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古诗意思翻译简短(古诗文名句详解)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名句的诞生,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芙蓉楼送辛渐古诗意思翻译简短?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芙蓉楼送辛渐古诗意思翻译简短(古诗文名句详解)

芙蓉楼送辛渐古诗意思翻译简短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名句的诞生

客有歌于郢1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2,国中属3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4,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5,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征6,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7高,其和弥寡。

——战国·宋玉《宋玉对楚王问》

完全读懂名句

1.郢:战国时楚国的都城。2.《下里巴人》:当时楚国的民歌。3.属:接续,接着唱。4.《阳阿薤露》:也是楚国当时的歌曲,比《下里巴人》高深一些。5.《阳春白雪》:也是楚国当时的歌曲,又比《阳阿薤露》高深些。6.引商刻羽,杂以流征:这两句形容歌唱得非常高深美妙。宫、商、角、徵、羽是古代的五音,相当于现在的音阶。7.弥:愈。

有位客人在郢都歌唱,起初,他唱的是《下里巴人》曲目,随声附和的郢都人竟达数千。接着,他又唱起《阳阿薤露》,跟着唱的也有几百人。后来,他唱起了《阳春白雪》,随声附和的却只剩下几十人。最后,当他唱到音律严格、调类繁杂的乐段时,能够随唱的仅仅只有少数几个人而已。这说明了乐曲愈是高雅,能附和的人就愈是稀少。

文章背景小常识

宋玉是战国时楚国人,也是屈原之后的楚国著名辞赋家,更与潘安并列中国美男子排行榜的榜首。而署名宋玉所作流传至今的作品,除了《九辩》之外,其他的都有学者怀疑并非宋玉之作。文学史上往往“屈宋”并称,而唐代的杜甫、李商隐更写过有关宋玉的诗歌,可见宋玉对后代文学的深远影响。

古往今来,大凡聪明有才、潇洒英俊之人都容易受人妒忌,甚至恶意的攻击,宋玉自然也不例外。他风流倜傥的外表及风度、聪颖敏捷的才气,便常常受人妒忌,并遭人诽谤。而这篇文章便是宋玉在遭到他人的排挤与恶意中伤后,在面对楚王的诘问与不信任时,以他滔滔的雄辩才华来为自己澄清,借着这一番言论消除了自己的祸端,又隐谏了楚王。

但虽然宋玉在中国文学史享有盛名,不过针对宋玉个人的为人处世,学术界却长期有着不同的看法。像郭沫若便曾在1955年《新建设》杂志的二月号刊登了一篇《关于宋玉》的文章,不仅批评宋玉所写的赋“绝大部分是帮闲文字”,并且还从流传已久的宋玉故事中得出他“热衷于利禄”、没有骨气、仅是一个风流才子的结论,最后还在他的大型历史剧《屈原》里,将宋玉刻画成一个于艰危之际背叛友人的“无耻文人”。自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式。

名句的故事

传说宋玉入宫做了楚王的文学侍从大夫以后,经常与屈原、唐勒、景差等人随侍在楚王的左右。而在屈原的指点下,宋玉的才华得到了充分显露,并且深得楚王的赞许,此外,他俊逸倜傥的风度也得到了楚王的垂青。但是正由于这一点,宋玉不仅引起唐勒等人的妒忌,也受到他们的排挤。而唐勒等人私底下商议后找上楚襄王,期望襄王早日逐出宋玉。经过几天的连番游说,襄王终于对宋玉产生怀疑。

一天,楚襄王带着宋玉到鼓楼街章华台游玩,在吃午饭时,襄王突然对宋玉说道:“宋爱卿,你是不是有什么行为不检点的地方啊?”宋玉听后,明白一定是有人在楚王的身旁打小报告,因此他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好整以暇地回答:“回禀大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是,微臣实在不知道大王为何突然有此一问?”襄王又说:“你犯的一定不是普通的过错,要不然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不仅不赞美你,反而还纷纷指责你呢?”听到这里,宋玉依然慢条斯理地说:“是的,我确实有问题,希望大王你能宽恕微臣的罪过,但在此之前,请大王容许微臣把话说完。”于是,宋玉便说了“其曲弥高,其和弥寡”的故事。

当宋玉把故事说完,故意双眼定定地望着襄王,襄王愣了一会儿后才哈哈大笑说:“好你个宋玉,难怪人们都说你能言善辩,你可真是个雄辩的人才呀!”而听到楚王的话后,宋玉知道楚王也想通了,也跟着哈哈大笑了起来。

历久弥新说名句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自宋玉用了之后便开始流传下来,后世多用此句比喻“知音难寻”,也就是指当艺术造诣达到很高的境界后,便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理解,“曲高和寡”的成语也是由这句话演变出来的。像《老残游记》二编·第五回里便写道:“我在省城只听人称赞靓云,从没有人说起逸云,可知道曲高和寡呢!”

而在一篇题为《论诗人之死》的文章中,作者对由古至今为何诗人的自杀率总高于常人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其中关键的一条结论便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意思便是诗人多不被别人所理解,因此最后总是愤懑而死。尽管这个结论不见得完全地切合实际,但看着时下的流行歌曲唱遍大街小巷,流行歌手们的追星族也有愈来愈多、愈来愈狂热的趋势,而好多艺术歌曲却无人问津,让一些专注于做音乐的人每每发出“其曲弥高,其和弥寡”的感叹,当真是“曲高和寡”导致“情何以堪”的最佳写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