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妇女节变女神节(3月8日妇女节)

3.8妇女节变女神节(3月8日妇女节)(1)

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它是全世界的妇女组织所庆祝的重大节日。关于妇女节的这个想法早在20世纪就被提出来了,但是直到1908年才在美国举行了第一个妇女节。1911年,第一个国际妇女节在德国、奥地利、丹麦和欧洲其它一些国家举行。从那时起,这个日子在许多国家被作为全国性假日来庆祝。它标志着女性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上所取得的成就。各国的妇女们都庆祝这个重要的日子。因为它代表了公平、公正、和平与发展。

现如今,原本单纯的妇女节已经被世俗化,手机上不断发来各种信息,提醒今天是“女神节”,每个商家都在最近几天疯狂折扣,为了让广大女同胞变的更美,变身真正的女神。“妇女节”正悄悄变成“女神节”!你知道吗?

3.8妇女节变女神节(3月8日妇女节)(2)

在绝大多数商家的口号里,“妇女”这个词逐渐被淡出,随之演化出来的是“女王节”、“女神节”等新名词。在节日名称的演变过程中,不论是实体商家还是电商,一直在不断借势促销,力争将3月8日打造成“消费节”。

3.8妇女节变女神节(3月8日妇女节)(3)

除了商家外,新时代的女性,也越来越喜欢管3月8号这一天,叫做“女神节”,3月7日这一天叫做“女生节”,“女生节”和“妇女节”就差一“日”!

3.8妇女节变女神节(3月8日妇女节)(4)

许多女性,也很不喜欢别人管自己叫“妇女”!随着社会的发展,“三八”、“妇女”的含义发生变化,在民间甚至被视为贬义词,不被广大年轻女性所接受,进而对妇女节产生抵触情绪。毕竟女性所争取的各项权利,已经实现了大部分,余下的问题也会随着社会进步,逐步得到改善。既然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女性求新、求变、求美的本能,则驱使着妇女节也要有所变化,以适应新时代的女性观念。

3.8妇女节变女神节(3月8日妇女节)(5)

从商家营销的角度看,这是出于讨好女性的心理——希望年轻,希望被宠爱,当然,也希望你为此买单。如果说女人、女性、妇女是中立的称谓,那么女生、女神、女王都多多少少赋予了额外的意味。它们描述的不再是“女性”身份本身,而是年轻的女性,或者美貌性感的女性。但以年龄、相貌、性吸引力来划分女性,本身就是以男性视角衡量女性价值。对于“妇女”一词的避之不及,似乎背后也是认为妇女意味着年老色衰、没有魅力。

3.8妇女节变女神节(3月8日妇女节)(6)

进入消费时代后,女性具有的消费欲望,则被商家看中,与其它节日一样,尽可能赋予妇女节更美好的意义,既然年轻女性不喜欢听这个词,那就用“女人节”、“女神节”、“女王节”等来替代,从而迎合年轻女性的喜好。可见,“妇女节”变“女神节”乃是消费时代的嬗变,背后虽然有浓厚的商业氛围,但也有广泛的民意基础,不应一概否定,认为这只是庸俗的商业行为。

3.8妇女节变女神节(3月8日妇女节)(7)

当人们被资本家的信息轰炸到麻木甚至为之所动的时候,实质上,“消费主义”已经在逐步取代“女权主义”。现在,三八节也被商家无情的消费着,有网友评论说:三八这个节日越来越鸡肋了,以前是劳动妇女节,纪念女性终于走出家庭,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今成了女王节,女王干嘛呢?主要任务是买买买。难道女人走向职场,就是为了自己有钱买买买?人生果然艰险,刚走出封建传统的坑,又掉进资本主义的井。

3.8妇女节变女神节(3月8日妇女节)(8)

不必对“妇女节”变“女神节”太过悲观和批责,时代在不断变迁,妇女节的含义也要跟着变化,不能一直停留在过去。在这方面,不如学习下商家的头脑,赋予妇女节更美好的社会意义,激发女性对美的追求本能,以发挥妇女节更好的效果。

3.8妇女节变女神节(3月8日妇女节)(9)

资深社会心理学者谭刚强曾对这一现象做过解释,”妇女节“中妇女二字渐渐在社会中消失,表明:

第一,用“女神”“女王”等定义女性,标志着女性地位提升,也满足了女性的爱美之心,女性从中获得快乐调侃。

第二,女性消费力远远高于男性,在女性节日做文章也是商家的营销手段。

第三,相比妇女这种政府定义的官方词汇,女神、女王等词语显得更加网络化,轻松化,也让人们更加轻松地融入节日的氛围。

3.8妇女节变女神节(3月8日妇女节)(10)

你喜欢“妇女节”还是“女神节”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