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路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走法不同功效不同)

在我们这个社会,人们能够吃饱穿暖了,生活也比较富裕了,现在很多人更加注意养生,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在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走路是一种不错的养生方式。对于走路的好处,还有很多人并不了解。有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不同的走路方式,对人体会有不同的好处。

每天走路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走法不同功效不同)(1)

走路的7个好处

多项研究均明确指出,走路在防病、抗癌、长寿方面功效突出。

降低患肠癌风险。

提高免疫力。

预防心脏病。

防治糖尿病。

避免脂肪肝。

预防动脉硬化。

延缓关节、腿力衰老。

走路简便易行,健身效果也非常不错。不过就是这样一项普通的运动,很多人却不了解、没走好。走路也需要因人而异,才能更好地辅助防治病痛。

不同走路方法,功效不同

失眠:晚上慢慢走

在晚上,缓缓走路半小时,休息15分钟后再睡觉,有较好的镇静催眠效果。

或者稍早点,在傍晚的时候,刚开始慢慢走,后加快脚步,直到走得出汗为止。刚好觉得有点累,但又觉得很舒服。坚持2~3个月后,失眠大多会有改善。

胃肠病:揉着肚子走

走路时两手旋转按摩腹部,每分钟走30~60步,每走一步按摩一周,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进行。

或者扭胯走,有点类似于竞走。走路时,加大腰和胯部的转动,让身体在行走中有节奏地扭动起来,可以促进排便,防止便秘,减少直肠癌的高发。

走路加了上面这两种动作,都相当于在给内脏做“按摩”,每天坚持10分钟,就能有很好的效果。

关节病:脚跟先着地

走路时首先脚后跟着地,然后到大脚趾将身体推进,锻炼时尽量用前脚掌及足趾弹着走,也就是身体尽量向上窜高着走,这样可以加强足及踝部肌肉韧带的锻炼。

走路还能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和韧带的韧性,开始时每分钟可走30~40步,可逐渐稍微加快,以没有不适感为前提。

颈肩腰痛:举手走、大步走

如果颈椎不好,那就举手走:双手上举,略向两边展开,这个健走动作可有效锻炼颈部肌肉,缓解颈椎痛。

如果背痛,那就摆臂走:走路的时候,腹部、背部肌肉都需要用力,而且手臂要随之明显摆动,这样可以带动背部很多肌肉运动,不但可以缓解背痛,对颈部、肩部、腰部也都有好处。研究发现,每周走路两三次,每次20~40分钟,能有效缓解背痛。

如果要锻炼腰肌,那就高抬腿走:每走一步,屈膝,大腿抬平,可锻炼腰肌,塑造臀部线条。

静脉曲张:踮脚尖走路

踮脚尖走路,不仅有益于心血管健康、缓解疲乏,还能锻炼小腿肌肉和脚踝,防止静脉曲张,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

每次踮脚尖走30~50步,稍做休息,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再重复几组。速度可以自我调节,以感觉舒适轻松为宜。初始练习者可以扶着墙,熟练以后就不用借助外物了。

得了静脉曲张,有些患者怕加重病情,不敢走路太多,觉得少走路更安全。其实这种想法并不科学。行走时,小腿肌肉的节律性收缩可以起到类似泵的作用,促进静脉血回流。

减肥:双手枕在脑后走

双手交叉枕在脑后,挺胸,脚跟着地,脚尖尽量向上抬,避免臀部翘起。刚开始脚跟也许会有刺痛感,这表明自己更需要做此运动。

步行地点最好选择有坡的地方。先步行上坡2分钟,然后下坡2分钟,这样不但能消耗更多热量,还能减掉臀部和大腿的赘肉。

办公族:交替着走

交替走即正走、倒走、快走、慢走交替进行,同时配合鼻吸气嘴呼气。交替走可以减少磨损,缓解肌肉疼痛,促进机体自我康复。

通过阅读上面的文章,大家对走路这种养生方式有了更多的了解,在办公室里边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走路方式,那么对人体就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不过在走路的时候,如果能够选择在有坡度的地方走,这样的话会消耗人体更多的热量,能够有效的减除腹部和臀部的赘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