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见到喜欢的人的举动(心理学男女相处)

心理学见到喜欢的人的举动(心理学男女相处)(1)

《简·爱》中有这样一段话:“爱是一场博弈,必须保持永远与对方不分伯仲、势均力敌,才能长此以往地相依相惜,因为过强的对手让人疲惫,太弱的对手令人厌倦。”

恋爱中的男女,能做到势均力敌者寥寥无几,多数情况下,总有“主动”与“被动”之分。

有人说,爱一个人只要自己喜欢就好,无关他人(包括被爱的一方),这是一种极其主观的情感表现,是感情中比较积极的一方。

也有的人在爱情中的表现并没有那么主动,甘愿做那个“被动”的人。

看似平常的“主动”与“被动”中,蕴藏了恋爱双方的心理状态,而那个心里想着离开的人,往往是喜欢“被动”的一方。

心理学见到喜欢的人的举动(心理学男女相处)(2)

爱是激情,爱是激励人在感情中表现主动的原动力

恋爱心理学指出:爱情是人类的主观情感,是人的主观意愿使之想要去爱,是两性关系中主动的原动能。

在亲密关系中,那个更为主动的人,往往是那个爱对方多一些的人,也是对这段感情更加在乎的一方。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男主贺涵是一个工作中冷峻认真的人,他的冷静、智慧,使他成为业界翘楚。

就是这样一个平时不苟言笑,做事严肃、严谨的人,在遇到罗子君时,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情,乱了方寸。

贺涵帮助罗子君,如何在离婚时争取到儿子的抚养权和更多的财产,教她如何在职场立足,如何和前夫相处,如何处理感情问题等等。

罗子君去外地出差,遭遇了大暴雨,搭乘的车又坏在了路上无法返回上海,贺涵得知后没有多想,直接连夜驱车赶到外地去接罗子君。

贺涵为了陪平儿去跟外地的罗子君一起过生日,抛下一个重要的大客户在办公室里久等,致使客户愤然离去,最终导致贺涵职场地位不保。

对于工作至上的贺涵来说,这些做法是他以前从没有过的,正是这几近疯狂地举动才反映出了他对罗子君炽热的爱。

只有当一个人真正地爱上另一个人时,才会有激情,才会去主动,才会有不计后果的付出。

心理学见到喜欢的人的举动(心理学男女相处)(3)

爱情里“主动”和“被动”,是不一样的心理状态

01)、相较于在爱情中比较“主动”一方,处于“被动”的一方则少有付出。

主动的一方往往是最先爱上对方的那个人,基于对他/她的喜欢和爱,主动“攻击”的概率较大。

被动的一方往往是那个被追求的人,基于被喜欢和被爱的优越感,他/她们不担心这段感情的走向,所以,不会表现得太积极。

主动的一方担心失去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表现得更谨慎、更紧张,唯恐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而失去对方。

而生活又是一种习惯,尤其是从两人相处开始,就慢慢建立起来一种仅属于两人之间的相处模式,而这种相处模式一旦建立,便很难改变。

也就是说,谁习惯了主动,便一直主动,谁习惯了被动,便一直被动。

心理学见到喜欢的人的举动(心理学男女相处)(4)

02)、在经济学原理中有沉没成本这一概念:沉没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与决策。

感情中那个已经投入很多的主动方,基于对沉没成本的考虑,更希望这段感情得到其想要的结果,比如结婚。

被动一方,没有之前过多的付出做基础,他/她对于这段感情的看法相对客观,不会迫切需要一个结果,他们认为,还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这段感情的走向。

心理学见到喜欢的人的举动(心理学男女相处)(5)

心里想着离开的人,是那个喜欢“被动”的人

我们试想一下:当一个人遇到了自己的真爱,是一种什么的心情?又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众所周知,热恋中的人,恨不得分分秒秒都跟爱的人在一起,相见时满心欢喜,分开时无精打采。

越是深爱对方,越是在乎他/她的感受,越想对其加以关心和照顾,怕他/冷、怕他/她饿,怕他/她累,怕……

这是真爱的表现,如果男女相处时,对方对自己没有这种关心和挂念,则需要重新审视两人的感情了。

主动的一方在两人交往中,主动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付出,被动的一方则是是获取。

被动的一方表现得对感情的不热情,是不担心这段感情的未来结果,任由其自由发展,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

这种态度说明了一个问题:爱情中被动的一方,要么不爱,要么没那么爱。

有句话叫作:透过现象看本质,感情中亦是如此。

心理学见到喜欢的人的举动(心理学男女相处)(6)

总之,如果男女相处时,遇到了这样失衡的情况,我们一定要多加思考,认真看清这段感情的本质和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调整相处方式或是及时止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