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异乡创业(我北漂13年25岁年入百万)

90后小伙异乡创业(我北漂13年25岁年入百万)(1)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649位真人的故事

我叫侯雪强@强哥的民宿日记,1988年出生,家住吉林省榆树市的农村,北漂创业13年,现在是十几家民宿的老板。

大学毕业后,我只身来到北京闯荡,成为一名无钱、无学历、无背景的“三无”北漂。23岁创立自己的公司,春风得意时年入百万,跌入低谷时负债累累。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进入民宿行业,就在一切准备停当,即将营业的时候,却遭遇了疫情的冲击。还好不曾放弃,在哪跌倒在哪爬起。后来,我的民宿也从北京开到了三亚,有十几家民宿。

没有人能一辈子一帆风顺,也没有人始终都陷在黑暗的泥潭,走别人不愿走的路,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熬过去,就是崭新的开始。

90后小伙异乡创业(我北漂13年25岁年入百万)(2)

(我和我的民宿“客至”)

1988年,我出生在吉林省榆树市的一个东北农村,那里地处松辽平原腹地,有着地广物博的黑土地,几乎家家都有一个可以放肆奔跑的大院子。

爸妈都是朴实勤恳的农民。家庭条件虽然不好,但爸妈总是把家里最好地留给我,在他们的呵护下,我从小没受过多少生活的苦。

都说“穷养富养,不如教养”,小时候家里没有优渥的物质条件,但爸妈给我了很好的教养,这是我一生的坚守和财富。

妈妈对我最深的影响就是孝顺。那时我奶奶偏瘫7、8年,吃喝拉撒几乎都在床上,是妈妈全时悉心照顾,洗洗涮涮从来都不嫌弃,她一直是我心里佩服的榜样。

90后小伙异乡创业(我北漂13年25岁年入百万)(3)

(我小时候的照片)

小的时候村民要么种地,要么打工,我爸却总会尝试自己做各种小生意。

他经常赶着小马车走街串巷,收过粮食、废品,卖过麻花、水果、日用品。小时候的我感觉很好玩,立志长大以后一定要自己创业,做大生意。

现在回想起来,让我感到最遗憾和后悔的,是中学之前不喜欢读书和学习。虽然不是那种调皮捣蛋的坏孩子,但是学习成绩不好,在老师眼里属于长大后没有出息的学生。

上小学时做的看似最荒唐的事,就是带着几个好兄弟,跑到山上学着电视里的情景歃血为盟,结拜兄弟。

从小我就知道怎么和别人处好关系,喜欢交朋友,做事讲义气。这也是长大后,创业时身边总围绕着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的原因吧。

90后小伙异乡创业(我北漂13年25岁年入百万)(4)

(身边总有很多好朋友)

上了中学以后,有一段时间总是自暴自弃,那时我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告诉妈妈自己不想上学了。因为害怕爸妈不同意,就一直在外面游荡不敢回家。

妈妈为了骗我回家,就托付同学告诉我说“不上学可以,但是要回家”。当我胆战心惊地回到家,迎接我的不是暴风骤雨的训斥,而是妈妈语重心长地哭诉。

记得妈妈跟我讲好了很长时间关于读书的事情,她一边哭,一边劝我要好好读书,长大后才不会像他们一样,吃一辈子不读书的苦。也许是不想再让妈妈担心,也许是真的明白了妈妈讲的道理,我才又回到学校念书。

90后小伙异乡创业(我北漂13年25岁年入百万)(5)

(大学期间参加运动会)

高考,我考上了长春的一所普通大学,专业是旅游管理。虽然不是我理想中的学校,但终归有书可以读,能学一技之长。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上大学以后,我开始发奋读书,在各方面表现都不错,这得到了专业老师的认可和喜欢,很多实践的机会都让我去做。

毕业前夕,在学院领导的极力推荐下,我有机会到当地比较出名的旅游企业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

90后小伙异乡创业(我北漂13年25岁年入百万)(6)

(我的心中也有自己的诗和远方)

大学毕业时我21岁,年轻气盛的我想去北京闯一闯。

当时爸妈非常不支持我的想法,我就和家里说了一句话:“给我2千块钱,从此以后自己打拼,不会再伸手和家里要钱”。就这样,我带着一种决绝和不甘,只身一人来到了北京。

最开始我在一家公司打工,开始了我的北漂生活。

实习期间工资只有800块钱,为了省钱我租住在香山附近一个逼仄的出租屋,每天的单程通勤时间要2个多小时,每天起早贪黑,两头不见太阳。

好在我工作非常努力,业绩得到老板的认可。半年的实习期,我2个月就转正了,工资也提高到了1200元,这让我心里有满满的成就感。

90后小伙异乡创业(我北漂13年25岁年入百万)(7)

(创业之初的公司)

工作以后,童年时期那个自己创业的梦想越来越清晰。

2012年,我从原来的公司辞职,开始自己创业。我跟当时歃血为盟的发小,东拼西凑了20万,开了一家自己的旅游公司。

创业之初,犹如背负千斤重担爬坡一般辛苦,经历了很多难忘的艰辛和苦楚。从公司选址租房、装修布置、招兵买马都是亲力亲为,每天吃住在公司里。

刚开始的时候,公司还不赚钱,只能省吃俭用的过日子。记得很长一段时间,我连一双鞋子都不舍得买,只穿一双拖鞋上下班。

吃得最多的就是便宜实惠的沙县小吃,偶尔吃个路边摊,炒几个菜、喝瓶啤酒就是改善伙食,即使这样也觉得是一种奢侈。

90后小伙异乡创业(我北漂13年25岁年入百万)(8)

(组织员工每年一次国外游)

还好当时年轻有干劲、有想法,不出半年公司就开始盈利了。后来,我们公司拿到了出国旅游签证资质,在当时的北京,甚至全国,有这样资质的公司不多。

我们抢占了出国游这部分市场份额,公司的发展也随之进入快车道。到2013年的时候,公司有员工20多人,我的年收入就达到了一二百万,那年我25岁。

古人说“谦受益,满招损”。看到公司发展不错,我有点飘飘然,开始不切实际地急于扩大规模,并且涉足不熟悉的互联网产业。最终导致赔光了全部积蓄,公司还欠了很多的外债。

就在我处在事业低谷期的时候,我的老婆走进了我的生活。

我们是经朋友介绍认识的,她是东北黑龙江人。当时,我一心扑在事业上,对她总是不够关心和投入,但是她对我特别好,买衣服、做家务,一直不离不弃,什么都不用我操心。

90后小伙异乡创业(我北漂13年25岁年入百万)(9)

(我和老婆在日本东京旅行)

有了一个贤内助做后盾,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公司运营上,我们调整了经营策略,公司很快又回到正常的轨道上。

两年以后,我们不仅还上了公司欠下的所有债务,手里还有了一部分积蓄。经过第一次创业的波折,让我明白“凡事要慢下来,才能更好地欣赏沿途的风景”。

回想我远离家乡,来北京打拼已经6年有余。都说故乡放不下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可是我觉得是即使肉身走得再远,还是走不出心中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不知道多少次梦回家乡,快乐地奔跑在自己农家院里。现在生活在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农村那种有院的生活成了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奢望。

然而,没想到的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不仅让我过上了有院以后的生活,还开启了我进军民宿行业的通道。

90后小伙异乡创业(我北漂13年25岁年入百万)(10)

(我的第一个农家院“红院”)

当时,得知有人转手在北京近郊的一处农家院,过去考察以后,正符合我心中的想象。心想不仅可以过上期盼的农家院生活,以后还可以有一个朋友聚会的地方。当即果断接手了这处农家院,作为自己的副业经营。

经过重新装修和一段时间的准备以后,我们的农家院开门迎客了,我们给它取了个喜庆的名字。

让我没想到的是,农家院的生意异常火爆。

因为刚开业人手不够,忙不过来,我把爸妈也接到了北京帮忙。我老婆(当时还没有结婚)和我妈妈每天忙里忙外,做饭、打扫卫生、收拾屋子、接待客人,每时每刻忙得不可开交。

90后小伙异乡创业(我北漂13年25岁年入百万)(11)

(我把爸妈接到了北京)

农家院的客人大多都是“城里人”,他们穿梭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遵从冰冷的丛林生存规则,每天不得不面对生活的苟且。

木心说:“人生在世,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远离都市、亲近自然的农家院,也许正是“城里人”暂时逃离的处所,也是最接近诗和远方的地方。

我们的农家院也总是充满温情。

有一对姊妹俩每年都会带着母亲和孩子,来我们红院度过小长假,每次来都会把下一个小长假的房间预定下。他们来的时候会给我们带各种礼物,走的时候,我们也会馈赠土特产,一来二去彼此处成了家人一样。

90后小伙异乡创业(我北漂13年25岁年入百万)(12)

(我们有情人终成眷属)

农家院取得了意外成功,我的人生也步入了全新的阶段。

2017年,我们结婚了。成家以后,肩上多了一份责任,我也仿佛一下子懂事长大了,要为了全家的幸福,更加努力奋斗了。

那时,我一边经营着旅游公司,一边捉摸着民宿行业。2018年,我融资500万,在北京怀柔盘下3家农家院。

每一个农家院就像新生儿一般,我在上面倾注了很多心血。每一个都有自己好听的名字,每一个都有不同的主题风格,以求满足顾客不同的想象和需求。

90后小伙异乡创业(我北漂13年25岁年入百万)(13)

(我们的民宿超乎你的想象)

当一切准备停当,所有的民宿都准备营业了。2020年春节假期的所有房间都预定满了,心想我的民宿行业即将迎来春天的时候,突然接到通知说“所有预定订单全部退订,民宿暂停营业!”

疫情来了!还没有看到春天的影子,我的民宿就又进入了蛰伏的冬天。与此同时,我的旅游公司也迎来的事业的冰点,疫情在全国肆虐的时候,也只能关门歇业。

那几个月整个家庭没有收入,还背负着很多债务,最困难的时候,连孩子的奶粉钱都没有着落。

好在一家人抱团在一起就有希望,是家人给了我最大的支持,后来我的爸爸在租住的小区打工做绿化,每个月3千块钱,才勉强支撑着我们一家人的生活。

90后小伙异乡创业(我北漂13年25岁年入百万)(14)

(家人是我奋斗的不竭动力)

要感谢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度,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参加抗疫,国内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看着病例数量逐日下降,心情也在慢慢的轻松变好。

然而,国外的疫情却出现爆发的趋势。我的旅游公司主打业务是出境游,因为疫情的影响,公司业务不得不暂时关停。

在坚持了几个月之后,公司的账户真的拿不出钱了,无法支付高昂的房租,更无法支付一起打拼的小伙伴的工资,无奈之下只能宣布解散公司。

好在都是跟我打拼多年的老员工,他们对当时的情况也由衷的同情和理解,这让我很感动。看着小伙伴收拾完东西,一个个的离开,我的心里五味杂陈。

我是最后一个独自离开为之奋斗了8年的公司的,在关灯锁门的那一刻,我感觉有滚烫的东西在脸上滑过。

90后小伙异乡创业(我北漂13年25岁年入百万)(15)

(公司解散的时候回忆往昔的点点滴滴)

生活起起伏伏是常态,有时它会把你打入低谷,有时也会把你放在聚光灯下。就在那段备受生活打击的日子,我却意外的经历了一场人生高光时刻,我怎么也没想到会站在开门大吉的舞台上。

当时节目组正在做一期以“北漂”为主题的节目,导演组在寻找选手的时候,在网上看到了我北漂的故事,就主动联系到我。

可是,我接电话第一反应是遇到了骗子,心想自己是再普通不过的素人,怎么会得到央视的垂青?

电话那头听出了我的戒备和怀疑,就问我是否认识“小尼”,我说谁不认识他是著名的主持人。但我还是将信将疑,没等再多说几句,就匆匆挂断了电话。

这时身边的朋友听到了给我解释,我才明白是真的。我还以为我错过了,还好后来又联系我了。

90后小伙异乡创业(我北漂13年25岁年入百万)(16)

(我和小尼站在舞台上)

当我站在聚光灯下,和小尼并肩站在一起的时候,心里无比激动,这是平生第一次能站在央视的舞台,更是因为有全家人坐在电视前为我加油,我要成为他们的骄傲。

我在舞台上讲述了自己北漂的故事,当大家知道我是做出境旅游的,都对我的遭遇表示同情。记得猜的第一首歌是《伤心太平洋》,小尼老师还特意给了我一个拥抱,让我心里感到一股暖流和安慰。

生活的面目并非一直狰狞,很多的时候也很可爱。后来,国内疫情防控取得全面胜利,2020年5月1日,我们接到通知,民宿可以正常营业了。

人们经过几个月的居家隔离,解封以后正好可以出来透透气了。国外不能去,远的受限制,所以近郊游成了首选,这时我们的民宿真正迎来了春天。

90后小伙异乡创业(我北漂13年25岁年入百万)(17)

(我和家人在三亚西岛)

疫情居家办公的日子,我开始运营自媒体,把自己的创业故事分享在网络。疫情解除以后,很多人看到了民宿的发展潜力,纷纷找我合作投资。

融资以后,我跟合伙人又在北京开了几家民宿,并且把民宿开到了海南三亚的西岛。前前后后投资2000多万,在北京和三亚共开了14家民宿和2家餐厅。

随着业务的扩展,我开始在北京和三亚之间来回奔波,有时一走就是几个月。每次离家都很不舍,特别是当女儿抱着脖子不让走的时候,心里更是有说不出的味道。

90后小伙异乡创业(我北漂13年25岁年入百万)(18)

(我们在三亚西岛的一处民宿)

民宿行业前期投入非常大,我的身上寄托着合伙人的期望,真是压力山大。而且,疫情总是反反复复,事业随之起起伏伏。

好在我的背后一直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即使再难也不曾放弃,因为我始终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生活中总是充满希望和期盼,就像有院以后的名字一样,可以给人无尽的遐想。

我相信以后的以后一切终将美好!

【口述:侯学强】

【编辑:明威】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真实人物采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