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解放史和发展史(解放70年舟山话小康)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29年前,普陀东港还是一片苍茫荒凉的海涂,如今已建成一座生机盎然、具有海岛特色的现代花园型滨海新城。东港开发,是“东港人”围海填涂的历史壮举,是加快海岛城市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范例。

5月12日,由市内媒体记者组成的“解放七十年 千岛小康路”报道组第四站来到普陀,探访东港巨变。

舟山解放史和发展史(解放70年舟山话小康)(1)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东港已经成为宜居乐业的海上花园城。摄影 记者 沈磊

建设亲历者忆艰苦岁月

“如今的东港是建设者们通过围垦造地开发起来的。”5月12日下午,东港大厦楼顶,东港投资发展集团(以下简称(东港集团)原党委副书记杜方根俯瞰东港新城繁忙商圈,心潮澎湃。身为东港建设亲历者,他回顾了东港的发展历程。

29年前的东港沿岸是一片苍茫荒凉的海涂。彼时,沈家门老城区发展正面临着陆域饱和、港区拥挤、人口密集、配套不足等诸多矛盾,为进一步拓展开发空间,向东港延伸、向海涂要地成了必然选择。

1990年8月18日,经市区党委政府争取,浙江省政府作出“围涂拓疆、开发东港”的重大决策。根据规划,东港以沈家门老城区为依托,通过筑堤锁海、围涂造地,建设新型的、较高标准的城区,总开发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围垦面积8平方公里,共分三期完成。

这相当于新辟一座沈家门老城区3倍的新城,并延长沈家门港岸线7公里,扩大港城面积20平方公里。

1991年8月,东港集团前身——舟山东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由省、市、区政府联合筹资5000万元组建,受政府委托,负责实施东港海涂围垦建设和城市综合开发。

当年10月24日,随着北丁堤试验段工程填海筑坝第一炮爆响,东港开发全面启动。“我是公司老员工,公司刚组建时没有房子,在荷外租了石油公司一层楼办公。1994年,公司又在永兴村旁边搭建了简易办公房,食堂曾经租用过老百姓的房子……”杜方根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那时,东港非常荒凉,道路不通,开展测量、土地征用等项目前期工作,必须爬山路、走礁石。这一困境一直持续到1995年东港隧道打通。 ”

东港一期开发4平方公里,其中围海造地2.45平方公里。从1995年东港首个安居房项目莲花公寓建成,到一大批现代住宅楼盘和中高档海景房拔地而起,东港一期有效解决了“大岛建、小岛迁”和“双转”渔民进城安置问题。同时,随着医院、学校、公园等相关配套设施建成使用和欧尚超市、麦当劳餐厅、海中洲美食海鲜城、中瀚大酒店等相继进驻,东港人气骤增。

东港二期开发始于2000年,规划面积6.3平方公里,其中围海造地4.2平方公里,进一步拓展了城市空间。东港二期核心区块为东港商务中心,周边建成了新普陀中学、新普陀医院、普陀大剧院、全民健身中心、五星级酒店、依山别墅群等。

“东港3.0版”提上日程

29年,弹指一挥间,东港通过一、二期围垦开发,已将6.65平方公里的海涂揽入怀抱。

开发过程中,东港在着力完善市政设施、行政办公、学校、医院、体育健身等公建配套的同时,不断培育金融、商务、文化、商业及旅游服务业等城市综合要素;在环境建设上,遵循“保护原生态环境,强化湿地绿地”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现有山体与水体资源,打造了二纵三横的湿地水系绿化景观带。

如今,莲花洋畔巍然挺立起一座依山傍水、生机盎然、具有海岛特色的现代花园型滨海新城,成为普陀的政治文化中心、全景普陀样板区、舟山海上花园会客厅先行区和商贸旅游服务基地。

“东港所有五通一平公共配套设施,包括城市道路、市政管线、绿化景观、河道水系、城市公园等,都是我们公司投资建设的。 ”杜方根不无自豪地说。 2011年,东港集团搬入位于麒麟街的东港大厦,集团员工终于有了崭新亮堂的办公场所。

据了解,东港现有8个社区、3个城中村加1个管委会,常住人口十余万人,有大型商场5家,已形成兴普路、时代广场、内湖等多个商圈,民众消费环境跨入新时代。“我最早住在沈家门,2002年搬到东港,后来又住过定海、新城,前几年又住回东港。比较起来,感觉还是东港住着最舒服,出门走几步就能吃喝玩乐。 ”杜方根说。

作为新兴开发的新型城市板块,东港为全面打造舟山海上花园城市发挥了重要的区域引擎作用。东港还将逐步推进三期开发,近期将启动三期规划中的山坡地开发。

据了解,作为“舟山群岛新区重要的城市开发和运营商”,东港集团将紧紧围绕“东港城市建设3.0版”的高品质要求,将东港山坡地打造成以生态居住功能为主导,商业、文化、休闲娱乐齐全,山海相连、宜居宜业、生活气息浓郁的城市滨海未来社区。

买房后被赞“有眼光”

东港目前最高建筑是位于海洲路的希尔顿酒店,高约98米。希尔顿酒店对面的海堤旁,有海鲜夜排档一条街,共有67家摊位。 5月12日16时半,记者走进海鲜夜排档64号,经营户陈娜系着围裙,正在店内准备食材。“快到饭点了,有客人要来吃晚饭。 ”她笑得很灿烂。

这家夜排档为简易房,用钢材搭了骨架,外部盖上橙色罩子,屋内摆了6张圆桌。闲坐屋内,拍岸涛声清脆入耳,不远处观音大桥映入眼帘。“之前开在沈家门滨港路,后来滨港路改造就搬到了这里。 ”陈娜说,相对于滨港路的喧闹,这里店门口就是郁郁葱葱的海滨公园,显得很幽静。

陈娜现年50岁,桃花岛人,1998年嫁到沈家门,两三年后开始经营夜排档。“那时的夜排档摊位是手拉车,主要做夜宵,炒点螺蛳等小菜。自来水统一放在一处,要自己提着桶去接。 ”她回忆道。

十多年前,沈家门夜排档形成规模,政府部门进行了统一规划,在滨港路建了一排小木屋,并公开招标。

当时,陈娜入驻了64号小木屋,雇了厨师、服务员等四五人。屋内能摆10桌,暑假时生意最好。“开夜排档日夜颠倒,虽然挺累,但靠自己双手挣钱,踏实。 ”

2007年,陈娜在东港碧海莲缘小区买了房。“当时,碧海莲缘是东港最东边的小区,黄泥路,没有出租车愿意来,打的要往南走1000米。海滨公园以前还是海堤,我们小区海风很大,出门得多添一件衣服……”陈娜说,当时有朋友不理解,问她为啥到东港买房。而她搬入新家不久,欧尚超市就开业了,家门口有了公交车,“现在区政府、医院、学校、商圈都在东港,生活非常方便,朋友们都赞我有眼光。 ”

陈娜常常登高俯瞰东港,看着高楼大厦、道路、河流、公园和熙熙攘攘的人流,心里都会激动。“东港现在美得像一座城市公园!”她说,将来从夜排档退休后,想找个花园式小房子开民宿,种种花,跟客人喝喝茶、聊聊天,并展示一下自己现正在学习的拉丁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