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弩能射多远(明明弩的威力比弓箭大)

冷兵器一般指不利用火药、炸药等热能打击系统和化学推进手段,在战斗中直接杀伤敌人,保护自己的武器装备,广义的冷兵器则指冷兵器时代所有的作战装备。

古代的弩能射多远(明明弩的威力比弓箭大)(1)

为什么在热兵器被发明后的数百年时间里,热兵器仍无法取代冷兵器呢?

这是因为,冷兵器主要是以弓弩为主的远程兵器的发展已相对完善,刚刚被发明出来的热兵器,如火铳之类的武器,不论是威力还是精准度都无法与传统冷兵器媲美。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远程冷兵器——弓与弩。

古代的弩能射多远(明明弩的威力比弓箭大)(2)

古代的弩能射多远(明明弩的威力比弓箭大)(3)

很多朋友都觉得,弓的种类比较单调,实则不然。按照材质来划分,弓可分为硬弓与软弓两种,这两种弓各有各的优势。

譬如说,拉开软弓需要的力量比较小,所以,软弓的射速比较快。不过,拉力小也决定了软弓的杀伤力和射程无法与硬弓相提并论。通常来说,使用软弓的多为骑兵。相比之下,硬弓所需的拉力显然比软弓更大,不过硬弓的杀伤力和射程却非常可观。使用硬弓的,多为地面部队。

当然,也有例外情况。在史料中,我们经常能见到武力过人的将军喜欢骑马使用硬弓。能在驾驭马匹的同时拉开硬弓,这样的力量着实令人惊叹。在部分历史时期,我国古代士兵所使用的弓箭属复合弓。尤其是在蒙元时期,复合弓可谓综合了软弓和硬弓的优点,所需的拉力不高,但威力和射程都非常可观。

在我国古代弓箭的应用中,最大的闪光点莫过于蒙古西征。在这场为期上百年的侵略战争中,蒙古骑兵手中的复合弓给西方军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古代的弩能射多远(明明弩的威力比弓箭大)(4)

弩与弓的构造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弩的零件更多,做工也更复杂。

严格来说,弩也算是弓的一种,不论是射程还是杀伤力弩都要高于弓。不过,弩最大的缺点就是极低的射速。在使用弩进行击发之前,需用较长时间拉好弩弦,并装备好弩箭。在绝大多数朝代中,弩是一种“违禁品”。因为,弩虽然做工复杂,但操作难度非常低。普通人根本不需要经过系统学习,就能轻而易举地掌握弩的击发、瞄准技巧。

在装填弩箭的过程中,弩手需要先用脚部压住弩的顶部,然后,用双手握紧弩弦,将弩弦卡在发射机处。至于击发的过程就比较简单了,通常来说弩的后半部分会设有机关(与枪械的扳机类似),只需瞄准后击发即可。传说,我国东汉时期曾出现过一种杀伤力可怕的“诸葛连弩”,遗憾的是这种弩的制作工艺已经失传,现代人想要了解这种武器只能通过想象。

古代的弩能射多远(明明弩的威力比弓箭大)(5)

说到这,可能有朋友会比较好奇,既然弩比弓的杀伤力更大,且操作更容易,为何它没有取代弓成为远程冷兵器之王呢?

弩只需事先上弦,然后,即可做到想什么时候击发就什么时候击发。相比之下,弓却不能这样操作。试想弩手可以手持已上弦的弩箭以逸待劳,只需瞄准敌人即可,长官随时下令随时击发。然而,同样拉力的弓却无法让弓箭手这么轻松。弓箭手若保持上弦的状态,无疑会耗费大量体力。

笔者认为,弩之所谓未能得到大范围推广,原因有二:

一是因为弩的射速是个大问题,与弩同样拉力的弓,在相同的射击时间内能射出更多的箭矢,而弩却不行。以正常情况来考虑,在弓弩同时完成击发后,弩的装填时间已足够弓箭手射出三四支箭了。这样算下来,除了弩在首轮击发时会占些便宜,续航性完全不如普通的弓箭。

第二个原因就是弩的工艺比较复杂,古代没有机械化的生产车间,不论是弓弩零件的制作均出自人工。弩校准起来的难度显然要比弓更高,生产一把弩的造价也比弓高出不少。所以,古代统治者自然不会给全军配备无法量产的弩。

古代的弩能射多远(明明弩的威力比弓箭大)(6)

不过,弩的对装甲杀伤是弓无法比拟的。

也因此,在热兵器出现之前,弩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在明朝第一批火枪产出后,弩便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虽然我国的第一批火枪射速同样无法与弓相比,但它的射程和杀伤力已超越了传统的弩。

或许有人会好奇,为什么我国古代很少有手弩呢?

其实,并不是因为我国古代军工不发达,而是因为我国古代的骑兵均装备了实用性更强的弓。西方国家的重甲骑士因为盔甲所限,根本无法使用弓箭,所以,他们只能装备手弩。

从射程上来看,手弩应该算是一种近战兵器,跟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弓弩不是同一种兵器。

参考资料:

【《天工开物》、《古代冷兵器之王——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