的,我儿子平时上班太忙了,我帮他来看看……”陈阿姨表示,兰毓云热心服务,为很多大龄男女解决了终身大事。

另一位前来相亲的女士告诉华商报记者,她这是第三次慕名前来,兰妈妈手里攥着大把相亲对象的资料,按照条件介绍合适的人,看最终能不能找一个情投意合的心上人。

>>对话红娘

家是有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

3月7日,华商报记者通过与兰毓云对话,了解了她的幸福之家和她的婚恋观。

哥哥嫂子是她撮合的第一对夫妻

华商报:你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甘当红娘的?

兰毓云:抗美援朝时期,我是文工团的,1954年回国,后来转到湖北省直机关业余文工团任团长,团里有很多年轻人找不到对象,我就帮他们。1955年,我给我的哥哥介绍了我嫂子,成功地把他俩撮合到一起,这是我撮合的第一对夫妻,后来就不断有男女找我,把他们的同事、邻居、表哥表妹等等介绍给我,请我帮忙给介绍对象,我先后为团里十多对男女当红娘,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好像有点上瘾(笑),也很有成就感。

华商报:你在部队文工团有什么看家本领?

兰毓云:我从小歌唱嗓音条件就非常好,在部队文工团里饰演过几十个角色,演过白毛女和刘胡兰,歌也唱得好,当时被大家誉为“金胡”(金色胡琴之意)。

相伴60年曾获“最美夫妻”称号

华商报:你和老伴结婚多久了?你们是如何相识的?

兰毓云:我们俩是钻石婚,婚姻已经走过了60个年头。我俩是他先看上我,使劲追我。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来到武昌区搞防汛,我是广播员。我记得每到周末,院门外就会停七八辆小轿车,很多人抢着开车载着我去礼堂跳国标舞。那时候追我的人很多,有很多机关干部,但我最后还是选择了他。他后来当了武汉中学的校长,我是武汉市第45中学的工会主席,我们俩的确有很多工作方面的接触。我们都是离休干部,结婚60年来相濡以沫,曾获得“最美夫妻”称号。

华商报:你们有几个孩子?能介绍一下你的幸福大家庭吗?

兰毓云:我们有3个孩子,都是研究生毕业,全都成家立业了。他们应该都是受到我的影响,都在艺术领域有所专长。大儿子在长江月坛吹小号,今年60岁了,他的尖音、高音最拿手;二女儿在唱歌跳舞方面很有天分,现在英国定居;小女儿今年50岁了,多次担任舞蹈评委,是武汉市文工团的团长。我们这一大家子四代30多口人,曾多次组团参加家庭秀,儿子辈们表演打击乐器和唱歌舞蹈,孙子辈们是钢琴伴奏,一大家凑在一起演出很热闹。

为别人创造幸福

活得有价值有意义

华商报:你坚持了65年为征婚者服务,有什么感悟?

兰毓云:人一辈子不能光是为了吃和穿,为别人创造幸福,才算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我认为爱情要专一,爱情要付出,而不是索取。家应该是有爱的地方,而不是讲道理的地方,有时候理赢了却输了感情。对我个人来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虽然偶尔也有累和烦的时候,但总体上我觉得每一天都活得很充实,很幸福。

华商报:听说你们还参加过凤凰卫视的专访节目?

兰毓云:是的,那是在2012年我们受邀到北京参加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的录制,当时,鲁豫现场“钦点”了很多类型的富家女,我都一一给介绍了比如做生意的合适的婚恋对象。

华商报:这些年来,你都获得过哪些荣誉?

兰毓云:2015年我获得了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和中国好人、湖北好人,获得的最高荣誉应该是全国妇联颁发的“和谐家庭幸福榜样”和“全国文明家庭标兵户”等荣誉称号。 华商报记者 李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