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成功探索(以草根故事触时代脉搏)

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成功探索(以草根故事触时代脉搏)(1)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与此相呼应,在国家广电总局的调度部署下,一系列唱响致富奔小康的新时代主旋律影视作品,纷纷亮相荧屏。主创团队深入挖掘脱贫攻坚的深刻内涵,到老少边穷地区实地采风助力故事创作,实现了生动精彩的艺术表达。近期,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档播出的由著名导演哈斯朝鲁执导,孟浩强、孙茜领衔主演的电视连续剧《枫叶红了》就是这样一部以脱贫攻坚为题材的主旋律作品。该剧讲述了主人公韩立(孟浩强 饰)依托脱贫攻坚政策,带领嘎查党员、群众奋力脱贫,提高农牧民素质,改变村庄面貌的故事,以点带面,折射出了时代发展的新面貌。

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成功探索(以草根故事触时代脉搏)(2)

文 | 吕昕彤电视连续剧《枫叶红了》是国家广电总局推荐的22部脱贫攻坚重点剧目之一。由中央宣传部具体指导,中央电视台联合北京新家华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内蒙古电影集团、东阳当代时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海宁观堂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

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成功探索(以草根故事触时代脉搏)(3)

《枫叶红了》全剧共34集,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大背景,以兴安盟科右中旗脱贫攻坚故事为原型,进行的现实主义创作。反映了科尔沁草原文化的丰富内涵,体现了十八大以来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给农村农民带来的深刻变化:一方面,生动讲述了农牧民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故事,描绘出了齐奔小康的火热图景。另一方面,也真实还原了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民着想的感人瞬间。

深入典型贫困地区

用心演绎宏大主题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扶贫工作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真心为民,帮扶困难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的初心。”谈及“脱贫攻坚”这一时代命题、创作主题,导演哈斯朝鲁感触颇深。

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成功探索(以草根故事触时代脉搏)(4)

如何诠释好这样的宏大主题呢?取景地的选择尤为关键,这也是讲好故事之根基。作为在北疆草原上成长起来的蒙古族导演,哈斯朝鲁多年深耕草原和都市题材。《枫叶红了》的故事,正是发生在他最熟悉的草原上。摄制组来到科右中旗巴图查干嘎查(村),这里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沙地北,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是非常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选景于此,一方面能让观众真切感受到扶贫政策的落地,同时也能展现优美的草原风光、独特的草原文化、淳朴的民俗民情,为影像和叙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成功探索(以草根故事触时代脉搏)(5)

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创作生动具体的故事,是抒写时代命题最为有效的方式。项目确定之后,哈斯朝鲁就带领创作团队到取景地体验生活。他走村入户,与当地人深入交谈,深挖细节,不仅对精准脱贫工作有了深刻的体会,更是对扶贫干部的敬业付出心生敬佩。在全体创作团队的努力下,《枫叶红了》确定了故事的走向:以科右中旗的脱贫攻坚事业为蓝本,讲述了年轻的第一书记韩立(孟浩强 饰)在脱贫攻坚战场,发挥力量,带领当地的党员,助力群众脱贫,多管齐下,最终摘下戴了30余年的“贫困帽”。

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成功探索(以草根故事触时代脉搏)(6)

兼顾“政策性”与“艺术性”

深入挖掘典型人物形象

作为肩负政策宣传任务的艺术创作,如何让政策的内容巧妙融入到故事当中,融入到人物的生活当中,兼顾“政策性”与“艺术性”,是《枫叶红了》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因此,从确定项目之后,导演哈斯朝鲁就带领团队全方位学习扶贫政策,而编剧在创作剧本的过程当中,也是请第一书记及时把关,确保在政策理解上不出偏差。据哈斯朝鲁回忆,在整部剧的创作过程中,剧组每天都会收到数百条专家发来的政策解读和真实案例信息。

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成功探索(以草根故事触时代脉搏)(7)

带着政策宣传的使命,全剧的故事走向与政策落地紧密相关,同时剧中人物的设定,也关系到剧情的真实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如今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当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不再崇尚“高、大、全”,而是赋予人物多样化的性格魅力,侧重对人物进行多层次描绘,注重群像意识,突破了以往“一元化”的英雄模式。在《枫叶红了》当中,就是以“群像式”的展现,描绘出了中国基层扶贫干部的面貌,而孟浩强、孙茜、王卓、吴连生、巴音、苏丽、左二龙等实力派演员的精彩演绎,更是拉近了观众与剧中角色之间的距离,催生情感共鸣。

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成功探索(以草根故事触时代脉搏)(8)

剧中的主角,是由青年演员孟浩强扮演的第一书记韩立,人物性格的设定阳光正直,孟浩强也对青年干部这一角色的特质拿捏准确,为作品质量提供保障。他的一举一动,都凸显着扶贫干部的专业素质,而硬汉的外表下又不失细腻柔情,极具人格魅力。

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成功探索(以草根故事触时代脉搏)(9)

围绕韩立这一角色,与“精准扶贫”相关的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就此开展:韩立来到巴图查干嘎查(村)第一天,就发现扶贫工作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轻松,种种矛盾扑面而来:拉帮结派、陈规陋习、不求进取等,还有一些贫困户,甚至只仰赖着政府的帮扶过日子,而这些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表露出嘎查致穷的原因。从“新官上任”起初不被乡亲们理解,到斗智斗勇,直至信任、坦诚相待,孟浩强完美地塑造出了一个心系百姓、踏实肯干的扶贫“第一书记”形象。

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成功探索(以草根故事触时代脉搏)(10)

发挥行业特色 紧扣时代脉搏

以“中国故事”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我国广电系统发挥行业特色,全面投入脱贫攻坚行动。特别是面向2020年这一重要历史时间节点,国家广电总局以及电视剧司加强扶贫攻坚主题项目规划,组织影视工作者以多样化、流行化表现手法,生动鲜活地展示扶贫攻坚的成果,以一系列主旋律标志性扛鼎之作,为脱贫实践背后的亿万人民和党的十八大以来290多万名扶贫干部留下英雄群像。

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成功探索(以草根故事触时代脉搏)(11)

立足于时代需求,影视剧成为了脱贫攻坚时代镜像的荧屏镜鉴,具有极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强烈的时代气息,一系列以此为主题的影视作品接连在荧屏亮相,它们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人物反映大年代、小故事反映大道理的创作理念,用精彩的“中国故事”助力脱贫攻坚,尽显主旋律题材的艺术魅力。《枫叶红了》正是着眼于此,聚焦于当代农村遇到的时代机遇和多重挑战,透视国家在精准脱贫、振兴农业产业、建设美丽乡村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加深了观众对精准扶贫战略的认知,也让大众对扶贫一线干部的工作情况有了更多了解。

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成功探索(以草根故事触时代脉搏)(12)

播出以来,《枫叶红了》在开播周每集平均到达率2.156%,收视率高达1.179%,位列黄金时段电视剧单频道收视率第4。科右中旗各族干部群众成为了该剧的“铁杆粉丝”,在荧屏中看着身边的故事,熟悉的风土人情,草原美景,亲切感十足,他们也从这部剧当中汲取到了拼搏的动力,决心以更足的干事劲头,为家乡发展做贡献。

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成功探索(以草根故事触时代脉搏)(13)

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成功探索(以草根故事触时代脉搏)(14)

作为对“脱贫攻坚”主旋律题材的探索,电视剧《枫叶红了》深入典型地区获取创作灵感,兼顾“政策性”和“艺术性”,以小人物的生活轨迹折射出了大时代的发展变迁。其收视表现见好的背后,得益于主创团队的匠心,也体现了当代观众们对“中国故事”的关注和喜爱,对于“精准扶贫”的支持和响应,为主旋律影视剧的创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